城里的姑娘果然最会骗人。
给杨小叶打上了一个标签,顾淮便不再看她。
他的骡车有棚,不过风从缝隙里灌进来,还是有点冷。
杨小叶哆哆嗦嗦的打了一个喷嚏。
“旁边有壶水,你带杯子的话可以倒一点喝。”
天气冷,顾淮又是半夜出门,顾妈心疼儿子,给灌了满满一壶热水。
顾淮本来没打算说,况且这个人还欺骗了他的感情。
但是想着这有钱人出了一块的车费,他到底还是不好意思。
“谢谢同志。”
杨小叶娇俏的笑了声,然后拿起旁边的水壶,给自己倒了杯热水。
这一块花的值啊,还有热水喝。
“不客气。”
顾淮有点不自然,这声音听起来和她的长相一样勾人。
娇俏悦耳,尾音不自觉的上扬,和村里的哪一个姑娘都不一样。
难道这就是城里的姑娘。
顾淮不自然的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份,心下一沉。
“同志,你要去哪儿啊。”
喝完了热水,杨小叶开始聊天。
“青山村。”
顾淮的声音比刚才冷了几分。
“原来你也去青山村啊,我运气真好,那一会你能直接拉我到支书家吗?”
杨小叶很开心,这样就不用自己找了。
顾淮心下一沉,更后悔拉她了。
“不行,我还有事。”
非常冷漠生硬的回答,让杨小叶一下子就想到了刚才这人让她吃了一鼻子灰的时候。
切,她可是花了一块钱的车费呢,脾气真差。
扁了扁嘴,杨小叶有点生气,索性也不说话了。
骡车虽然没有马车好,但是速度也不慢,很快就到青山村村口。
“从这里直走,就能看到支书家,他家很好找,最大最高的就是。”
不等骡车挺稳,顾淮就把杨小叶赶下了车,撂下一句话,就赶车离开了。
“喂,你这人!”
杨小叶懵了,一系列动作太快,她钱都没给呢。
这人什么情况啊。
杨小叶看着避自己如蛇蝎的骡车,心里打了一个问号。
天终于大亮,村里人也都出门上工。
过往的人看到她避免不了一顿打量,可是杨小叶包裹的太严实,没有一个人认出她来。
她按照指示朝着支书家走,还好那人没骗自己,支书家很好找,她远远就看到村里最气派的房子。
“支书,我回来啦。”
杨小叶敲了敲门,对着里面喊了一声。
“杨...杨小叶?”
支书老婆刘婶子不可思议的看着摘下围巾的姑娘。
她还记得这姑娘,城里来的,娇气的不行,干活没到十分钟就割破了手,哭闹个不停,来不到几天就让人风风火火的送走了。
只是,这闺女回了一趟城里好像更漂亮了。
“婶子,我回来啦。”杨小叶摘下围巾笑眯眯道。
以后她可是要生活在这里的,村支书可不能得罪。
“杨小叶,你怎么回来了。”
刘支书在屋里听到声音跑了出来,看到杨小叶也是吓了一大跳。
“之前是我母亲病重我回去看看,现在她好了我自然就回来了啊。”
杨小叶圆着慌。
“我可是在你们村里名正言顺的知青,我不回来我还去哪儿。”
刘支书听到这话有点犯晕了,他倒不是不欢迎杨小叶,毕竟当初接回来,就是挂了名的。
可是这丫头怎么娇气,安在自己村,岂不是又有一大堆的事情。
“刘支书,你看我来你们村都见报了,省城领导都知道,还夸了咱们呢。”
杨小叶拿出来准备好的报纸,她就知道她这次回来肯定有很多不一样的流言。
所以她早就准备好了报纸。
现在这个时代,报纸上说的话就是真理,尤其是对于这些村民。
“都见报了?快让我看看。”
刘支书听了大喜,笑眯眯的接过报纸,他认字也不多,但是青山村三个字还是认得的。
这会儿看到自家村子的名字都上了报纸,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好,好,小叶啊你真是个好孩子啊,放心,你就留在村子里好好干。”
刘支书抱着报纸开心的不得了,还询问能不能把报纸送给他,他要贴在村子里,让所有人都看到。
杨小叶巴不得他这么做,好去堵住村里人的嘴。
达到目的,杨小叶的心情颇好,不过她不知道她的到来,已经在村里挂起了一阵风,这会儿大家都在议论着呢。
“什么,村里来了城里人?”
