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茵儿,穷人家的孩子可不是一年四季都要换装的。”艾香想大户人家连丫头都是一年四季换,所以晚晚才提出了这么个建议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大的穿了给小的穿,破了补了又补,直补到看不出原来的布料和颜色,只要能补都还要继续穿下去。”
在这个小镇上已经有了一家布行了,看那布行门可罗雀就知道生意不好搞。
“这家布行生意最好的时候当是在腊月吧。”到年关的时候,有些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自然也会给孩子们扯点布缝点新衣裳,再就是以后换季也不定生意销。
“他们好可怜。”艾茵遗憾的说道:“那个小孩也是男孩,要是女孩的话,我就把我的衣裳送些给她穿了。”
艾茵出来莫诗言给准备了很大两包的衣裳,大多还是新做的。
就算是一天换一件,两个月都能不重样。
艾香自己都没有换这么多,却是让艾茵带上了,想的就是小姑娘爱漂亮,由着她去好了。
听艾茵提出这个说法的时候,艾香就笑了。
不过,她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好法子。
这儿的人新衣服是穿不起,但是旧衣服倒是可以的。
扯上一些布头也要花上十文二十文钱,但若是少量的钱能买上一些六七成新的旧衣服,布料也是高档的话,或许会觉得很划算吧。
“主子的意思是?”青风听出来了,意思是让他们卖旧衣服?
“我看那个大嫂的针线好。”艾香看孩子们身上虽然补丁缝补丁,但却是密密实实的,缝补起来也是有模有样的:“像我们不穿的旧衣服让她拆了,重新缝成小孩子的新衣服之类的恐怕难不到她。”
“主子,您穿过的衣物不能给她。”青米连忙道:“奴婢们的倒无防。”
越说越觉得这种可行性很大。
艾香都想好了货物的来源了:此去会挨个儿的找白氏药坊的大夫,这些大夫都是有月银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很差,开口找她们要一些旧衣裳应该不会拒绝的。
“主子,您开口要怎么行呢?”青风急了,多么的丢脸啊。
“开口要也得要讲究方法。”艾香抿嘴道:“你就不能开动脑子想想,将我在收旧衣裳补贴救济穷亲戚的事透露给他们吗?”
“还是有损您的颜面。”补贴不直接给银子而给旧衣裳。
“给银子了啊,那亲戚不要,人家有骨气,要靠着自力更生,那咱们的帮衬就给这些东西,让他做不要本钱的营生。”艾香挑眉:“嗯,我觉得这个挺好的。”
主子都说好的,下面的人还该说什么呢。
艾茵听说了也表示要将自己的衣服送一些给他们卖银补贴家用。
“我们的茵儿真懂事。”艾香摸着艾茵的头,让这孩子跟着自己从小见识一些贫穷未偿不是好事。
青米问过这个茶摊的老头子,在镇上租一间铺子一个月是一两银子。
买一个铺子带院子二十四两银子。
也就是两年的租金就可以买下一间铺子。
“那他们为何都不买呢?”艾茵偏着头问。
“也不是人人一下就能拿出二十多两银子来的。”艾香笑道:“这样一笔银子对他们来说是金额巨大的数据。”
第九百九十二章 冒充东家
合远县,白氏药坊的掌柜接待了艾香一行,也将帐册捧了上来供她们检查。
“我只是路过,顺便看看而已。”艾香将帐册合上了,她懒得管那么多,查帐是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的。
之所以不想管,是因为在合远县的白氏药坊,她看到的是井井有条,患者有富有贫,药坊里的工作人员也是彬彬有礼,可见这个叫乔昭明的大夫管理得很好。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是好的,艾香半点也不会怀疑的。
“那请东家移步到我家院子里休息。”既然不看业绩,那就带到家里去住。
