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消息:明君值+10,+20,+30……】
赵昭终于没忍住,脸色一黑,怎么还是等差数列,依次递增?
不过想着迟早能把昏君值赚回来,赵昭暂且忍下这口气。
赵昭的目光扫了一遍这些真情实感认为她是明君的臣子们,阴森森地笑了一下,语带深意道:“答应了可就不能反悔了,否则就是欺君。”
翰林进士们和女官们步调想法都很一致,各个信誓旦旦地和赵昭立下军令状:“臣等绝不反悔,若是反悔,提头来见。”
赵昭看着这些白白胖胖的翰林进士们和纤柔端庄的女官们,一双桃花眼微弯,鱼儿上钩了。
赵昭心中给他们提前点了根蜡烛,啧啧感叹:你们可真是想得太简单了,一看就是没有真正接触过人间疾苦。
赵昭并不奇怪这些朝堂新人们看不出来这些旨意背后的一个个大坑,女官们不必说,推举制度下能当官的都是世家官宦出身,实打实考上来的进士们就算有寒门出身,可相较于那些连书都读不起,真正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户们,至少也是有点闲钱的富农了。
他们以为寡人免费让贫困百姓的孩子入读,是一桩仁政,百姓们一定会和他们一样感激涕零。哪里需要强制,怕是巴巴地就把孩子送来学堂了。
但是,赵昭看过锦衣卫们送上来的密报,知道情况远非这些朝堂新人们想象得那样乐观。
农户家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帮着干农活,哪里有空去读书,寡人强制让他们去念书,对于这些农户而言,并非仁政而是苛政才是。
赵昭看得很清楚,强制那些孩子们读书,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崔暄十分主动地说道:“陛下,臣请命,愿意作为第一批前去的五人之一。半个月的时间太短了,能够教授的东西太少了,臣愿意在那里待一个月。”
赵昭看着主动请命,还想延长去农村支教时间的崔暄,一脸不忍,她可是天天都要沐浴更衣的世家女,半个月还不够吗?居然想不开要把受苦时间翻个倍。
赵昭冷酷无情只有昏君值的心里竟有些愧疚,但身体很诚实地说道:“没问题,就如崔爱卿所言,其他人的想法呢?”
赵昭看着主动挖坑,又主动跳进去的崔暄,往坑里多扔了点土,还想把其他站在坑外的臣子一起踹了进去。
对臣子的愧疚能有昏君值重要吗?必须不能呀。
陛下都这么问了,其他人当然没想法:“陛下,臣等也觉得一个月的时间最为合适。”
赵昭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十分欣慰地说道:“诸位爱卿果然没有让寡人失望,那就所有人一个月轮换一次。”
给自己的大臣们挖坑,寡人是专业的。
作者有话要说:赵昭:挖坑,寡人是专业的
大臣们:背刺,臣等也是专业的。互相伤害,来呀~
今天还有两更哦,周五周六日万
经过修文找灵感(64章节大修2000字变成了3500,78章节加了两百字)外加手画大纲树状图,感觉状态回来了一点,但还没回到之前写得很顺畅的那种感觉。
小天使,在评论区告诉作者菌,今天写的比昨天进步了咩,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但自我感觉很良好哈哈哈哈
如果不是的话,小天使们快打醒我
谢谢以下读者小可爱的营养液,比心心~有个小天使的昵称后台没显示出来,来认领一下哦
读者“天使也腹黑”,灌溉营养液 +9 2020-03-12 11:36:37
读者“”,灌溉营养液 +5 2020-03-12 09:23:34(小可爱你是谁?叫什么呀)
读者“冰淋凤舞”,灌溉营养液 +5 2020-03-12 00:53:04
读者“窝是熊萌”,灌溉营养液 +1 2020-03-12 00:36:40
读者“何风木瓜”,灌溉营养液 +10 2020-03-11 23:53:12
读者“”,灌溉营养液 +6 2020-03-11 21:49:48(这个小天使又是谁?后台名字显示不出来)
读者“火炎焱燚”,灌溉营养液 +10 2020-03-11 19:34:48
读者“想吃猫的鱼”,灌溉营养液 +11 2020-03-11 17:57:18
读者“浮生一梦”,灌溉营养液 +1 2020-03-11 14:51:17
读者“青铜读者”,灌溉营养液 +3 2020-03-11 14:23:07
读者“甜滋儿哇”,灌溉营养液 +15 2020-03-11 10:57:02
第80章 出师不捷(修完了)
荀如意抱着崔暄的胳膊痛哭:“呜呜呜, 崔姐姐, 我们都来这里整整三天了,路上又用了十天,现在半个月都快过去了, 而我们一事无成, 我们太辜负陛下对我们的信任了。为什么这些农户居然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来学习?真是好可恶啊, 他们就不担心耽误自己孩子的未来吗?
