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嫁(17)

此时雄才伟略的羯昰单于正高高站在波冶城倾颓了一半的城墙上,大鹰旗已倒,换上胡虏嫃颜部落的莲花旗。城内大火已熄,到处冒着浓黑的烟,战马聚集在城下默默啃着草料饮着水。士兵们忙着清理成堆的尸体,三三两两搬出城外,在南边摞成高高的两排,下边散落着断臂残肢,血痕累累,怵目惊心。

一骑快马疾驰到城下,灰色铠甲的士兵翻身下马奔上城楼。

“回报可汗!王子殿下已安然回到草场,部落安好无恙,总共折损二百人。王子殿下说,可按计划行事。”

“好!”羯昰单于哈哈大笑起来,这一仗打得真是漂亮。

胡虏军队从雁沙关撤回草场以后,勒川王子秘密潜入关内,在大季朝北方盘查一圈。季朝北方的军队大都压在雁沙关和西边饮水关,波冶已然失守,饮水关第十五十六路军要救援也要十数日,更何况现在他们连消息都传不出去。

杨廷现在应该是焦头烂额了吧,两边夹击,腹背受敌,已经完全失去先机。北边有嫃颜部落压阵,东南被他们占据了波冶城和西北半边草场,完全堵住去路。杨廷四路大军已经孤立无援,完全落入他们的掌控之中。大季的援军就算要来也至少要十日以后。

十天时间会改变很多。

羯昰单于眯起眼睛,嘴角扯出一丝危险的笑意,遥望远方浩瀚的草场,一望无际。

015

今日的课堂有些沉闷,清和不在,礼部的沈老夫子来上的课,叶殊一阵的心不在焉。

从昨天回来了师父就一直在上书房议事,很晚才回去,今早晨上朝后也一直未回。

叶殊也听说了是边关有事,应该是情况蛮严重的,要不然宫里也不会变成这种气氛。妃嫔们不赏花不逛园子了,乖乖地待在寝宫里,小宫女小太监们干活走路也都轻声细语蹑手蹑脚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到处一片的仔细紧张,生怕哪里出了差错,叶殊也不由得有一丝担忧。

沈老夫子似乎是也没什么心情给他们上课,随随便便地讲了讲礼仪录就早早下学了。

长宁公主一向是活泼的习性,今日却一反常态,看到沈老夫子走了两只胳膊一抱埋头趴在桌子上。

诸位皇子们也默默坐在椅子上没有动,叶殊不由得皱起眉头,看着季文熙发呆。

季文熙看到叶殊盯着他看,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九皇子季文筝在椅子上挪了挪身子,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看太子,看看公主,看看季文熙,又看看季文卓,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还不走,讷讷地不知该怎么办好。

六皇子季文泰忽然间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挺了挺背大步往外走。

“六哥!”季文熙抿了抿唇也站了起来,目光灼灼,“六哥,我跟你去。”

季文泰回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季文熙跟了上去,出门时回头看了叶殊一眼,然后快步离去。

叶殊想了想,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飞奔出去。转过游廊,出了院墙,过了拱桥,终于看到前面那个人。

“七殿下!”叶殊站住脚步,大呼一声。

季文熙身形一颤,慢慢转过身来。季文泰回头淡淡看了他们一眼,迈步先走了。

看着叶殊跑过来,担心她摔倒,季文熙又快步走回去。

叶殊抬头看着他,心中隐忧:“你去哪?”

季文熙:“我要去边关。”

叶殊没再多说什么,她能理解。想了想,她又道:“那你多保重。”

季文熙笑得灿烂,抬手把她的几缕凌乱的发丝掖到耳后:“放心,等我回来。”

尚书房。

元武帝坐在榻上,一拨一拨地翻着茶水盖。

“陛下不可啊!两位殿下还年轻,又没有带兵作战的经验,可是差池不得啊!”刑部尚书林平嗣拱手道。

萧王爷萧倾城皱了皱眉欲言又止。

“起来吧。”元武帝瞥了眼地上跪着的两个儿子,嘴角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其实心里还是蛮欣慰的,他的儿子们总算没让他失望。

