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日一来,红烧肉的想起明显把她的后悔冲刷的一丝痕迹也无,甚至还想到,若是这门亲成了,作为媒婆,她岂不是能日日去蹭饭?
王媒婆的脸上挂上大大的笑容,畅想了一番日后常常蹭饭的美事,美滋滋的进了陈家食肆。
她甫一进去便被一个小丫头领到了一张桌前,食肆里已经有了几个人在大快朵颐,她左右张望,被一个低沉的声音打断了。
“客人吃什么?”
王媒婆忙收回视线,转头就看见了一个年轻后生,长得龙章凤姿,仪容俊美,即使冷着张脸,也算得上她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看的后生了。
身为媒婆的职业病冒出来,她心里盘算着哪家的小姐合适。
李家的表小姐容貌上稍稍合适,只是人家小姐门第高,恐怕看不上这年纪轻轻的后生;东边的陈“西施”也不错,就是不知道这男子怎么想。
她的思绪在一溜儿年轻姑娘中转个遍,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
走着神点了两个店里的招牌菜,便见冷着脸的男子记好了往回走,大丫一脸尴尬的往前来,解释道:“实在抱歉,刚刚那位是我们东家的朋友来食肆里帮忙的,还请您见谅。”
王媒婆只注意到了他的长相,哪顾得上看他的服务态度,直到大丫上来道歉她才意识到这后生着实没有礼貌。
不过等红烧肉上了桌子,她便没时间再想了,裹着酱汁的肉浓香扑鼻,不管是闻上去还是看上去都叫人胃口大开。
她空空如也的肚子咕噜咕噜的响。
红烧肉肥瘦相间,层层分明,上面一层诱人的酱汁,散发出浓烈的香味,简直让人垂涎三尺。
王媒婆夹了一口红烧肉放到碗里,白花花的米饭配上带着浓厚酱汁肉,还没入口,就能感受到它的好滋味。
她放到嘴里一大口,酱汁的鲜甜在她嘴里晕染开,肉质既不柴也不腻,入口即化,抚慰了她胃里的空虚。
以前便知道陈玥,她爹还在的时候,食肆的生意虽然没有现在好,但也是鼎鼎有名的。
陈家那个小姑娘,胆子小,做人处事又不机灵,她一点也没放在心上。
前两日魏家父母找她向陈玥提亲的时候,她还心里犯嘀咕,魏家后生一表人才,又画得一手好画,这么偏偏看上了陈家的姑娘?
今日她算明白了,原来是她看偏了眼,陈玥一个小姑娘能一手撑起整个食肆,可真是不容易。
想必也是极辛苦的,若是提起魏家提亲的事,应该十拿九稳才对,她一个小姑娘,若不是没有依靠,想必也不乐意抛头露面。
王媒婆吃饱喝足后抹了抹嘴,看着食肆里进进出出的客人,心里有些后悔,都是一时贪嘴惹的祸。
现下食肆的这么忙,不知道陈姑娘有没有时间谈?
在座位上坐了片刻,她却发现食肆的座位不够了,有新来的客人埋怨起来:“怎么今天人这么多?连座位都没有了。”
她自己桌上很空,连刚刚吃朝食的残骸都已经被收走,又见食肆里人有些多,便起身先离开了陈家食肆。
日头渐渐上升,王媒婆从一旁的首饰店里出来,挥着手里的帕子扇了扇风,迈着小碎步着往食肆里去。
陈玥把食肆里的东西收拾好,时间差不多了,店铺正要打烊,她一面吩咐大丫去关门,一面将盘里的点心递给薛琢:“今日辛苦你了。”
因为正午天气热,适才店里人又多,薛琢跑来跑去,额头上蒙了一层微微的细汗。
陈玥向左右看两眼,顾清荷与二丫还在厨房里,大丫去了大门前,她悄悄拿出帕子,朝薛琢挥挥手。
薛琢不明所以,被她拉着低下头。
下一刻,原本属于他的那块帕子擦上了他的额头。
薛琢看着陈玥的眼睛,却被她捧着脸转过了头。
“你看我做什么。”
陈玥声音极其细微,只叫身旁的薛琢听着了这句话。
她的后颈微微发烫,掩饰般的悄悄用力。
刚把帕子收起来,就见大丫开了门:“东家,有人找呢。”
来的正是王媒婆,她故意在外面等候片刻,等到了没有人的时候,才来找陈玥商量。
甫一进门,便看到那没什么礼貌的,年轻后生与那位陈姑娘面对面站在一起。
两人间的气氛也有些微妙。
她没有深究,牢记自己此次的任务是来说亲的。
陈玥以为又是唐遂安来找她,却见到一个年纪稍大的大娘,头发有些花白了,看上去也不像个生意人。
她满脑子问号,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和缓地问道:“大娘找我什么事?”
