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朝,梁政清面上显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疲累来,可能连他自己也未曾想到原来自己缺乏关心的皇儿有一天竟然会这么怨恨自己。
怨恨到想要他性命的地步。
周寻看见梁宣走了,跟上去。
他想事情很认真,周寻跟了一路他都没反应。
“他的事情你是怎么知晓的?”梁宣停下来问他。
其实早在常以宁向梁政清提起要去围猎,周寻就觉得事出有因留了个心眼。
那一日去围猎,周寻是进了猎场不错,可是他事先让周随等在营地外叮嘱了一番:“此次围猎很突然,事有蹊跷。恐怕有人瞅准了这次机会想要做手脚。你带着另外几个人在围场四处出口,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
也是因为他这般提前的筹谋布局,才正好抓到了那一日匆匆要逃走的人。
但是方才大殿之上的却并不是当日他们抓到的人,而是天牢中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
作恶多端之人。
那猎户生活困苦,很是可怜。周寻仔细斟酌一番还是放过了,转而和周随去了天牢中选了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他那时已经因为各种牢狱中的严刑拷打而变得面目全非了。
也正是因此才方便掩藏他的真实身份让他帮猎户顶罪。
猎户不知是无心之过,而顶罪之人是心甘情愿想让周寻帮着给他个痛快。
总好过他在牢狱中受百般折磨。
只是真正身份一事便没必要再同梁宣细说了。
“周寻,你和他们不同。我想姑且一试,试着和你站在一条线上。”
梁宣说出这句话来,周寻就知道,自己这一次的谋划成功了。
从一开始对六殿下下手,到现在梁宣主动同他为盟。
皆在他掌控意料之中,为何拿积怨已久的六皇子开刀,也是因为他知晓梁宣开始担忧了,他害怕每一个可能在以后威胁到他地位和身份的人。
从他装疯卖傻,愚笨蛰伏的时候,他早就不愿意再只是一个平庸的皇子了。
而周寻愿意帮他,是因为梁宣能护他。
……
回府的路上,周寻乘了马车。
锦书自伤势逐渐好转,又因为册封公主的缘故顺理成章被接回了宫中。
没了锦书在府上,周寻又开始觉着这回府变成了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最要紧的永远是只消在心里搜肠刮肚找各种借口和理由去后宫寻锦书瞧她。
到底是后宫,不可随意让外臣男子出入,周寻也不好多去。
马车忽然停下来,车夫对着马车唤了一声:“公子,前面儿过不去了。”
周寻:“罢了,那就下来走吧。”
于是下了马车,这才发现原是有群人在闹事,几个壮汉围着个小少年,对他拳打脚踢。
周寻从人群围着的空隙中隐约看见那孩子将自己缩起来抱成一团,不回话也不还手。
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任由他们对自己一边言语侮辱一边拳打脚踢。
有人踢翻了他面前的破碗,少年听到声音顶着他们的拳脚将碗抱在怀里护住。
他不愿意看见这些,也向来见不得这些。
瞧了两眼就要走开,才走了没几步又退回去,拨开人群。
周随知晓他的意思,帮他把另外几个人拦住,周寻便将孩子扶起来。
孩子先是看着自己怀中的碗,然后再恶狠狠的瞪着方才打他的那伙人。
“嘿,你还敢瞪我们?”说着就撸起袖子又要上前。
周随直接抽出剑鞘中的剑,那几个人气势顿时熄灭了一些,还是不服输道:“别以为仗着人给你撑腰你就……你就……”
但话还没说完,身旁的人拉了拉他,指了指周寻悄声:“这个人我曾远远见过一眼的,是公子周,算了吧?”
果然,一听到“公子周”这个名号几个人顿时面色白了几分,一下子行了个礼就匆匆离开了。
“为什么不还手?”
孩子抱着碗,没有感激,眼神里只有戒备:“还手?还手他们只会更凶狠的打我,只有做出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他们觉得无趣,才会早些收手。”
周寻:“你一个人?”
孩子晃了一下手中的碗:“还有这破碗,没了它我就没法儿吃饭了。”
“要跟我走吗?”