“请父皇派儿臣出征!”季文泰抬首挺胸,朗声道。

“儿臣愿随六哥出征,定不辱使命!”季文熙一脸希冀,抬头看着皇帝。

清和沉吟了半晌:“此事不可鲁莽,还需从长计议。波也失守,消息传来已是晚了两日,对方情况不明,雁沙关也不容乐观。派出打探消息的人马最快也要三日才回得来,战无可避,此时亦先整顿兵马粮草,随时待命。”

元武帝点了点头,看了眼兵部赵统领。

赵统领敬了个礼,立马退下整顿兵马去了。

杨廷他父亲杨尚书额头微微地冒汗,一脸的尴尬。

“杨少将不是打了包票的吗,怎么会出了这档子事?要是雁沙关也丢了不知杨尚书该如何交待?”李翰林嘲讽道。

杨家和李家一直以来都不和,现在又来落井下石,杨尚书恨恨地瞪了他一眼,一脸的恼怒。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还是先想想对策吧,郑阁烨老将军怎样?边关地形他最熟悉。”慕容冼沉吟道。

“郑老将军年纪大了,还是姜元帅稳妥点。”有人异议。

林尚书抚着胡子摇了摇头:“姜元帅坐镇东南沿海,他若走了,海盗必猖狂无阻。”

季文熙紧皱着眉,看着皇帝正要开口,元武帝朝他挥了挥手,道:“你们先起来吧,光跪着有什么用。”

季文泰顿时精神起来,连忙拉着季文熙站了起来,站到桌子一边。

“清和,你去把郑老将军请来吧,让他指导指导两个后生。”

众人神情一凛,陛下这是应允两位殿下了,顿时心下一阵唏嘘。

“谢父皇!”两人抱拳行礼,神情颇为庄重。

清和领命,亲自前往郑将军府请人。坐在马车里一晃一晃的,清和心下明镜似的。陛下这还是在观望呢,不管是六殿下还是七殿下,看来是要较一番长短了。

已近黄昏,日子漫长地过起来有些漫不经心。叶殊坐在书桌前习着大字,银珠拿着小喷壶小心地擦拭着金枝海棠碧绿的叶子。

没有大声的通报,长宁公主默默走了进来。叶殊抬头看到她通红的眼眶,显然是哭过,不由得皱起了眉。

“公主殿下。”银珠连忙福了一礼,微微有些诧异。

“银珠,我口渴了,你去泡壶茶吧。”叶殊道。

银珠很通情理地点点头,带上门退了出去。

长宁公主怔怔地坐在一边的凳子上,泪水盈盈地又要往下掉。

叶殊看着她也不由得发怔,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叶儿,你说他没事吧?”长宁公主抹了抹泪水,一双红红的眼睛充满希冀地看着她。

叶殊不由得一丝苦笑,抿了抿唇没有说话,这哪是她说了算的呀。

“叶儿,我很害怕。”长宁公主低下了头,泪水簌簌地落下来,“父皇很生气,昨天晚上发了很大的火,母后都没有劝住。”

叶殊握着她的手,在她纤弱的手背上轻轻拍了拍。

夜深人静,已经是亥时了。尚书房依然是灯火通明。

郑老将军一把的花白胡子,坐在铺了软垫的高椅上。

“陛下,您看这里,”老将军指了指沙盘上二指宽的一处草场,正是西北葫芦牙,“此处草场狭长,乃是去雁沙关的必经之道。照昨日里报信的士兵所说,在波冶屠城的应该正是嫃颜部落的羯昰单于,既然此时他们闯入了关内,葫芦牙必已被他们把守住了。”

羯昰单于……

元武帝微微眯起了眼睛,想起了那个打了大半辈子的老对手。三十多年了啊,西北草原之争,有输有赢,却终归还是装在大季国的囊中。羯昰单于,朕是不会让你占到便宜的,元武帝转着右手上的扳指,一圈一圈的,又缓缓地握了起来。

季文熙微皱着眉头:“将军,葫芦牙过不去了,这可如何是好?杨廷他们会不会有危险?”

“雁沙关艰险,易守难攻,目前应该没有危险,只怕是——”老将军抚了把胡子。

“年前最后一次粮草是我押运的,十二万担粮草,腊月二十六日送达的。”季文泰沉吟了一会,“粮草不成问题,西北四路大军两万人,应该还能坚持一个多月。”

郑老将军拨了拨绿色的小旗子:“如此便好。葫芦牙不好过,如今只能是强攻波冶城了,波冶城虽然是城防不高,但是有羯昰单于在,要打下来也是要费点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