“打扰了。”能住进客院自然是比客栈要好一些。
乔家的院子是一个三进的,里面的装饰很简单,透着一种朴实感。
乔太太四十开外,言谈举止也豪爽。
客房是一个主屋加两间厢房,正适合艾香主仆住。
“主子,乔家看样子并不是很富,那她们有旧衣裳吗?”青米担心的问。
“这丫头,乔家不是很富,但是比普通人家也是要好过数倍吧,你看三进的院子,丫头仆人也有十人之多,她们自然也是一年四季换装的,旧衣裳也不少。这样的旧衣裳卖个一两文钱一件总比砍柴强。”
“这倒也是,不是绫罗绸缎倒也适合种田的人穿。”青米听了点了点头:“那回头奴婢就将主子要收旧衣裳的事透露出去。”
“看不出来,你这丫头还是个挺忠心的。”艾香抿嘴:“纵然是要旧衣裳,也不能全部带着走吧,若不然还得备一辆马车了。”
她们出行是一辆马车坐了主仆二人加晚晚青米,青风和紫红是一人骑一匹马的。
为此艾茵都羡慕得很,她也想骑马,紫红承诺回到府中就教导她。
“对啊,奴婢怎么没想着这么个问题。”青米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很简单,让她们先备着,等我们回程的时候就雇一辆马车,边走边装,到了合远镇少不得是好大一辆马车了。”青风道:“也能卖几两银子的。”
“对,青风姐的脑子确实比奴婢的好使。”青米为自己脑子不够使懊恼不已。
谁也没注意,主仆几人的谈话就这样落进了洒扫庭院的一个婆子耳里。
“太太,老奴说的句句属实。”婆子觉得奇怪,都说这院子里住的是身份贵重的客人,可是,说话又是旧衣裳 又是几两银子的,连这么点钱都看得上,莫不是骗子?
“当真,她们要旧衣裳?”乔太太好奇然后一想:“既然要给他们就是,黄妈,你告诉大家,将一些不穿的衣物都收到一起,到时候送给她们。”
“太太,我看这事儿透着蹊跷。”黄妈道:“老奴听这话的意思是,她们要拿这旧衣裳去卖银子?”
那又怎么样?
“太太,您想想看啊,老爷既然说是贵客,贵在何处,莫不是连几两银子都看得起。”黄妈摇头道:“太太,您要不告诉老爷一声,几件旧衣裳倒不值钱,就怕老爷……”
被骗!
“黄妈,你提醒得及是。”乔太太吓出了一声的冷汗,这老头子莫不是糊涂了,说是东家,哪有这样的穷东家,连几两银子都看得上?若真是贪心了,找老头子要其他珍重的东西或大笔的银钱怎么办。
唉呀,不好,万一她要白氏药坊的收益老头子给了她就糟糕了。
一想到这儿,乔太太立即让备了马车自己要去一趟药坊,又吩咐黄妈将人看好,不让她们跑了。
“你别不是胡说的吧?”乔大夫一听吓了一跳:“哪有你说的这么巧。”
“唉呀,老爷,这不是巧不巧的问题,问题是,这个东家你以前见过吗?”乔太太问道。
“没见过。”东家在京城,西楚上下数百个药坊,每一个掌柜都见过又怎么可能啊。
“那她来可有什么信物?”乔太太再问。
乔大夫摇了摇头。
“老爷,您莫不是糊涂了,一没见过,二没信物,她说是东家你就认为是东家了?”乔太太急道:“她不会找你要了药坊的收益吧?你可千万别将药坊卖了,回头京城的人找你要收益的时候你拿不出来怎么办?”
那可不是小数目啊,一年怎么也有几百上千两银子。
“你是说她们是骗子,这个东家是冒充的?”乔大夫终于听懂了妻子话里的意思。
“十有八九!”乔太太道:“你真给了收益了?”
“倒不曾,我给她看帐册,她翻都没有翻一下,说她只是顺道路过而已。”乔大夫也疑惑了,这个东家心当真的大啊,自己的家当自己都不看一下。
乔太太更觉得是假的了。
“你不说还好,一说我也觉得奇怪了。”她不看帐册自己就带她回家安置在客院当贵宾招待了,压根儿就没想到东家还有假这种说法。
“老爷,咱们报官?”遇上了假东家,乔太太心里很慌乱。
“莫慌。”乔大夫想了起来:“此去安陵州府也不到一天的路程,我听闻东家在安陵州府义诊过。派人去打听打听不就清楚了,也就能认出她是真是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