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顾连亭瞟他一眼,“没看到陆将军对她什么态度吗?当年先忠烈侯掌管金吾卫时,深受下属爱戴,她提拔的人可不少,不然你以为咱们提督大人为什么对她都礼让三分。”但花烈有没有其他心思那就不好说了。
另一面锦绣带人将王公子及那一班衙役送回了京兆府,不过人是被士兵扔进府衙里的,人被扔进去后一个个摔的哭爹喊娘,她则带人站在京兆府衙门口,但人并未进去。
这种情况自然有人禀告府尹王大人,了解前因后果后王大人也顾不上教训儿子,赶紧跑出来见人,结果他一出来还没到锦绣跟前,就见锦绣转身带人走了,一句话都没和他说,他顿时就傻眼了,这是什么意思啊?
王大人那幅怂样锦绣可是清清楚楚看在眼里的,至于那王公子明显就是故意在找茬,他当爹的应该比谁都了解自己儿子的秉性,这事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今天的事她并没有吃亏,何况她的店毕竟开在京兆大街上,她实在没必要和对方撕破脸皮,她什么都不说,也算给对方留了面子,王大人要是识趣的话以后就该知道怎么做。
这一路耽搁了不少时间,锦绣到贺府的时候已经快晌午了,贺竹眠取笑她,“你这是知道厨子来了,想试试人家的手艺?”
“厨师也到了?”锦绣还真有点意外,“别提了,路上遇到点事……”她把之前发生的事简单和贺竹眠说了说。
“简直是不知所谓。”
“算了,不提他们,”锦绣左右看看,“厨师呢?”
“在后面,走,我带你去瞧瞧,”贺竹眠带着锦绣向后院走,“我和厨师说了你的想法,他非常感兴趣,到我府里之后就在研究怎么制那个料。”
两人边说就到了后面的院子,锦绣看到一个男人正在灶前鼓捣什么。
“孙兄,”贺竹眠走到那人身边,“这就是我和你说的锦绣丫头。”
“孙叔好,”锦绣一见这厨师就心生好感,白胖白胖的中年大叔,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状,有点像弥勒佛的感觉。
“东方小姐,”孙叔规规矩矩的给锦绣见礼,显然是知道锦绣的身份。
“孙叔,不必如此,咱们是自己人,您和贺叔叔一样叫我锦绣就好。”
孙叔点点头,“锦绣啊,你说的这料里具体都加了什么,你知道不?”
贺竹眠一听哭笑不得,“孙叔,您这眼里只有配方啊?”
“这是咱们店里的重中之重,不研究出来我睡不好觉。”
锦绣满意的点点头,厨师嘛不研究这些研究什么?她笑了笑道:“孙叔,其实具体的我不大清楚,我知道除了一些基础的配料之外,牛油是比较重要的,一些有食疗作用的中草药应该也可以加到里面,但具体加什么,量是多少,我也不大清楚,这些只能靠您了。”
孙叔想了想,“这个料是不是需要熬煮的时间比较久一点?”
“嗯……”锦绣想了想,“应该是吧,要想我们店脱颖而出且又独一无二,麻辣鲜香是留住食客的主要因素,这麻应该指就是川椒或者花椒,我不大懂,您可以试,贺叔叔运回来的番椒就是解决辣的,我想这盛京城里吃辣的人毕竟很少,而且每个人感知辣的程度不一样,刚开始我们不要做太辣,一来可以省着点番椒,二来让大家有个适应的过度期,鲜香这两点您是大厨,该怎么做就不用我说了吧?”
孙叔点点头,“开业之前我一定把这料配出来。”
贺竹眠也笑,“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正好,快到晌午了,中午给你们做几道小菜如何?”
