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人走茶凉+番外(117)

作者:玉修奈何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雁十三拉着薛沉吟坐在青石上,“吟哥儿,你今后的打算是什么?”

薛沉吟:“读书科考,入朝为官,为君王分担,为百姓做实事,两袖清风清名传世。”

啊!这教科书式的回答!真是莫名的让人倍感熟悉和心酸呢!

就如同现代的那些大人跟孩子说的“你要读书”的原因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这里的选择只有一种。

“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雁十三问他:“你能确定这是你的志向吗?”

“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官光宗耀祖名留青史吗?”薛沉吟反问雁十三:“不然,逼着我们读书是为了做什么?”

这话说的好有道理!

孩子从一开始就被大人送到学院读书,从未有几个人问过孩子愿不愿意读书,愿不愿意被大人像压着囚犯一样压着去读书。扪心自问,有几个大人问过?

尽管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很多人的行为方式却是错的。大部分的家长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他们没有教过孩子为什么要读书,也没有教过读书读完了他们的路要怎么走。

他们只知道让孩子读书,似乎在他们眼中,只有书读好了,未来才能有出路一样。只有把书读好了,未来才能活的体面不受累一样。

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你不读书还能做什么?”

这话说的这些孩子除了读书就是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废物一样,说的他们除了拿得起书笔就什么都不行了一样。

中国式的教育就是一昧的否认孩子,孩子考了九十八,他们大多数都是“为什么只考了九十八”“为什么粗心大意的把那两分丢了”等等。他们希望孩子优秀,却总是在否认孩子的优秀,鸡蛋里挑骨头一样,把孩子的有点弱化,将那些缺点放大。

就好像,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都好,自家孩子怎样怎样都不好。

别人家的孩子顽皮是机敏聪慧脑筋好,自己家的孩子就是闹腾不做实事就会捣乱。

别人家的孩子沉默是安静沉稳乖巧懂事,自己家的孩子就是呆愣没生气不会做人。

很多时候,孩子未来的成长方向与大人的评价行为与密不可分,因为大人们的话在孩子还很小甚至是不记事的年纪时就烙刻在了孩子们的潜意识之中,然后在日后大人们的一言一语中逐渐加深映象,潜移默化之下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思想、性格、成长。

可以说:一个成长失败的孩子必将有一个失败的父母。但一对失败的父母不一定会教出一个失败的孩子。

成功的孩子的家庭都有不同之处,失败的孩子的家庭都有相同之处。

注意、关怀且以诚挚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的态度看待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成长中的根本之根本。而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严与爱相结合,鼓励永远比恐吓、哄骗和打骂对孩子的未来的教育成长更有效果。

要清楚,孩子不是耕地的牛,一定要挥使鞭子鞭策着前进。鞭子不会让孩子成长前进,却一定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损毁孩子的自我认知程度,并且在心灵的最深处种下抹不去的阴影:畏缩、怯懦、暴戾、虚伪及仇视人类和这个世界。

脑中思绪万千,而在薛沉吟眼中,雁十三只不过是沉默了几秒。

“吟哥儿,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书。”雁十三莞尔,道:“这个问题你应该问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才能给一个完整答案。别人说的终究是别人说的,你会下意识不认同,挑错漏和找不对,只有你自己想出来的答案你无从辩解,你才能信服。再说了,这辈子要怎么过是你自个说了算的,别人不能替你做决定一辈子不是。”

别人告诉的答案,跟自己想出来的答案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自己想出来的答案才是最完美的,而别人的答案永远都是不完美的。

“雁哥儿,你呐?你一开始是为什么坚持读书?”薛沉吟拿着一根树枝,低头逗弄着一只背着死苍蝇在他手中跌跌撞撞的黑色蚂蚁。

那只蚂蚁无论转几次头,往什么方向走,薛沉吟手里的木棍都会一次又一次的挡在它的面前阻止它继续前进。它跌跌撞撞,负重前行,与人类又何尝不同?