杨小香在家里听到这话,饭都顾不得吃了。
扔下碗筷就往外面跑。
一定是杨家派人来接她的,一定是。
杨小香都不去思考时间问题,一听来了城里人,就觉得肯定是接她进城的。
她的心早就飞到了城里,这会儿鞋都没穿好,就迫不及待的跑了出去。
她要进城了,她终于要去过好日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顾淮:城里的姑娘最会骗人
第6章
杨小香跌跌撞撞的跑到了村支书家。
她知道一般城里来人,都会先在村支书家里。
“婶子,开口,开口,我是杨小香。”
杨小香激动的拍了门,心情开心的不得了。
可是门一开,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杨小叶!”
语气尖锐,还带了一丝破音。
杨小叶揉了揉耳朵,她真没想到她和自家堂姐会在这个时间见面。
“堂姐,我回来了,你开心不开心啊。”
杨小叶眯了眯眼睛,笑了笑。
还故意强调了开心两个字。
对比之下,杨小香的表情就有点不自然的,她面容惊讶,就像吞了一个苍蝇一样。
开心?开心个屁!
她怎么可能回来了呢。
她不是应该病死,然后换自己去城里吗?
“堂姐你怎么了?我回来你不开心吗?”
杨小叶晃了晃手,她还记的原身和这个堂姐关系一直很好呢。
“开...开心。”
杨小香回过神,有点结巴道。
“正好,小叶回来了,还是住在你们家,小香来的正好,带你妹妹回去吧。”
支书一直抱着报纸,心情愉悦,也没注意到杨小香的表情。
“堂姐,你肯定是听到我回来了,所以特意跑过来接我的对不对,走吧我们回家吧。”
杨小叶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嘴里却一直说着恶心杨小香的话。
她就喜欢杨小香那副看到自己回来了,一脸失望的样子。
杨小香失魂落魄的带着杨小叶回到了老杨家。
不避免的也掀起了一阵波浪。
老杨头一共有三个孩子,老大杨国伟娶了隔壁村的李淑静,生了杨家祥一个儿子,两个闺女杨小香杨小花。
老二杨国瑞,娶了本村的孙娟,生了一个儿子杨家强,一个女儿杨小月。
老三就是杨小叶的爹,当初他在家里非常不受待见,十几岁就去当了兵,靠自己的实力在城里安了家,一直和老杨家不是很亲密。
这回要不是因为杨小叶,也不会和老杨家联系上。
“小叶?你怎么回来了!”
二伯母孙娟是一个脾气冲,急性子的人,她看到杨小叶回来了,想都没想就问了出来。
“嗯,之前母亲病重我回去看看,现在好一点了,我就继续回来下乡干活。”
杨小叶又把在支书家的说词说了一遍,但是却并没有提报纸的事情。
老杨家人唏嘘不已,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副不信的样子,但是却并没有表现出来。
杨小叶尽收眼底,笑眯眯的没有讲话。
不过人既然都回来了,也不能赶出去。
再说了,表面上杨小叶是老杨家的孙女,但是其实名义上她算是住在村里的知青。
现在知青点根本住不下,所以一些知青就住在村民家里,当然村里会给一点补贴,知青的粮食也归住家。
本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一般知青都是城里来的,家里会给补贴,所以住在哪家相应的也会照顾哪一家人。
更别提还有村里的补贴。
所以村里人一般都是抢着让住自己家。
这么算下来,老杨家也不算亏。
“行了,既然回来就住下,家里也不是没有住的地方。”
老杨头抽着烟袋发话了,家里其他人自然没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