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再不喜欢,因为大周朝宗人府的强烈存在感,皇子在皇宫之中都是不可能会受到什么虐待的,踩低捧高的事情只会发生在那些妃子之间。
至于说其他那些皇子,也都不是傻子,不会明目张胆的去欺负一个不被自己父皇喜欢的弟弟或者是哥哥,兄友弟恭那是他们必须得贴在脸上的面具。
就算是对着自己的死敌尚且是如此,更何况只是一个没有太大威胁的哥哥又或者是弟弟呢。
可有些时候,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是说只要不被人欺负,不被人苛待就算是好的了,言语上的冷暴力,行动上的漠视,有些时候的伤害会更大。
小的时候还好,每位皇子的待遇都是差不多的,顶多就是得宠的,皇上赏赐的东西会更多些,会总是被带在身边而已。
可成年开府之后,那差别可就大得让人难以想象了,得宠的不用立下什么功绩,可能就被封为亲王郡王,不得宠的就算是立下再大的功劳,那也依旧不被待见。
就比如说十三皇子,一开府就被封为了福郡王,可五皇子呢,当年开府的时候,得的不过就是个侯爷的爵位,虽然哪怕是侯爷,都要胜过这世间大多数人了。
但身为皇子,侯爷却无疑是最低的爵位了,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样都是皇子,五皇子又怎么可能会甘心呢。
那个时候的五皇子,显然还没有像是现在这样能够沉得住气,能够忍受住这样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在边疆动乱的时候,他便主动的去参了军。
一般来说,皇子参军其实是不会被允许的,皇子若是掌握了兵权那还得了了,但一来五皇子不被皇上待见,巴不得把他打发的远远的。
二来便是如今天下太平,京城附近的军队,基本上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而边疆的部队也没有那么多,再者说还有其他将军在,不可能发生什么动乱。
所以皇上也就没有反对,而五皇子这一去便是十数年,身为一个娇生惯养的皇子,他到底是怎么适应边疆那般严酷的环境。
怎么学会带兵打仗,甚至还立下了那么多功绩的,并没有人知道,人们只知道的是,即便是五皇子已经如此努力拼命,却也仍旧是讨不到皇上的欢心。
其他皇子,可能办个几件差事,就能得到皇帝的赞赏,有了一些功绩,可能就从郡王被提为了亲王,但五皇子这么多年,也不过就只得了个郡王的头衔。
而且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或者是想要警告这位皇子,或者是真的那么不待见这位五皇子,在其他皇子的封号,都是福安康荣等很好的封号时,五皇子的封号却是顺王。
顺这个字按理来说,其实也没什么太不好的,但不管是对于妃子,还是对于皇子,又或者是对于普通的大臣来说,这都不算是什么好的意头。
而也就是自那以后,五皇子显得越发的沉默严肃了起来,大多数时候都是待在边疆并不回来,即便是回来,也是默默的站在朝堂上看着并不发言。
渐渐的,不管是皇帝也好,还是朝中的众位大臣,又或者是其他几位皇子也好,都慢慢的习惯性的忽略了这位皇子的存在。
不过林如海却并没有像是他们一样,去忽视掉这位皇子,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眼光有多么好,又或者是能够预见未来,看透人心之类的。
而是当年他在翰林院做侍讲学士的时候,除了为皇帝讲学之外,更多的还是为皇子们讲学。
那个时候五皇子还未出宫开府,心思城府远没有现在这么深,而且与他的年龄也是最接近的,很多事情他自然比较容易看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qin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171章 171
不像是现在, 这位五皇子的城府是越来越深,已经把自己完全的伪装了起来, 看似一幅好像彻底认命了的无所谓样子, 但其实你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若不是这些年, 因为当初的接触,让林如海比较关注这位五皇子, 那他都不会知道,这位看似已经远离了朝廷争斗的五皇子,其实才是最有可能成为赢家的人。
要说司徒谨虽然在很多人面前都树立了自己不善结交朝臣的形象,他也确实是树立的非常成功,但其实大多数时候, 这也不是他故意的。
那些朝臣们他虽然确实没有想过刻意的去结交,可若是对方非常和善的话, 他也不至于拒人于千里之外。
只是这些朝中的大臣, 除了那几位阁老还有少数一些人之外,大多数都是惯会见风使舵的人, 皇上摆明了是不待见他,那其他人自然是巴不得离远远的。
不过这会林如海主动与他说话,司徒谨自然也不会冷着一张脸拒绝, 虽然他在军中呆惯了, 即便是脸色缓和, 也只是自己觉得,别人根本看不出来。
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严肃,但是起码的, 司徒谨自己是觉得自己的态度还是很友好的,而这自然也在话语中体现了出来。
“父皇下旨,特意召本王回京觐见,怎么,林大人在朝堂竟没听过这件事吗?”
