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策之嫡后难养(633)

“孙女儿也不想听这些糟乱的事,可是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难免也要听上几耳朵啊!”武昙笑嘻嘻道,搂着老夫人的胳膊挨着她在暖阁的炕上坐了,趁着饭菜没上桌,就好奇的追问:“祖母,有件事我没太想明白,平日里也没听说过薛家夫人是个母老虎啊,虽说那位薛大人做的事确实令人不齿,可是她这么闹,最后薛家整个查抄了,就算不为着薛大人,她也不管自己和家中子女了么?”

这些事,萧樾应该最清楚。

那位薛夫人按理说就是知道了薛文景和庆阳长公主的事,也只会装聋作哑,毕竟去捉当朝公主的奸,谁知道皇家会不会为了遮丑把她给灭了口。

萧樾既然能煽动了她去闹,其中应该还是有别的内情的。

老夫人本来是觉得这些事情太不堪,可看她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就也不忍心扫兴,便叹了口气道:“那位薛大人是寒门出身,薛夫人常氏则是商贾人家的女儿,家境富庶,本来将女儿许配给他就是看中了他的才华,觉得他有登科的可能,后来姓薛的果然不负众望中了进士做了官,并且这十多年仕途也颇为顺畅,一路做到了礼部侍郎……本来夫妻两个互相扶持也算相得益彰,可常氏早年生了个女儿之后就再一直无出,薛家纳了几房妾室之后,倒是枝繁叶茂,家族鼎盛。那薛夫人多少有点心里不舒服,薛家老太太又非要将宠妾的儿子记在常氏名下,却又不肯把孩子抱过去给她养。这样日积月累的下来,常氏和常家自然是不肯的……妾室养着的儿子,将来继承了家业,没半点生养情分的嫡母能得什么好?现在一纸合离书,哪怕是休书,拿了走出薛家门,下场未必会比将来更凄惨的。”

别说官宦人家,就是普通的富庶人家,都免不了有几房妾室和庶出的子女的,大家关起门来,对外都是和和气气的体面人家,其中的龌龊和恶心真的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武昙略有些唏嘘,又问:“诶?那常氏的女儿呢?祖母不是说她还有个女儿么?”

老夫人摸摸她的头发,就笑了:“常氏也算是个有打算的了,许是早就看出来了自己在薛家的日子不得善终,早早的就将女儿嫁给了娘家侄子。她那两个兄弟既然肯替她出头,想必就是好的,现在即便薛家获罪没落了,也不会因此苛待了亲外甥女。”

老夫人说着,就也难免感慨起来,看着她,慈爱道:“做父母的都是这样的心思,自己怎样都能熬,总归是要替亲生的骨肉打算长远了,等你以后长大了就懂了。”

“是啊!亲骨肉的情分,总是与旁人不同的!”武昙心不在焉的附和了一句,不免想到了武勋的偏心和孟氏那夜的咒骂,眸光就闪烁不定的动了动。

不过随后就飞快的掩饰住了。

此时。宫里。

庆阳长公主府的事情折腾了一晚上,萧昀和赵贤妃是天亮才回的宫。

临安公主是在灵堂替皇帝守灵到四更天跟着宫里的其他嫔妃和皇子公主们一起回的后宫,进了宫门就罚叶竹跪在了院子里。

赵贤妃被萧樾带走了,她心里始终不得安生,一面不住的在殿内踱着步子,一面又不住的朝外面张望。

眼见着天一点一点的亮了,眼睛都熬红了,这才看赵贤妃一脸疲惫的由祁姑姑扶着从宫外进来。

“母妃!”临安公主终于松了口气,见对方上下齐整只是看上去脸色不怎么好,就彻底放了心,露出一个欣喜的笑容。

赵贤妃看一眼跪在院子里的叶竹,却是不由的皱眉顿住了脚步。

临安公主快跑过来,见状,就也微微沉下脸来,叱问道:“想清楚了没有?”

虽然这两天气温有所回升,但毕竟是冬天了,就算穿的厚实,一两个时辰跪下来,叶竹也脸色青紫,嘴唇发抖,闻言就是眼眶一热,磕了个头道:“奴婢知错了!奴婢就是……就是心疼公主,当时才一时头脑发热。而且奴婢也不是凭空捏造的,那簪子……确实是武家二小姐的。他们家跟咱们非亲非故的,凭什么还要求咱们替她遮掩,甚至出面相护?”

