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娘与豆腐郎(292)

作者:青云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高高兴兴吃了一天酒席,纪长手正高兴着呢,没过几天,忽然上头就来了贬官的命令。

这消息对于纪长手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他稍微一想就明白,定是那汪主簿干的,旁人也没这么大的胆子。

他气冲冲跑去找汪主簿,他正翘着二郎腿喝着上等雀舌茶,“纪大人来找我有何指示?”

纪长手指着他的鼻子骂,“姓汪的,我好心请你吃酒,你却背地里坑我,到底有何居心!”

汪主簿翻了个白眼,“纪大人好没良心,要不是我及时拉你一把,你这一条道走到黑,到最后就不是贬官,怕是要永不录用了。”

纪长手气的直哼哼,“你平日里顶撞我也就罢了,我一直忍让你,衙门里有什么好处也从没少了你的,如何就这样跟我过不去!”

汪主簿放下二郎腿,起身绕着纪长手看了一圈,“啧啧啧,纪大人,您到这荣定县不到三年,办了快二十场酒席了,捞的银子也够了吧。我要是你,趁早赶紧溜。你放心,好在你还算懂事儿,没有骚扰平民百姓,你这事儿我给你掩盖了一些,也不是什么天大的罪,换个地方可要老实一些。”

纪长手恨恨的看着他,“不知汪大人家住何方?”

汪主簿身边的随从面部表情地回答他,“纪大人,我们公子是哪家的,和纪大人又没关系!”

纪长手含恨而归,过几天灰溜溜的走了。

众人原以为这汪主簿说不定一步登天做了新县令,谁知他拍拍屁股也走了。

明朗和张县尉都一头雾水,这来去如风一样的汪主簿到底什么来头?

最后,还是李先生告诉了韩家女眷,“姓汪的这年轻人,怕是京城平阳公家的子弟。”

韩家女眷都好奇,“这种豪门子弟,如何会到这穷乡僻壤来做个小小主簿?”

李先生笑着解答,“平阳公家有个规矩,凡家中子弟,必须要到偏远州县从微末小官做起,若没做出成绩,就得一直趴着不许升官。这回汪主簿拿下纪长手这个表里不一的蠹虫,想来是完成了任务,又回京去了。”

叶氏等人都连连称奇,“怪不得架子这么大,整日和县令大人顶嘴,原来是有来头的。”

汪主簿像一阵风一样,在荣定县刮了一阵小旋风,立刻又走了,还把纪长手给挤兑走了。

汪主簿这种豪门子弟离众人太远,也没人去关注他,走了就走了吧。

家不可一日无主,县令之位缺了一个多月之后,在冬天刚刚来临的时候,新县令胡大人上任,新主簿冯大人后脚也上任了。

众人被纪长手弄怕了,胡大人一上任,先往他家送礼,哪知胡大人一一退了回来。过了一些日子后众人才确信,这胡大人是个规矩的,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从不伸手。新主簿来历普通,办差事兢兢业业,与同僚们和睦相处。

荣定县县衙里,终于不再乌烟瘴气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感谢在2020-05-17 17:41:20~2020-05-21 18:11: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贝拉、胭脂糯米团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不老的心、贝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越努力越幸运 30瓶;紫藤花下的孤寂 20瓶;23155266 15瓶;球球球cat 10瓶;香蕉牛奶、小w 7瓶;七七芽呀 6瓶;小太阳是大吃货 5瓶;方也 4瓶;沉迷于小说的小艾、37075457 2瓶;最初的梦想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0章 光阴转动如参商

日月窗间过马, 一眨眼,四年光阴过去了。

十四岁的慧哥儿即将要参加科举考试,本来, 前两年他就想去试一试, 但明盛一直压着他。

按照明盛的说法,一年过县试,再一年过府试,再熬两年过院试, 熬得人心头发焦。

况且, 年纪小必定阅历差,去考试就算勉强过了, 怕是名次也不太好。

最重要的一点明盛没说出来,兄长一直做着县丞,若是外甥的县试名次吊着尾巴, 说不得外头就有闲言碎语, 说这县试不干净。读书人民声最要紧的,要是沾上了这些闲言碎语,一辈子都被人诟病。

