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不是专门出来凑热闹的吗?就是要人多才有趣呢!”冲上官云清挤挤眼睛,沐之秋便不管不顾地往人堆里挤过去。
上官云清有点愣怔,以他对之秋的了解,她也不是个喜欢凑热闹或者管闲事的人,今晚怎地如此反常?
萧逸却是明白沐之秋的心思,昨晚她便说要打草惊蛇、引蛇出洞,今晚这一路走来,却没有听见一个人议论早起就挂在城门上的人头之事,这般反常多少有些诡异。即便自己一行五人太引人注目,也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眼下的情况,不像是全城老百姓都是花痴,倒像是有人刻意封锁消息一般。
不过不管怎么说,想听新鲜话题当然得往人多的地方去,如今就有好机会摆在眼前,别说秋儿不会放过,连他也不想错过。
“不妨事!既然已经高调出场,倒也不必忌讳这么多!”说完,萧逸便追上沐之秋护着她挤进了人群。
上官云清微微一愣,只得摇头跟上。
五人走到跟前才知竟是猜灯谜游戏,灯谜都藏在每一盏灯内,猜不中的人只需等到灯内的蜡烛燃尽便可离开,而猜中的人却是有彩头的。至于彩头是什么倒是不曾公布,貌似每一个猜中的人,得到的彩头都不一样。但不管是什么彩头,只要猜中者,都能获得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足够普通百姓家一年的开销。因此,这里聚集的人最多。不过,大多数都是来看热闹的,真正敢于上台的人却并不多。
沐之秋对猜灯谜没什么兴趣,却被正在台上猜灯谜的几个人吸引住了视线。
每个猜谜者都会领到不同的一盏灯,那灯没有提手,便需要用手捧着。众所周知,灯都是用油纸或者绸缎制成的,这般捧在手里会十分烫手,因此猜不中却冒失上台的人无异于自找羞辱,不但会在蜡烛燃尽时烫伤手,还等于是在台上被人围观嘲笑。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想必输者必须等到蜡烛燃尽方能离开,也是对狂妄自大,或者贪财之人的变相警告。
沐之秋倒是很赞成这种方法,能者居上弱肉强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没有实力贸然上场,除了给别人造成干扰之外,就是耽误时间,她也是极不喜欢耽误别人时间的人。
要说,这几个在台上的人看起来都没什么特色,大概是都很落魄,急于得到彩头,这才争先恐后地跑上去打擂,甚至连手可能会被烫伤的结果都顾不上了。
别的人看不出什么,沐之秋却发现了这中间有三人与众不同,之所以与众不同,当然是因为他们对沐之秋有用。
正因为人人都要用手捧着灯,那手指便在灯光的印衬下看得特别清晰,虽是晚上,但每个猜灯谜者的手指上的纹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沐之秋便是看清楚了这三个人手上的特征才留意到他们的。
就比如说常年握剑的人虎口处会特别粗糙一样,常年握笔的人,中指和食指也会有磨损。那么同理,常年使用银针或者药锄、捣药锤的人,手指上也有印记,磨损的部位不同,手上出现的茧子也在不同的部位,这三人的手明显就是常年使用药锄和捣药锤的手。
当然,单单只凭这一项倒也看不出什么,很多药铺的小厮就会常年使用捣药锤,种地的农民也会常年使用锄头,他们却未必都懂医术。但医者身上自有一股气质,就好像习武之人只看一眼,便知对方是不是同道中人一样,沐之秋也能看出这三人确实是真正的医者。
一般情况下,医者治病救人,有一技之长都饿不死,这三人为何表现得如此落魄?不过,即便落魄,这三人倒也不显得狼狈,反而能让沐之秋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锐气。
第136章 除夕夜绽光芒(2)
征询的目光投向上官云清,果然上官云清不但看出了端倪,还猜出了她的心思,低声道:“之秋你有所不知,我静安王朝并非人人都能做医者,但凡医者,必须要通过朝廷专门的考核才能行医,即便是由太医世家专门推荐,不通过考核者,一样不能行医。朝廷考核每年举行一次,新年的第一天就会开始考核,一直到二月结束,这两人只怕是没有盘缠报名参加考核,所以才急着来此赢取彩头。”
