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宜华长公主的语气始终能够保持冷静,没有半分的克制和掩饰。
萧樾于是相信,她是真的心如止水才能做到如今这般的冷静决绝。
一场骨肉血亲,做到这个份上,实属无奈。
萧樾的心情莫名有些萧索,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
宜华长公主又勾唇笑了笑,停顿片刻,再开口时就带了几分半真半假的揶揄语气:“这次你做的这些事……严格说来,我其实也是可以不必道谢的是吧?因为你做这一切的初衷,并不是因为我,而是我沾了别人的光?”
萧樾立刻就想到了武昙。
面对这样的一个姐姐,他无法违心的让自己伪装成毫不在意,隐约之间就带了几分愧色,深吸一口气重新迎上宜华长公主的视线道:“抱歉,皇姐。定远侯府的事……这些年你的处境不如意,那个武勖身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我也有私心,我能做到的也仅限于这个程度了,那些旧事,定远侯府的其他人都不知情也不曾参与,我想你能够明白。”
他的表情突然这样的郑重其事,反而是叫宜华长公主颇为意外的。
她怔怔的看着眼前的亲弟弟片刻,上一次见他,他还只是刚到自己肩膀那么高的小男孩儿,如今一晃隔世——
他已经成长成为一个杀伐决断有担当的真正的男人了。
“武家的那个小姑娘,确实衬得起你。”她说,一笑置之,“这世间最是难得能遇见一个能叫你真心向往,并且愿意为她做出妥协和让步的人。这样……很好了。咱们姐弟这么多年不曾见面,之前我也偶尔会想,这些年,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的无法释怀过去,今天看见你这样,也算放心了。”
她跟武昙虽然只见过一面,但那个小姑娘给她的印象却十分深刻。
小小年纪,却胆识过人,又很机灵聪明。
想来也就只有那么明艳活泼的一个小女子,才堪堪能化解了自己这亲弟弟身上的戾气,让他还能带几分热忱的来面对这世间的一切了。
一个人,坠入深渊是人间惨事,但又是何其幸运,能遇到一个人,愿意伸手再将他拉出来。
萧樾这趟来,原是因为周太后有心结,还想着能不能要宜华的一封亲笔信带回去,也算了却她的心愿了,现在宜华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就不好再开口了。
他们姐弟多年未见,想要追忆往昔,如今时光回不去,提起来就都是伤心事——
彼此之间有默契,索性就谁都没提。
说了两句南梁朝中近期发生的大事,老皇帝那边听说萧樾已经进宫,叫派了人来请。
萧樾知道他应该是要归还那几封信的,只能起身告辞,临走前又想起了什么,就又回头嘱咐宜华:“我应该不日就要启程回去了,这一次我摆了梁帝一道,只胜在出其不意,让他不得不就范,但他不会不留后手。他那里必然已经将将来废黜梁晋改立他人的遗诏拟好了,我回了大胤之后对此鞭长莫及,皇姐自己想办法……或者还是利用那位皇后娘娘的手段,务必在他将来驾崩之前将东西找出来毁掉,这样才能了却后顾之忧。”
“我心里有数。”宜华颔首,萧樾见她胸中自有成算的样子,也就不多言了。
宜华想了想,就又叫住了他,嘱咐:“晋儿那孩子我就暂时交给你了。”
“嗯!”
关于梁晋和宜华长公主之间的渊源,他始终没问,只是宜华提出要推梁晋上位时他就竭力辅助,助她达成心愿罢了。
宜华长公主自己没有孩子,据说他们共谋大事这段时间,一直是梁晋从中周旋处理其中杂事的,这也足见那小子虽然年纪不大,去非同等闲,做事已经很有些城府和手段了。
萧樾离了毓秀宫,就跟随老皇帝派来的内侍去御书房见他。
这边他才刚走没一会儿,又乔装成小太监的梁晋就泥鳅一样的钻进了毓秀宫的大门。
宜华长公主看见他,就露出一个略显无奈的笑容,叹道:“你怎么还是这样?”