索性不如多读两年, 人更沉稳一些,历练也多,做的文章也更扎实,去考试不说名次好一些, 就算考不上, 心里也能受得住。

多少少年英才,早早成名, 后来一蹶不振,不外乎还是年纪太小, 习惯了风头无两,乍然受挫,要么知耻而后勇,要么从此泯灭于众人矣。

今年,县里面又有县试,明盛觉得外甥被自己打磨的差不多了,可以下场一试。

梅香已经三十一岁了,她比前两年略微胖了一点点。但她这胖并不是肥腻的那种,而是匀称有度,平添了几分中年妇人的风韵。

这几年的安然生活,让梅香的气韵也越发从容平和。她整日脸上带着笑,仿佛世间再没有什么让她为难的事情。

也确实如此,外面的事情有黄茂林操心,家里有一群下人,她只需动动嘴皮子就好。慧哥儿和青莲整日出去读书,泰和也不在像小时候那般调皮。去年,黄茂林也把他送到学堂去了,梅香的日子越发清静安然。

这几年间,黄茂林却一直忙碌着。

县城里的产业他一直紧紧抓在自己手里,粮店在全城的份额越来越大,到了去年,他和明朗一人一年分了有上千两银子。

家里有钱,黄茂林就喜欢置办家业。前两年,他自己单独看上了个田庄,把家里的银子几乎掏空了,吃下了约三百亩地。

家里有了近五百亩地,总算有了可以传承给孩子们的基业。

至于水玉坊那边,仍旧占着全城最大的份额。黄茂林已经不大管水玉坊具体的事情,他只偶尔去看一看,小事情都交给了小柱打理。

是的,现在小柱是水玉坊的大掌柜。

前两年大福的合同期限满了,黄茂林看得出他想单干,也没留他,给了些盘缠打发他回家去了。

但黄炎夏年纪大了,管不了太多琐碎的事情,黄茂林亲自去请了小柱过来。

当时,小柱在家里开了个小小的作坊,带着妻儿过着热乎的小日子。师傅来访,他喜从天降。

小柱先抱着黄茂林痛哭了一场,又准备了好酒好菜招待黄茂林。

黄茂林把他家里看了看,直截了当的问小柱,“我在县城开了个作坊,如今缺个大掌柜,你愿不愿意去给我帮忙?”

小柱也不太了解黄茂林这几年的情况,但师傅诚心相邀,他也不能直接拒绝。

黄茂林也不瞒他,把自己的情况略微说了说,“你自己想好,若是愿意过着热乎的小日子,我也不能强求你。去我那边,定然比现在忙碌,好处就是能多挣些银子,不用整日风里来雨里去的卖豆腐。”

黄茂林吃了顿饭就走了,过了几日,小柱自己找上了门,“师傅,我愿意跟着您干。”

小柱是个忠厚之人,黄茂林把他交给黄炎夏,没多长时间,小柱凭着自己的本事和黄茂林的信任,成了水玉坊的大掌柜。

黄茂林心里清楚,过几年孩子们都大了,先后都要参加科举,自己不能再整日与这些事情打交道,必须要尽快把他们全部交到合伙人手里。

一旦黄茂林撒手不管,他必须要提高合伙人的分成。

今年,眼见着慧哥儿要参加科举,黄茂林觉得时候到了。

正月的一个晚上,黄茂林把泰和打发走,和梅香坐在灯下说话,“如今家里也有了五百亩地,各处产业一年也能进不少银子。这些年,不管是豆腐坊、油坊还是老家的产业,我一样都没丢。但抓的这样多,一来干的不精细,二来像是个卖杂货的。我准备只留下粮店和豆腐坊,其余的全部交出去,以后每年只得些分成,你看可行?”

梅香点点头,“是该都交出去了,我眼见着你整日忙碌,又帮不上什么忙。如今家里不说富贵,日子也还过得去。你把粮店留下,这个每年来钱最多。其余几样东西,都交给他们打理,咱们一年少分些钱就是了。”

黄茂林捏了捏梅香的脸,“这一年可少不少银子呢,交出去你舍得?”

梅香拍下他的手,“多少钱也不如你的身子骨重要,你年少的时候整日挑着担子卖豆腐,风里来雨里去,吃了那么多苦,这些年又一直忙忙碌碌,也挣下了不少家业,也该歇一歇了。有这些东西传给他们兄弟,可着整个荣定县,也不算丢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