“啊?”沐之秋的眼睛一下子瞪圆了,她怎么都没想到这里选拔人才的方式会如此特殊。
所谓的考核,就跟一年一度的进京赶考一样,都是人才的选拔,只不过,这是一次医考。这倒是很类似于二十一世纪的执业医师考试,每年一次,需要报名,考试不通过的人你再理想远大也不能行医。简单地说,也就是必须要考取一个行医资格证。
“云清说得没错。”萧逸点头,“我静安王朝律令规定,但凡医者,必当心怀黎民百姓,无欲无求,所以考核不但要考取医术,同时也要考核个人的医德。所以想要参加考核者,即便再求之心切,也不得因为贫穷作奸犯科,倘若发现有偷盗等劣迹,终此一生,都不许再行医。”
沐之秋对这种医考倒是有了初步印象,不过,这种考核当真匪夷所思,倒是应该放到二十一世纪去借鉴一下。她一直认为医生最重要的还不是医术,而是医德,一个没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即便有再高的医术,也只能说是堆垃圾。而一个高尚的、理想抱负远大的人,医术差一点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的。
联想到自己当初跟着上官云清入宫,胆大包天地口吐狂言萧震天就同意让她给太后治病,当真是身在险境不自知,现在倒是多少有点后怕了。
这么看来,自己有时间也得去参加一下考核才行。不过眼下,她更看重的是这三个人。
沐之秋来到静安王朝也快一年了,可是,到目前为止,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分队真正的队员只有上官云清一个人。至于萧逸和萧良,那只能当做玩笑,一旦真有突发事件发生,他们二人是起不到作用的。
正是想透了这一点,沐之秋才一直都想物色其他的人选。眼下,她倒是在台上看见了这三个异常合适的人选。
先不说这三人的医术如何,就凭着他们的落魄,却想着利用灯谜彩头的方式获取考核资格,这种勇气和高傲也属难得,她要的就是这种有傲骨的年轻人。
不过,仅有傲骨可不行,她还得看看这三个人的实力,也就是应变能力和承受力。而这次的灯谜比试,便是最好的一种试探方法,既能看出他们的耐性和承受力,又能挖掘出他们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所以,沐之秋要做的,便是不动声色地在台下看台上的人怎么表现。沐之秋不知道这三个人的姓名,索性称之为一号、二号和三号。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第一轮开始,一号抽中的灯谜便是一首耳熟能详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谜题是打四种中草药的名字。
这可是老鼠掉进面缸里了,果然,一号只看了一遍谜题,便将答案写在了宣纸上:当归、白头翁、人参,还有生地。
沐之秋赞赏地点了点头,一号对中草药十分熟悉,应该能确定身份了。
二号没有一号那么幸运,抽中的谜题是:山水之间,一方天地;重点干起,秋前方成;金乌西坠白头看;上下四方都无险。打四个地名。
二号略一沉思,便在宣纸上写下:涪陵、和平、洛阳和六安。
不错,虽与中草药无关,但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处理突发事件应该游刃有余。
三号却是和一号一样,也抽了道关于中草药的谜题:宴罢客何为、黑夜不迷路、艳阳牡丹妹、出征在万里、八月花吐蕊、蝴蝶双双穿花飞。谜题是打六种中草药的名字。
三号和一号一样,没有怎么思索,便提笔写出六味中药:当归,熟地,芍药,远志,桂枝和香附。
看了他们三人的出色表现,沐之秋心中大喜,正欲上台展露一番与他们搭讪,却见二号不知道同判官说了什么,判官重新交给他一盏灯,他看了看谜题,是:长生不老,永远康宁,无价之宝,老娘获利,龙王跨下驹,万物齐眠梦中幽,知人知面又知心。前六个分别打六种中药,最后一个打一中医用语。
二号略微想了想,便提笔写下答案:万年青,千年健,益母草,金不换,海马,全蝎,最后一个是表里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