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策之嫡后难养(619)

两个儿子姑且还好,但只要想起两个女儿的遭遇和现状,孟氏就心如刀绞,又抱着钱妈妈哭了起来。

这边武青雪带着书容往厨房去,几个月来头一次走出那个院子,虽然迎面吹过来的冷风刺骨,书容也是觉得难得的畅快。

她扶着武青雪一路往前走,小心翼翼的,左右观察了半天,却是突然止了步子,拉着武青雪的手给跪下了:“大小姐,求您救救奴婢吧!奴婢……奴婢想留在府里服侍您……”

狂风肆虐,武昙听孟氏一番哭诉之后就知道后面也不会再有什么要紧话,就没等武青雪回来便带着青瓷先走了。

这一夜,天气突变,黎明时分就纷纷扬扬的下起了雪来,只一刻钟的工夫,整个京城就被大雪笼罩,白茫茫的一片。

因为雪天路滑,宫里的车驾就来得晚了些。

武昙去老夫人那的时候特意从南院附近绕了一下路,正好看见孟氏母女在惜别。

书容站在了武青雪的身后,孟氏身边扶着她的换了个眼生的丫头。

武昙的目光略一凝滞,杏子就连忙解释:“好像是大小姐从元洲带回来的丫头,叫小玉的。当时大小姐出嫁的时候,因为山高路远,带过去的只有钱妈妈和两个大丫头,那俩丫头说是在那边都许了人家,这趟就没跟着回来,这个丫头原来不是咱们家的。”

正说着话,那边钱妈妈却突然激动的给孟氏跪下了:“夫人,要不您还是让奴婢跟过去服侍您吧?那地方那么偏僻,奴婢实在是不放心。”

“起来!”孟氏强行将她拽起来,脸上没什么表情的道:“你照顾好雪儿就算对我尽心了。”

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转身先走了。

青瓷问武昙:“清黎庵要叫人去盯着么?”

武昙摇了摇头,眸中闪过狡黠的一抹光亮:“不用!守株待兔太费精力了,我有别的办法,这几天你多问问雷鸣那边,看我大哥究竟何时能回来,我好酌情安排后面的事。”

她转而去了老夫人处,一起用膳之后仍是按部就班的进宫。

这场风雪一直持续了三四日,断断续续的下,而在这期间京城勋贵圈子里又一个消息不胫而走——

太子殿下亲自撮合,给定远侯世子武青林和江北道都督郑修独女郑兰衿赐了婚!

第369章 七少躺枪,有贼!(一更)

萧昀还没有正式登基为帝,可是他颁下来的旨意虽不是圣旨,也一样是不能轻易驳斥的。

因为还在国丧期间,这事就还不能明着拿出来说,不过背地里却多有议论的,就连杨妈妈过来给林彦瑶送东西的时候还问了一嗓子。

只不过外面的人好奇的紧又议论纷纷,武家内宅之中对待此事却还相对平静。

武勋提前给老夫人通了气,武青钰夫妻俩自认为对兄长的婚事无权置喙,就只随遇而安的等着看结果,至于武昙——

则是提前从萧樾那听了小道消息的。

阖府上下,就一个武青雪十分的不屑:“定远侯府的世子夫人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得的,一个武夫的女儿,就怕她无福消受!”

这几日她倒是听了孟氏的告诫,安安分分的缩在允阑轩里不出门,这时候也是只是坚信武勋一定会解决掉武青林,不会让定远侯府落到武昙兄妹的手上。

所以——

不管太子是有意把谁指给武青林做妻子,她其实也不是十分抵触和在意。

只要武青林没了,管她是哪家的女儿呢,有什么用!

这日天放了晴,傍晚出宫的时候就连宁国公府的周老夫人都忍不住的问起老夫人这件事。

老夫人只道武家没还没有接到正式下达的旨意给搪塞了过去,但回来的路上明显是多了几分心事。

坐着宫里派下来的马车,跟车的都是内务府拨出来的人,在马车上武昙也尽量谨慎的不多言,防着隔墙有耳,等回了侯府,祖孙两个坐在老夫人那暖阁里等着传膳的时候她才试探着开口:“祖母是在想我大哥的婚事么?您怕那位郑家小姐人不好?”