崔暄皱着眉,说道:“我这几天走访了几户人家,他们说如今是春耕, 田地里的活太繁忙了, 不能耽误时间。他们说如果官府一定要下令强制让这里的孩童念书的话,那就请让我们在夏天和冬天的时候再来吧。”
荀如意气愤地握紧拳头, 说道:“那怎么行?学习是一件要持之以恒的事情。如果仅仅是夏天和冬天才来学习的话。那些孩子的未来肯定就会荒废掉, 会变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不识字, 看不懂书,一辈子浑浑噩噩地活着。”
崔暄娟秀的脸庞神情低落:“他们还说, 如果强行要让他们的孩子不能帮家里干农活做家务的话,这根本不是仁政,而是苛政。”
荀如意气愤地转圈圈:“他们太过分了,竟然这样误解陛下,明明我们这些人从洛京来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工部会来搭建学堂,户部会拨钱管孩子的一日三餐。”
崔暄望着澄澈的天空, 说道:“也许是这些农户觉得就算家里的这些孩子学会认字了,未来的一生也是困在这个地方继续种田吧。毕竟这些孩子就算念了书,也只是扫盲的水平,识几个字,能够连蒙带猜地看懂一些粗浅的话本罢了。很少有人能够靠这些浅显的识字过五关斩六将,在科举中取得成绩。”
荀如意说道:“崔姐姐你不要丧气。我相信陛下既然让我们来这里教他们念书识字就一定是做好了考量的,也许陛下就是想要借这个机会让这些农户中的孩子也有机会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不是世世代代在这里种田。而且,不论是以后看懂官府布告,还是平日里去找大夫开药方,或者是给远行的亲朋好友写信,识字都很重要啊。”
崔暄说道:“可是这些村民的思想实在太固执了,光凭我们五个根本就扭转不了全村人的想法呀。而且那三个就是拖后腿的,一开始的态度高高在上,惹了不少人讨厌,后来又嘴上没把门,有些陛下根本不可能答应的事情,他们也敢乱说。什么读书有钱拿,这是我们奉陛下旨意在教授他们有用的才能,不是求着他们办事。”
三个翰林进士结伴回来,荀如意停止转圈,迎上去问道:“你们把那些孩子带来了吗?”
三个人垂头丧气地摇头:“不仅没有,我们还损失了一大笔钱。”
崔暄皱眉说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个翰林进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推了一个高高瘦瘦的人出来:“高强,是你先说出来的,你来给她们交代。”
瘦高个的翰林二甲进士高强羞愧低头,说道:“我为了让农户不再抵触这件事,就把陛下会把管了这些孩子一日三餐的事情说了出来,还说每天会有一个鸡蛋。然后,他们就说学不来上,但是鸡蛋和饭钱要给他们。他们说这是陛下贴补孩子的,所以不管孩子去不去上学,都是他们应得的。”
崔暄震惊道:“所以,你就把钱给他们了?”
崔暄立刻沉下脸,说道:“我们的钱还剩多少,你们可别忘了,我们要在这里待够一个月,之后还要雇车回洛京。车马费和也在里面。我们去户部申领了一百两银子,你们留出二十两应急,必须交给我和如意保管。我不信任你们了。”
三个高高大大的青年支支吾吾低头,没脸看两个女官:“全没了,有一户人家问学堂是在哪里办的时候,我把我们会付钱请村里的人搭建草棚子的事情也说出来了,村长就把钱都收走了,说是等会儿会派人来修筑草棚子。”
崔暄气得脸都快变形了:“之前是谁说不能把钱交给女人保管,说是女人心软,会被骗钱,你这又算什么?那里面可是我们从户部申领到的全部银两,整整一百两银子,我和如意一会儿没跟着你们就全花完了。我、本官一定要参你一本,你们三个就等着丢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