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毒后娘的亲儿子(穿书)(22)

作者:糖崽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青云没想到谢四妞这么好哄,乐得自在的看她玩的开心,等王翠花和谢长贵收拾完东西出来,便瞧见姐弟和睦的画面,不禁会心一笑。

“吃饱了吗,天色晚了,咱们要赶路,现在就得出发。”王翠花摸摸女儿的头,轻声询问。

谢四妞非常开心,宝贝自己的绢花,眼神亮晶晶的看着娘亲,“谢谢娘。”

王翠花难得的有些不好意思,“说这些作甚,你是娘的女儿,自然要把好的东西给你。”

亲娘真棒,虽然重视儿子,但也不像其他人,不把女儿当回事,谢青云从心底觉得骄傲。

“六郎也别着急,等回了县里,就让你爹打听私塾给你报名,再去书斋买些书回去。”王翠花瞥到儿子在看自己,还以为他是在羡慕姐姐,赶紧安慰。

第24章

其实谢青云也想去书斋看看,了解一下现在的书本,有图书馆在,他都不用买下来,毕竟现在书本贵,倒是能省下一些银钱。

“不着急,等爹忙完了再去。”谢青云对着亲娘露出大大的笑容,看起来懂事极了。

王翠花摸摸他的后脑勺,心里欣慰,决心要赚更多的银子。

谢长贵去隔壁将牛车借过来,还有赶车送他们去的李大栓。

因着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搬走,收拾出来的物价就比较多,谢长贵是花了二十文包了这辆牛车送他们去县里。

李大栓住在老谢家隔壁,也隐约知晓谢家三房被分了出去,所以谢长贵来借牛车的时候,他没有惊讶。

只是等谢长贵说要去县里,他才觉得讶异,但也是很快的应了下来。

李大栓帮谢长贵的行李从屋里一件件搬到牛车上,费了好大的功夫,等搬得差不多了,他擦着脑门上的汗,还纳闷怎么没其他人来帮忙。

“李大伯辛苦了,给你水。”谢青云人小力气小,办不了忙,就瞅着空去倒了三碗开水,这会儿刚好凉了。

李大栓接过碗灌了好大一口,才缓过神,“好小子,比我家那兔崽子懂事多了。”

谢长发刚喝完水,听到这话,傻呵呵的乐起来,一点都不谦虚。

两人聊着,谢长发那边把粮食分了一个大麻袋,“这是五十斤的苞米。”

谢长贵现在面对大哥是有些不自在的,因为小谢氏对自己女儿的做法,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到底不能释怀。

沉默的将苞米扛上牛车,王翠花也带着两个孩子坐上去,谢长贵回头望了望禁闭房门的东西屋,叹息一声。

等回到县里的院子,天色还没黑,李大栓也不留下来做客,匆忙的赶车回村。

谢四妞自从下了牛车就十分兴奋,好漂亮的院子,比村里的家漂亮许多,还没有难闻的鸡粪和猪身上难闻的味道。

“娘,这以后就是咱们的家吗?”到底还是五岁的小姑娘,谢四妞把几个屋子都逛了好几遍,蹦蹦跳跳回到王翠花身边。

王翠花正忙着收拾一大堆的物件,哪里有功夫同她说话,打发她去带弟弟玩。

收拾完屋子还得去做卤味,谢长发已经出门去买猪蹄和猪下水,还是上次的猪肉铺,刚好把木桶还回去。

谢青云还真不知道和小孩子玩什么,还不如在图书馆里多看些书,还有小说可以打发时间。

好在谢四妞对和他玩也不感兴趣,自个儿在院里瞎转悠,还更快活。

谢青云便爬回炕上,闭上眼进入了图书馆,随便找了本历史书看了起来,其实他是个理科生,对物理化学才更精通,只可惜古代的器材太少,根本造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等以后有了资本,倒是可以把水泥玻璃之类的东西研制出来。谢青云看过网络小说,都说玻璃在古代价值千金,十分罕见,而水泥则可以推动国家的发展,这些都要他一举中榜,当了地方官,可以当做政绩。