萧昀有意撮合武青林和郑家的女儿,叶竹确实是气不过,凭什么一个臣子的女儿把自家公主给比下去了?

当时也是一时义愤,就起了报复武家人的心思。

临安公主心里一酸,同时脸上却难堪起来,小声的又再呵斥:“以后不准再这么想了,传出去反而更成了我小心眼容不得人了,定远侯府确实和我们非亲非故,可……到底也不是仇人,你针对人家做什么?我念你是初犯,这次就算了,不要再有下一次了。”

“是!”叶竹带着哭腔应了。

临安公主到底是心软,弯身将她扶起来:“下去休息吧,喝点热汤暖一暖。”

“奴婢没事,是奴婢莽撞了,当时没想的太周全,以后不会了!”叶竹抹了把眼泪,然后才屈膝福了福,转身退下了。

赵贤妃带着临安公主回到殿内,当时便虚脱一样,一屁股瘫在了椅子上。

虽然今天倒霉的是庆阳长公主母女,可是这一场白戏看下来,一开始她还觉得有几分解气,到最后居然就生出几分兔死狐悲的寒意来……

再想想前夜她们母女对武昙落井下石的事,只要想到萧樾那个明明带了丝笑容却目光冰凉的样子就一阵手脚发凉。

就这样,赵贤妃回宫就直接高烧病下了。

与此同时,远在元洲城的武青林也在一场风雪之后接到了宫中内官亲自送来的萧昀的亲笔旨意——

为他指婚的旨意!

第377章 老丈人看女婿?(一更)

因为是国丧期间,正式赐婚的圣旨就没好往郑、武两家送。

但提前告知当事人,也就等于是定了此事,也在于告诫两家不要再另外去议亲了。

彼时郑修已经入主军营主事了,是给两家赐婚,这道旨意就是他陪着武青林一起在帅帐外面接的,同时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军营。

郑修叫了人送传旨的内官回城里去安顿招待,他和武青林两人亲自将人送出了军营才又一路往回走。

两个人的面色都很平静,没有特别的抵触……

当然,也没有即将办喜事的喜悦。

走到半途,郑修就将身边的人打发了。

武青林也使了个眼色让木松暂避,然后也没等郑修开口就主动郑重的一拱手道:“郑将军来了此处数日,想必也有所耳闻,我们武家因为在一些私事上出了差错,我父亲此次被传召回京,说是奔丧,实则当是因为这桩事惹了太子殿下的不快,殿下想要惩戒,却又碍于武家的世代功勋,给我们留了体面,这才借由陛下的丧事做了由头。现在殿下派郑将军来接手了南境军营,也应该是有心革除我父亲的军务,由您取代。现在,这道赐婚的旨意颁下来,自然也是别有用意的,一则将咱们两家绑在一起,借以安抚军中我父亲的那些旧部,二则……有了这重关系在这里,我也会更加配合您接管军中事务…”

他没有绕任何的圈子,直接就将所有的事都对郑修和盘托出了。

郑修自是意外非常,中途几次张嘴,想说话,一来不知道说些什么,二来武青林也没给他机会。

直到——

武青林说完。

郑修屏住了呼吸良久,这才不免神色复杂的微微吸进一口气,问道:“这些事……”

萧昀将他视为心腹,又希望他能完全接手并且稳住南方边境的局面,所以之前传召他回京的时候,有些话,虽然没有说的特别直白,但明里暗里却都提示过他的。

真实的情形——

确实和武青林现在猜测的完全吻合。

武家父子驻守南境三代人,数十年,他们的血汗都洒在这里。

且不管萧昀的理由如何正当,但是出于人之常情,他们父子手里的兵权突然被夺……

郑修推己及人,也觉得这样的事对武家父子来说是很难毫无怨言的接受的。

可这毕竟又是储君的旨意,历来武将都比文臣更容易引起天家猜忌,按理说,越是心里有怨言,这武青林就越是应该隐藏起来,不该将这些事情说出来……

这一点,他在京城见到武勋的时候,武勋就表现的很好!

可偏偏——

现在武青林就是毫不避讳的将这话都当面说出来了!

叶阳岚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