梁晋看见桌上摆满了点心瓜果,一屁股坐到方才萧樾坐过的椅子上,抓起一个桃儿就啃,一边笑嘻嘻道:“过几天就要走了,后面可能几年都不能回来了,就抓紧机会多往这边跑几趟了。其实我早就过来了,不过刚好看见晟王,就只好避嫌,去附近御花园里转了一圈。”
说着,就四下打量起这间宫殿来,啧啧的道:“这地方好歹像个样子了。”
宜华长公主神色依旧淡淡的,不曾言语。
梁晋啃了两口桃子,腮帮子塞得鼓鼓的,却突然想到了什么停止了咀嚼,神情严肃又目不转睛的盯着宜华长公主的侧脸道:“我那位皇祖母也不是好人,回头我人不在皇都,娘娘您千万防着她些。”
说着,就眸子明亮一闪,嘿嘿笑道:“她要是招惹到你跟前,你不用看我面子,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反正我对他来说就是临时看到利用价值拿来抢位子的工具而已,不需要客气的。”
宜华长公主似乎也不觉得他这样说话不妥,未置可否,一直看着他啃完一个桃子,方才慢慢沉淀了眸光,正色道:“你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能为你做的也仅限于此了,这一次我们的运气不错,这机会得来不易,到了胤京,自己万事小心。”
停顿片刻,随后却是苦笑一声:“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是没什么指望了,但是你还有机会,好好活!”
她的为人虽然冷淡,但也极少有这般慎重又郑重的时候。
梁晋微微发愣,半晌,重重的点头。
皇太孙的册封大典过后的第六天,大胤的使团自皇都启程返回大胤。
------题外话------
这章写的卡死,吐血,明天终于回去可以继续刷昙子了~
第497章 自己人(一更)
胤京。
因为林彦瑶刚刚产子武青钰的两个月假期就刚好要到了,他就又上了折子,跟朝廷额外又再告假一月,想等给儿子摆完满月酒再走。
一个月的时间一纵即逝,一转眼就到了四月下旬。
定远侯前面大半年里一直风波不断,已经很久没有正经设宴了,因为眼下国丧还没过,即使有喜事也不好大肆招摇,所以即便开宴也尽量的保持低调,帖子只送了自家亲朋。
但是武青林一战成名,如今定远侯府是胤京还之内炙手可热的门户,想也知道当天会不请自来攀交情的也会有不少,提前还要多预备酒席。
林彦瑶还在月子中,不能主事,钱管家回老家去安置陆媛,还没有赶回来,这十多天就是武昙带着大小一堆管事在张罗,忙的脚不沾地。
她写了信去给萧樾,不过一时兴起,转头忙起来,并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也没当回事。
武家这一辈的子弟取名从“元”,武青钰给儿子取名武元琪。
武昙很忙,霍芸好也很忙,不过因为她捐银是以充南境军饷的名义,再加上有些财物存放在侯府需要清点归置,这一月之内和武青林之间就免不了来往了几次。
不过都是因为公事,也还是尽量注意避嫌,叫下人的传信的时候多,一直到琪哥儿满月酒的前几日,她终于核对好银两和银票,一大早带着准备的几份礼物来了武家。
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她身体紧绷,一直将腰杆儿挺得笔直。
一开始南栀并没有在意,可是走了半路也不见她说一句话,这才发觉不对劲,盯着她狐疑道:“小姐,您……怎么了?昨天不是已经提前送信给侯爷说好了今天过去么?”
“我知道……”霍芸好敷衍着想要露出一个笑容,却发现自己太过紧张了,以至于面部表情都调动不起来。
她和武昙还有武青林之间都有来往,可这却是第一次进武家的门。
本来也有想过,要么就再拖一拖好了,可她今天要将凑好的银子和银票正式送去户部入账,本来昨天叫人来给武青林送信是让他帮忙把存放在武家的那部分现银准备好,她一早叫人来取,可武青林却说他今天陪她一起去户部做交接,让她一早直接过来,两人从侯府一起走。
和户部交涉这么一大笔银子,不是寻常小事,霍芸好一个姑娘家,她虽然不怕事儿,但心里也是相当有压力的,武青林说陪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