当然,友善那只是司徒谨自己认为的,常年在军中与那些大老粗们在一起打交道,即便出身皇宫,也让他有些忘了,与这些朝臣们说话,那一个语气变化可能就会被人想上好些回。
他现在虽然并没有什么质问的口吻,又或者是嘲讽的语气,但是配上他那副严肃的神情,若是不知道的,怕是还真容易就给误会了。
而这其实也是为什么那些朝臣们,都不愿意靠近五皇子的原因之一,任谁在说一句话都得绕三个弯的环境里待久了,也不会愿意与说话比较直白的人在一起。
虽然这样其实是很舒服的,可若是舒服的久了,那你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敏锐感还有习惯性,估计也要舒服的没了。
而没有这种敏锐感,你若是皇子身份,又或者是什么比较高级的官员,比如坐到了那些阁老的位置上,再或者你就是什么御史言官一流的。
这倒是还好,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可若是你所处的位置,必须要在意下人际交往什么的,那可就糟糕透顶了。
林如海明显的就被五皇子这也不知道是嘲讽啊,还是带着什么其他意味的话给噎了一下,当然,这只是他下意识的反应。
等回忆起当年与五皇子接触过的那几次场景之后,他便很快的放平了心态,想当年,五皇子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样子,这应该并不是在针对他,可能是他想多了。
在心里面稍稍的安慰了下自己后,林如海很敏锐的便发觉了五皇子话中的不对。
照五皇子话里的意思,边疆现在还是很平稳的状态,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战争,而五皇子之所以回来,却是皇上直接下得圣旨。
这可就让人有些不解了,皇上这些年待五皇子如何,那明眼人都是能够看在眼里的,每年五皇子就连进京述职的时候,皇上都不怎么愿意接见。
怎么现在竟然还主动把五皇子给调回京来,难道是皇上终于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个儿子?
一瞬间的疑问过后,林如海便把其压在了心底,现在显然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可正当他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再与这位五皇子多交流一下的时候。
一个身穿蓝色太监服的小太监,便掀开帘子走了进来,在司徒谨还有林如海的身前行了一礼,告知他们皇上召他们觐见。
得,这皇上都传召了,那自然是什么话都不用再说了,林如海虽然又有些疑惑皇上,为什么召他与五皇子一起觐见,但还是只能顺从的跟着小太监从侧殿出去了。
其实不光是他,就连司徒谨也有些疑惑,为什么父皇召见他的时候,竟然还把林如海也给拉着一块了。
原本父皇召他进京,就已经是够让他疑惑的了,这会召见他还跟着大臣一块,这是几个意思,难道真是烦他烦到连见一面都不愿意。
可若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还要召他回京呢,心里面想着这些让人费解的问题,面上却不露分毫,这么多年的经历,早就让司徒谨练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好本领。
崇华殿乃是大周朝历代皇帝平日处理事务的地方,不管是从早朝下朝后,还是没有早朝的时候,皇帝都是在这里处理事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