老夫人叹了口气:“你大哥那脾气你是知道的,看着温和谦逊,实际上那性子却是拧得很,以前宫里的婚事他都敢当面驳回,这一次……又给咱们来了个赶鸭子上架……虽说各家的父母长辈考量婚事也不会由着你们这些小辈的任性胡来,可家里挑媳妇总会综合人品家世的权衡,那是要设身处地的为咱们自己家里考虑人选的,这天家赐婚可不一样……只图着给朝廷笼络人心、平衡关系了,哪里会管那姑娘到底合不合适做咱们武家的媳妇儿。”

在娶孙媳妇这件事上,武昙其实是很有点同情老夫人的,她这几个孙子孙女的婚事——

居然算到现在,没有一件是顺着她的心意来的。

武青雪的婚事是武勋定的,武青琼是宫里直接赐婚,武青钰和林彦瑶是先斩后奏,逼着老夫人认下的,而她跟萧樾就更别提了,也是让老夫人操碎了心。

现在武青林拖来拖去,中间生了无数的枝节,不想最后居然还是栽在了皇家的手里。

老夫人一筹莫展,武昙略斟酌了一下就跳下炕,挪到老夫人一侧挨着她坐了,这才又问道:“前几天我从您这出去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好像父亲那时候就有跟您提过这件事吧,父亲是怎么说的?”

老夫人原是不该把这种事跟她一个小姑娘说的,可身边没个能商量事的人,憋在心里也不舒服,索性也就说了:“你父亲也是知道你大哥那个脾气的,当时太子跟他提,只是询问,并没有说会强行降旨,你父亲跟我说,也是告诉我有这么回事,让我心里有数,谁曾想……我也不是眼高手低随便数落人家的姑娘不好,只是那郑家不是咱们京城里头知根知底的人家,这一点谱儿也没有就这么定了个孙媳妇儿,还是将来要掌家的主母人选……万一要是个不顶事的或是搅家精,这偌大大的一座侯府要怎么撑起来……我这心里头不太平呢。”

武昙闻言,就抿着嘴偷笑打趣:“祖母您这就不对了,您看看您这三个孙女儿,个顶个的都不是良媳人选,你还是一个接着一个张罗着嫁?合着就只准咱们侯府的姑娘嫁出去祸害别人家,别人家的姑娘要进咱们家门的时候就要挑挑拣拣了?您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你这丫头,还消遣起祖母来了!”老夫人听她口无遮拦,就伸手打了她一下,佯怒道:“合着我护短还护错了?你的婚事将来还用不用我去跟你父亲说了?”

武昙搂着她的胳膊,没心没肺的笑。

她跟萧樾的事,自然不必等着看武勋的脸色,只是这件事她也不会告诉老夫人,搂着老夫人撒了会儿娇,就贼兮兮的道:“祖母你要真的担心这门婚事不妥,过几天不妨找个机会先见见那位郑家小姐……”

老夫人听得一愣,随后意识到了什么,不由的转头看向她。

武昙这才不再卖关子,继续道:“我听说太子殿下一并降下的恩旨,在这胤京里赐了一所宅子作为将军府,不日郑家夫人就会带着家人举家迁过来了。”

老夫人立刻就明白过来:“这消息是晟王透露给你的?”

“嗯!”武昙大方的承认了,“郑家的祖籍本来就在江北,早些年郑将军来京谋职,在禁卫营和御林军都呆过,后来有一年西边匪患,他作为副将被派去剿匪,立了功,得到了擢升,又熬了几年,八年前被放回了江北道,五年前晋升为江北道都督。他家里也只有一房夫人,并无妾室,膝下一共两子一女。郑将军虽然骁勇善战,但两个儿子都没有承其衣钵,长子痴迷医术,一心钻研,就进了他军中做医官,次子一心要考科举,不过资质一般,前两年才考了秀才,今年的春闱他也下场了,可是没中,还在继续苦读。这一家子虽然并非勋贵人家出身,但是一家人勤勤恳恳,家风当是相当不错的。”

老夫人聚精会神的听着她说,可她说到这里居然就故意打住了。

老夫人急了,瞪过来一眼。

武昙忍俊不禁起来,笑过了才又故意重重的叹了口气道:“郑家的儿子全都弃武从文了,偏就女儿巾帼不让须眉,是个喜欢舞枪弄棒的。那位郑家姑娘么……按照祖母您挑孙媳妇和咱们侯府挑当家主母的标准去挑,肯定是要失望的。”

叶阳岚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