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念皮笑肉不笑说:“这么说您嫌俗气?那臣妾就实话讲了,乾坤乾坤,乾在上坤在下,这么取名不就是说儿子不如爹吗?人刚出生就注定不如您了,真不如另择个人来继承皇位。”
说不过,皇后这嘴皮子实在太溜他说不过啊。
次日,裴乾连下两道圣旨。先是宣告他为九皇子赐名裴u,随后册封才刚出生的九皇子裴u为太子,两年前立后他就大赦天下了,才过去不久就没来第二回 ,而是宣布开恩科。
至于封号是没有的,主要是怕误会。
以前的朝代太子在登基前挂了才会有谥号,比如福庆太子昭明太子那都是短命鬼。
光光太子是没天福天盛太平长乐公主有气势,但是吧,他作为国家的继承人需要打磨,艰苦朴素一点是应该的,就这样吧。
昨个儿满京城的亲眼看到真龙现世,都猜到皇后娘娘生了,这胎必定为男。当时就有百姓断言皇上很快会立储,果不其然,人出生才不过一日,身份已经抬起来了。
最难得的是,没有任何人对裴乾这个决定感到不满,都觉得是应该的,只有皇后所出的九皇子才配!
“九这个数就不一般,他出生就引来真龙现世,必定是能带领咱们过上好日子的盛世明君!”
“所以你看看,娶对人有多要紧!”
“皇上有这等贤内助,是上辈子积下的福。”
也有人说皇上最近这一年遭够了罪,因为皇后娘娘来头太大,她怀孕之后先是召来天上的亲哥下凡,亲哥呆了一段时间就走了,但走之前好像施了仙法,让皇上和娘娘同甘共苦来着。
达官贵人们知道实际上同甘共苦在前,天神下凡在后。
但那两件事就是前后发生的,并且后者带来的影响更大,就造成了同甘共苦的当下多数人不知道,后来听说了就自然而然将那出和嬴政联系在一起,觉得是他看过以后不放心搞出来的。
“你把我家那母大虫换成天仙,我也愿意跟她同甘共苦啊!”
“就是嘛,人家都肯替你传宗接代你陪她怀个胎有什么?不管怎么看还是皇上赚了,咱们也赚。凤凰现世以后全国收了两年,先前还有人说会不会今年就没有了,现在看来肯定有的!皇后诞下太子,不也是大喜事?”
“咱们是不是也该表表诚心?”
“爆竹昨晚就放过了,还能怎么表?”
“舞龙舞狮扎花灯热闹几天怎么样?”
……
连续的大丰收使各家手头都宽裕起来,有钱就不怕花钱,京里那几条主街两旁的店铺老板也乐得搞活动,能赚钱。
他们联合起来向衙门提出申请,民间自发举办活动来庆祝太子诞生,这是好事情啊!呈报上去皇上肯定高兴。
于是衙门大行方便。
平常天黑了都没人出门,这几天夜市开了,花灯把几条主街照亮,入夜之后灯火辉煌。
才子们又写起贺文来,还有冯念一力搞起来的大德学院,那边有些学生已经读了两年书,他们写了一些祝福语,请先生帮忙传给对大家有极大恩德的皇后娘娘。
这一叠过先生的手,递到大皇子手中。
大皇子乐得有机会去长禧宫,他拿到就出了门,过去其实没见着正在坐月的心上人,那些是陈嬷嬷帮忙传进去的,他也就是跟六六说了几句。
六六以前不太喜欢她的封号,因为太爱上书屋了好多遍才记住,有时还会一下忘了。
听说弟弟压根没有,她又高兴起来。
加上娘亲很顺利的生下了弟弟,并没有上天……她又把她爹从黑名单里放了出来。小姑娘虽然还是没多喜欢弟弟,至少不像最早那么嫌他了。
她每天还会趴着看看。
赔光光的出生让太后赶回到宫里,太后作为裴乾的妈,她是最有发言权的,亲眼看过孙子以后,她表示这和裴乾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真太像了。
“哀家记得清清楚楚,皇帝出生那会儿也是这样的。”
六六听完嘿嘿笑:“所以说,就是我像母后弟弟像父皇呀。”
太后说没错。
“父皇还说弟弟丑。”
“那也是他丑,太子像他。”
……
……
妲己:“太后亲口说的,裴乾就是个丑东西!”