谁活在这世间不是这样?背着一座自己看不见的山,被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阻挡前行的路,在原地跌跌撞撞兜兜转转来来回回数次却未曾放弃,哪怕只有一点点虚无缥缈的希望也要拼命的抓住,让那点希望成为自己背负着走下去的信念。

不然,要怎么样呢?能怎么样呢?

如果没有那一点的虚无缥缈,谁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崩溃?谁想尝试崩溃的滋味?没有谁想尝试这种滋味。

崩溃,这个词一听就让人压抑胆寒和恐惧。

而在这个世界上,更不会有什么会比“崩溃”二字更可怕。

“因为它们的独特。”雁十三对薛沉吟说:“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有存在的独特的意义与解释。它们组合在一起,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含义,而这世间也不会有比这些更特殊更独一无二的存在。就如同这世间万物一样,没有什么是完全相同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你是,我是;飞过的蝴蝶是,落下的树叶是;天上的云彩是,河里的水滴是。”

“我读书不是为了功名,是为了‘字’。朝代的更迭,战火的硝烟从未让它们像其他的存在一样在世间消磨殆尽。它们是世间唯一,将永远流传于世,千古不朽。”

“这样么?”薛沉吟手上的动作一愣,那只被他戏弄的蚂蚁趁着这难得的机会,背着那只苍蝇的尸体逃离了这里。

终有机会的,有那个走出去的机会。哪怕身上背负着看不见的山,哪怕被玩弄于鼓掌之间,也终有一天会逃离的。只要心中有那个信念,有点耐心,再等等,再咬牙熬一熬,就一定能走出去的。

“就是这样的。”雁十三伸手,将薛沉吟散落耳边的碎发替他别在耳后,笑的温柔:“我看到‘字’的第一眼,就知道我求的未来是怎样的。参加科考,是为了替父亲申冤,入朝为官,是为了黎民百姓。但读书,是我对‘字’的眷恋。”

一撇一捺一横一竖都有与众不同的意义,每一个字里都包含了一份情义。

这是原主对‘字’的感情,世间独一。

雁十三见过不少恋物癖,他们恋这恋那,恋墙恋书,恋字这还是头一份。

而原主的爱如他这个人一样的静默而深沉,就是最后他痴傻了,也时常抱着一本书不放手,所有人都以为他是想读书,好为了给父亲申冤,却无人知,他抱着的那本书不是书,而是他幼年时练字的字帖。里面的每一个字他都写过,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他是珍宝,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曾是他感情的宣泄。

为什么原主的字匠气有余,灵气不足?

是因为原主爱‘字’,因为爱,所以小心翼翼。他怕自己将字写毁了,所以他宁可将字写的一笔一画规规矩矩,也不愿龙飞凤舞的写,因为这样写字,会在无意间洒出墨汁在纸上晕开,在原主看来,这就是将字写毁了。

毁了,他会疯的。

或许很多人都喜欢规规矩矩漂漂亮亮的字,但写错了大不了重写,更多人在意的是书面的整洁和字迹的规范,他们喜欢的是整洁和规矩,不是字。

所以,原主的爱无人懂,而他注定孤独。

第99章 第九十五章:微尘里,爱与憎(13)

“我看到‘字’的第一眼,就知道我求的未来是怎样的。参加科考,是为了替父亲申冤,入朝为官,是为了黎民百姓。但读书,是我对‘字’的眷恋。”

薛沉吟听完雁十三的回答,道:“对‘字’的眷恋的意思是,雁哥儿只是为了识字写字而读书。”

“嗯。还有了解‘字’存在的意义和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感情。”雁十三笑着摸了摸薛沉吟的脑袋,却让薛沉吟拍了下来。

薛沉吟一本正经的对雁十三说:“雁哥儿我不是孩子了!你不要总是摸我的头。”

雁十三目光幽幽的看着薛沉吟,在薛沉吟被雁十三看的浑身都起鸡皮疙瘩要炸毛之前开了口:“吟哥儿,你今年几岁了?”

“虚岁十三。”薛沉吟咽了咽口水,总觉得这个样子的雁哥儿好可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