谢青云看历史书看的头疼,干脆随手拿了一本武侠小说看的津津有味。

沉迷小说不可自拔,好像回到了初中那段躲着老师躲着家长的日子。

谢青云最后被亲娘叫起来吃了晚饭,洗漱一番又回到炕上,反正亲娘现在已经知道了卤味的各种步骤,不需要他在旁边看着了。

昨夜睡得早,谢青云醒来精神奕奕,一家人简单吃了苞米粥,当然少不了一盘的猪下水。

谢四妞第一次闻到这么浓郁的肉香,早就眼巴巴的等在饭桌上,等吃进第一口就根本停不下来。

王翠花也没吝啬,一盘的卤味份量足足。

吃完后谢四妞懂事的去洗了碗,谢青云则等着王申的到来,他们约好了今日商谈所有事宜。

王申比约定的时间来早了一刻钟,谢青云就将自己的计划和他慢慢说来,让他尽量全部记住。

一开始王申还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以为谢青云在给自己说书,讲话本,后来越听越品过味来。

双目有神,集中注意力,不错过谢青云说的每一个字。

等谢青云说完一遍后,又让王申复述,如此来回几次,确定王申记得滚瓜烂熟,谢青云才终于放心。

谢长贵一直在旁边侯着,虽然听不懂,但也认真。

王翠花则是带着谢四妞去早早摆了摊,只带了一锅的猪下水,剩下的东西等谢长贵再送过去。

“最好叫上几位伯伯在家中演上几遍,到时才能更自然有趣,在这之前若是王伯伯认识什么有门道的人,也可小小的传播一下。”谢青云最后提点。

王申连连点头,准备晚上就叫上两个兄弟到家中好好排演。

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尽心尽力,王申就壮志满满的离开。

客气一番,谢长贵将他送出去,随后将剩余的卤味全部搬到推车,爷儿俩一起去摊子。

等到了那里,已经有人在吃饭了,都是些老面孔。

到了饭点还要更热闹,根本就没有谢青云和谢四妞坐的地方。

谢长贵和王翠花也能兼顾过来,就是管不了两个孩子。

谢青云瞧着这情况干脆告诉他们一声,准备自个儿带着四妞去书斋瞧瞧。

王翠花忙着,也没听见他说了什么,只胡乱的点了头,等回过神来,两个娃早就没了身影。

好在县里治安好,而且儿子十分聪明,倒是不担心他俩会被拍花子拐走。

谢青云能看懂店铺门牌上写的什么,加上问了几个人,找到一家书局,叫做文芳斋。

他俩个子小,店里伙计正给人介绍,没有注意到进了两个孩童。

谢青云嘱咐谢四妞跟在自己身后不要乱拿东西,怕她轻重弄脏页面,那就惹了麻烦。

将书斋逛了一遍,发现里面书的种类真少,除了读书人看的的极少几类书,还有灵异志怪,言情小说。

谢青云翻了几页,看了故事,都有些平淡无奇,没甚滋味,毕竟经过了四大名著、聊斋志异,还有各种网络小说的洗礼,这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就不太入的了眼。

在内心感叹之中,谢青云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并准备为之付诸行动!

第25章

依照谢青云的阅读量,他自信能写出比古人所写的更有意思。

但是要写话本就需要笔墨纸砚,而且还有更实际的问题,明朝的印刷术发展的很快,这里是根据明朝的历史背景架空过来的,这点应该差不厘。

明朝的小说一开始被称为“拟话本”,就是说书人说故事所用的底本,故事性比较强,没有那么文绉绉,当时文人创作的便是这种白话小说。

只是小县城里的书坊也不会随便什么话本都会印刷的。

谢青云的目的也是为了赚些钱,尽早在县里买个铺子。

明朝的坊刻和现代的出版社差不多,所以只要自己能写出好的小说,让书商看到商机,愿意给自己的小说刻版,那到时候钱都不是问题。

这时候的书商正处于稿荒的时候,文人大多不愿意放下身段写那些风花雪月,怕辱了自己的清高。

只是这时的朝廷科举之路并不容易,官场上的**多不胜数,如今有才还得有银子,才能在官场玩的转。

所以多数屡考不中的文人,没有那作画的天赋,只能接受书商的约稿,卖文为生,自然不是以真名面世,都有自己的马甲。

谢青云也准备弄个假身份,披着马甲上阵。

自己家的生意就能越做越大,所以都是需要本钱,写小说是一个出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