“那我可是要期待一下了,”锦绣突然眼睛一亮,“孙叔,有道菜……”她嘀嘀咕咕的和孙叔说了半天,说不明白的地方孙叔反问她,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问她也没用。
放下孙叔做菜不提,贺竹眠又带着锦绣去了其他几家铺子,锦绣要求特制加长的筷子,还有九宫格的锅,各种碗碟,锦绣挨家看过去,不得不再次感慨,古人的手艺真是精细啊。
中午在贺竹眠这吃了一顿孙叔做的午饭,锦绣非常满意,前朝御厨的后人手艺自然是不用说的,毫不夸张的说,比他们镇国公府的厨子手艺还好。
尤其是锦绣交待的水煮肉,那味道简直了,比起她这个吃过的,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吃水煮肉,连辣椒大家基本都是第一次吃,虽然都在狂喝水驱散辣味,但再次下筷子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凶残。
“小姐,把这个也加到菜单里吧?”冬春辣的眼泪都掉了下来,但筷子仍然没停。
“这个办法好,丫头聪明,”贺竹眠赞了冬春一句。
“是个好主意,”锦绣也点头,“但先不着急,之后我会给孙叔准备一份菜单,全部都是以番椒入菜的,只这一道菜怕是撑不起来的。”
贺竹眠笑了笑,“锦绣丫头,看来用这番椒入菜会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锦绣微笑着点头,心想那可不,你们是不知道千百年后的时代,有多少人是无辣不欢的。
第二十三章、开业大吉
一晃铺子的建造即将完成,锦绣也开始忙了起来,铺店内部的修葺她要亲自盯着,有些细节的地方必须要和匠人在现场沟通才行。
王公子的事锦绣并没太当回事,无论是锦绣自己还是镇国公府都没找王大人麻烦,但王大人自己不能当没事人一样,教训完儿子还得想怎么能把这事给圆回来,这一天给他愁的啊。
后来听说锦绣的铺子内部正在修葺,据说锦绣的要求匠人都觉得有点难,王大人觉得机会来了,他认识一位老匠人,手艺精湛异常,但老头脾气犟的很,早就不自己出手了,现在只是带带徒弟,去年工部要修缮点东西,怎么着也整不明白了,尚书大人亲自去请,都没请动老头,但这老头之前欠了王大人一个人情,所以王大人这一开口,老头就应了。
王大人亲自送老头来的铺子,刚好锦绣也在,对于送上门的匠人锦绣自然是欢迎的,不过能不能达到她的要求还得看看手艺才行。
她把要求详细一说,老头就笑着说简单,看到成品后,锦绣还特意感谢了一回王大人,弄的王大人还挺不好意思的,心想这茬应该算是过去了,回去之后又把儿子教训了一顿,让他以后学聪明点,还说让他学学人家东方小姐,人家比他小了好几岁,但人为处事却颇有手段。
且不说王公子到底怎么想的,有了老匠人相助,修葺的进度确实快了不少。
之后锦绣和贺竹眠商量,跑堂的小二至少得招五个人,是从自家出还是雇人,贺竹眠见她似乎有什么想法,就让她说说看。
“贺叔叔,我第一次去城南贺府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不少乞讨的人,丫鬟和我说这盛京城虽是天子脚下,但其实穷苦人也不少,我想如果我们雇佣别人,是不是也能让他们多一份收入,这点银子于我们不过九牛一毛,但应该能帮到他们一些。”
贺竹眠沉思片刻,“锦绣丫头,你要知道这天下穷苦人何其多,你帮了这里的,但在盛京城之外还有更多穷苦之人。”
锦绣微微一笑,“无妨,以我现在的能力就算想多出力也是不可能的,但帮一人是一人。”
“如果你一定要这样也可以,不过人必须要我亲自过目才可以。”
“那是当然。”
听说店铺招工,来的人非常多,最终贺竹眠拍板留下五个人,甭管长的怎么样,都端端正正看上去很干净的半大小子,人都交给了付掌柜。
无论是锦绣还是贺竹眠都不可能天天在店里,所以店里必须得有个人一直盯着,付掌柜的是贺府的人,就是锦绣第一次到访贺府给他们开门的人,人很老成,据管冲说看着就是个练家子,但身手如何他看不大出来。
锦绣这段时间一直在店里,还碰到过两次花烈,他办案回来路过铺子,刚好看到她在就过来打个招呼。
锦绣简单和花烈提了一句上次在铺子门前碰到顾连亭的事,这到是让花烈挺意外,顾连亭的为人他还是很清楚的,典型的无利不早起之人,要说偶然碰到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他却不大相信这件事是巧合。
锦绣也是在这时候才知道督察院这左右督察负责的方向完全不同,薛燳负责的是朝廷官员之事,而顾连亭负责的则是江湖事,但顾连亭这右督察职位是后设立的,因为当年那场宫宴刺杀,就是敌国奸细和江湖人勾结干的,所以才会死伤那么严重,那件事之后,朝廷查处了不少江湖门派,后来为了监管江湖门派,设立了右督察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