那孩子也是一双眼睛很好看,周寻本不是喜欢多管闲事的人,只是见到他被羞辱被拳打脚踢,忽然又觉得不该置之不理。
孩子没说话,周寻以为他是不愿,从银袋中掏出银两准备给他让他自己珍重。
那孩子眼疾手快一把从他手中抢过了银袋,笑嘻嘻道:“走,当然跟你走。”
“你就不怕我是坏人将你带走卖了?”
孩子一边眉毛高高挑起,觉得他说出这句话很怪异一般用狐疑的目光看着他:“有那些每日来变着法儿羞辱我打我的人坏吗?”
周寻摇摇头,语气故作轻松:“那倒没有。”
孩子拍拍身上的灰:“那就比在这里等死强。”
周寻看着他走了,也招呼了阿随一同走。
不远处几人身后,方才拳打脚踢那个孩子的几个壮汉围着一个人:“大人,可还满意?”
那人微微勾起唇角:满意。
满意于想不到周寻这么轻易就将人带走了。
没白白枉费他费心演了一场戏给他看。
作者有话要说:宝贝们看文愉快>3
第91章 与君离别
下人们见周寻突然带回来一个小孩子, 都满是惊讶:公子喜欢动物什么的也就罢了, 怎么现在还喜欢上小孩儿了?
周随轻咳两声:“这是公子从外头带回来的小孩,身世坎坷,公子于心不忍才将他带回来。”
众人便围着小孩打量起来,直将他在众人面前围在中间外边儿成了一个圈儿, 越看越觉得这孩子很是喜人, 便开始动手去捏捏他的脸或摸摸他的头。
都被孩子的手一一毫不留情的给拂开。
下人咂摸着嘴:“公子您瞧瞧, 这孩子模样长得多俊哪,和您一样好看。”
周寻将人看了看没附和也没否认。
孩子从众人中挤开凑到周寻身边,下人又开始笑着:“这孩子唯独就和我们公子亲近呢。”
周寻觉着总这么叫孩子不行,于是想着给人起一个名字,但他想不到特别好的。
孩子跑过来, 很会识人眼色。
周寻懒懒道:“小孩,我给你起个名字吧。”
可小孩嗤之以鼻,似乎并不稀罕, 只道:“我有名字的。我叫常安。”
长安?
这名字不错,寓意也挺好, 免得他再费心起一个了:“就这么用着吧, 这名字挺好。”
见周寻起身要走。常安开始耍起无赖来, 抱住他的腿不让人走。
“怎么?”
常安一边不住摇头一边命令他:“你不准走,你不是公子吗?是你要带我回来的, 我想读书。”
“为什么想读书?”
常安:“读了书就能当大官挣好多好多银两,不愁吃穿,再没人敢欺负。”
“可是当了官, 也得是臣子,也得听别人的,还是有很多无奈。”
常安松开他,两手抱着臂:“那也总好过四处流浪,漂泊无依。至少还有饱饭吃,有人伺候。”
这一番话,像极了他年少时的想法,就像他那时会说的一样。
他看到常安,就看到了那时的那个周寻一样,站在他面前和现在的他说话。
他背过身还是要走的样子,常安又开始拽住他:“不是你带我回来的吗?怎的连读书也不许!”
可是周寻吩咐下去:“带他去沐浴干净换身衣裳到我的书房来。”
下人应了好带着他就要走,可是常安不乐意非赖在那儿最后大有一番撒泼打滚的架势。
这是周寻头一次因为不在朝堂上的人头疼,还是个小毛孩。
“你先起来,我是让他们带你去沐浴更衣,难不成你要这副样子去读书?”
常安低下头看了看自己身上,觉得的确很不妥,这才跟着人走了,还是一步三回头的那种。
待常安终于沐浴更衣后被领着进了周寻的书房。
周寻一手背后一手运笔临帖。
常安走过去自顾自凑近看,最后看着人拿左手写字且写得十分歪斜,嘴角不禁抽了抽:“我以为,郧都颇负盛名的人会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没承想这字……”
即便他没有直白的说出来,但仅仅是他的表情,已经足够让周寻从其中读到他的一言难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