吕雉:“多少年了,这太后一点儿没变,真是心直口快啊。”
刘楚玉:“女儿气他,妃嫔看他笑话,太医嫌他难伺候,亲妈说他长得丑,这皇帝真惨!这么看最有心的还是我们群主!”
王政君:“可不是吗,我们群主明知道裴乾想要那个龙,死活没给,回头拿去给儿子造了势,现在满京城的吹捧皇后歌颂太子,皇帝都成工具人了。也是老百姓不敢说出心里话,他们有了被上天祝福的赔光光之后搞不好根本不稀罕裴乾,巴不得他早点驾崩。”
褒姒:“裴乾:朕寒心了!”
冯念没看到群里,还是没忍住笑。
“皇上年轻的时候不也是美男子吗?您这么说他听到要闹!”
太后搂着孙女看着孙子,根本无所谓儿子闹不闹:“哪个让他嫌太子丑?太子要是丑,他能好看到哪儿去?……不说他,哀家过来一是来看太子,二是想替裴家祖宗感谢你,这一儿一女生得太好,募捐啊建书院这些都很好,能娶到你是皇帝的福气。”
虽然母子两个如出一辙,太后说的话就是比狗东西好听。冯念听了熨帖不说,六六也笑得甜津津的。
她还悄悄给太后告状,说弟弟是他爹要的,生的时候人都没来。还说那天生了好久好久,她心里害怕,找不到爹。
太后心领神会。
“哀家待会儿去说说他,真不像话!”
当然这话只是顺着说哄小姑娘高兴的,太后知道有同甘共苦那回事,也知道她儿好面子,人会过来才奇怪!
她是找了皇帝谈话,但不是说那些,是让他好好保护仔细培养太子。
太后担心其他国家听说这些阵仗以后使坏招。
这可能性虽然不高,但还是有。
*
梁国立储的消息确实传出去了,用了大半个月传到梁国,一个月左右传到乌多那边。
法希尔本来觉得自己应该要难过,但也没有。
他换了个角度去看,觉得挺好的,太子都有了皇帝收拾收拾总该准备上路了吧?
第214章 二一四:
法希尔听说的时候, 其实嬴政也知道了。
他去年秋天出京,隆冬时节在边境掰正了一些个拦路劫货的,看他们熟悉地盘并且会说一口清莱话, 就把人带上了。
这几个都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 到那边之后很快就把局势摸清了。这个国家真的太依赖翡翠行业, 前两年因为原石品质断崖下跌,使得干这行的人心惶惶, 又由这一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行业。
因为原石品质太差,这两年从国外来的玉石商人越来越少,这就影响到做客栈的,客栈生意一萧条, 又影响到给客栈做工以及供货……用一句话来形容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人的收入在大幅减少,有些从前积蓄多,出事以后只不过艰难一点咬咬牙还能过。但也有人没得存钱的习惯……一旦日子过不下去了,品行好的勤快点找其他事做,或者想法子去借一点来周转;品行差的就会打歪主意,去偷去抢。
骚乱开始很容易,乱起来之后要结束就很困难。
因为这些打砸抢的举动会进一步破坏经济, 让本来不太受影响的行业也做不下去。
这时候, 即便玉石的品质回升,他们都不知道能把这个卖给谁,这在自己国内不是那么稀罕, 国内也吃不下这么多。而外面的生意人听说清莱乱象,有很多打消了去进货的念头。
……
清莱国内乱成这样, 国王就算野心勃勃,也没余力再算计大梁。
但是边境还是有些影响, 因为担心那边的人日子过不下去了跑到这边来打砸抢,戒备比以前加强了很多。
嬴政过去就发现,清莱国最底层这些过得非常不好,起义已经在酝酿,只不过被逼到绝境能豁得出去的往往没有文化知识,凭他们很难真正实现野望。
要调动起这些人,用以前那些套路肯定是不行的。
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以穷困潦倒的形象混入他们之中,显露才能成为领导,带农民起义。
这个是在为难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