王媒婆走到了她身边,她忙拉开桌旁的椅子:“您请坐。”
原本觉得气氛有些诡异的王媒婆对陈玥更满意了几分,这姑娘不仅手艺好,也不像传闻中听上去的那样不会做人嘛。
魏家的眼光果然不错。
她暗暗点头。
将来意说了一遍。
尤其强调了一遍魏家人对他的看重。
话音还未落,变被陈玥打断了:“王大娘,这我恐怕答应不了,魏公子没有说吗?我已经嫁人了。”
他安抚住身旁蠢蠢欲动的薛琢,干脆利落的拒绝道。
薛卓一听她这样说,心里便舒坦几分,若是他身后有尾巴,恐怕早就高高翘起来了。
他揪过陈玥手里的帕子,在她脸上擦了擦,擦的陈玥浑身痒痒,忙将他的手拉住:“好了,夫君,你别闹。”
王媒婆的脸色像是腊月的碳火,黑红黑红的。
她又是羞愧又是丢脸,“砰”的站起来,掩饰道:“这魏家怎么回事?都不打听清楚。”
陈玥的笑还没有平复下来,听她这样说,便想委婉地劝劝,谁知道她还没开口,薛琢突然拉住了她的手,挠了两下她的手心。
他挠的轻轻的,像是小时候用狗尾草扫过手心一样的感觉,叫陈玥忍不住笑。
到底顾忌着王媒婆的心情,她辛苦的将笑声憋住。
王媒婆找了个台阶,一面骂自己眼拙,一面怪魏家不弄清楚,告了声别便匆匆走了。
薛琢这才停下来。
陈玥又气又笑,有心说他两句,却见他一脸无辜地看她。
这种表情在薛琢的脸上格外有杀伤力,陈玥一看便丢盔卸甲:“你……”
她“你”了半日,也说不出什么重话来,深吸了口气,说道:“你怎么跟个小孩似的?”
薛琢丝毫不在意她的评价,拉住她的手:“再叫一遍。”
“叫什么?”
陈玥被他拉住了手,一时走不了,红着脸不看他,并试图把自己的手从薛琢手里拉出来。
然而拉了几下,丝毫拉不动,陈玥不得不放弃。
她回头就看见薛琢一脸认真的看着她,仿佛等着她叫似的。
陈玥眼珠子一转,软着嗓音,声音婉转:“夫君,你想要我叫你什么啊?”
果然,薛琢一听便红了脸,红色一直从脖颈蔓延到耳后。
但他依旧紧紧拉着陈玥的手:“你,你别这样说话。”
见成功把他逗脸红,陈玥从刚刚的境地中解脱,偷偷笑起来,得意的像只小狐狸。
第61章 芋泥千层
过了元宵,雾灵镇的春天也快到了。
风暖日暄,宜动土开业。
陈玥将雾灵镇的食肆交给顾清河,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了两个包裹,借着唐遂安的车队带着大丫与二丫去了盛安。
前两日薛琢走时,陈玥把这一年挣的钱交给他,让他帮忙提前找好了食肆的地址。
正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两日薛琢的信来了,她便想马不停蹄的赶过去。
刚开始时陈玥对周围的景色还有些好奇,她掀开马车的帘子所有张望,却见外面的景色千篇一律,除了山便是书,偶尔有些农田。
她索然无味的转回了头。
因为马车不如马跑得快,所以临近盛安时已经到了傍晚。
陈玥下马车站在城门脚下,盛安城的城墙高大威仪,有一种浩然的气势扑面而来。
城门前的百姓,人来人往,挎着篮子的卖花女、挑着担子的货郎、衣衫褴褛的乞儿,还有带着小童的仕人,一派繁荣景象。
还未进城便能感觉到京城的繁华。
大丫与二丫在她身边叽叽喳喳,仿佛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
陈玥低头笑笑,也不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