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娘与豆腐郎(226)

作者:青云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玉茗看了叶氏一眼,“阿娘,您不怪儿媳的私心吧?”

叶氏笑着看向玉茗,“这如何是私心,要说私心我也有,若是我两个儿子都中了举人,咱们娘儿几个不都跟着沾光?你所虑无非是学堂,这个事情你不要管,你只管带好清溪,我来处理。”

说完,叶氏又有些担忧的问玉茗,“若是去了府城官学,多久能回来一趟?”

玉茗想了想,“听我阿爹说,也就逢年过节让回来。”

叶氏看了一眼儿媳,“你们小夫妻才成亲多久,如何能分开,就算要去,你也要跟着一起去。”

玉茗忙摇头,“我不去,我在家里陪着阿娘和妹妹。官人和二叔去府城官学,住在官学里就行,每日只需交一些茶饭钱,费不了多少银钱。若是我们母女也跟过去,还要另外租房子,每日柴米油盐,哪一样不费钱。”

叶氏点了点头,“我先去说等他们兄弟二人,剩下的回头再说。”

叶氏当天就与两个儿子商议,明朗看了玉茗一眼,玉茗低下了头。

叶氏忙说明朗,“你不要看玉茗,玉茗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咱们家好。”

明朗忙赔笑,“阿娘误会了,儿子没有怪玉茗。儿子的意思是,让明盛一个人去吧,儿子在家里守着学堂。”

叶氏摇头,“你们都去!”

明朗也摇头,“阿娘,学堂总得有人看着。这是先生十几年的心血,先生与我有恩,又把爱女许给我,我岂能辜负先生。”

叶氏想了想,“不如让俊哥儿回来管学堂?”

明盛立刻拍手,“还是阿娘有见识,方大哥在常家能教多久呢,等常家兄弟俩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又能去哪里!大哥,你别犹豫了,咱们一起去府城。不是说乡下不好,这里有我们的根,有阿娘姐姐大嫂妹妹,我们不管走多远,心都留在这里。只有我们都中了举人,阿娘和姐姐妹妹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大嫂跟着你也不算是低嫁。”

明朗看了弟弟一眼,“我们都走了,家里都是妇孺怎么办。”

明盛诧异的看了大哥一眼,“大哥,不是我笑话你,只要学堂能托个可靠的人,你留在家里真没多大用。做饭洗衣你不会,下田地你不会,带孩子你更不会,你就会吃白饭!”

明朗抬脚踢了他屁股一下,“难道你不是个吃白饭的!”

明盛哈哈笑了,“大哥,我们在外面好好的,谁也不敢来咱们家撒野。等你中了举人,你就算三五年不回来,阿娘在这里也是人上人,姐姐妹妹在婆家更无人敢小瞧。”

叶氏忙点头,“明盛说的对,趁着年轻,你们不出去搏一把,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这事儿我做主了,你们都去,把玉茗和清溪也带过去!”

说定了之后,叶氏托梅香去方家说项,请方孝俊回来接管学堂,可以把常家两个儿郎带过来读书,就住在韩家。

方父方母不敢擅自做主,淑娴也不敢替方孝俊拿主意。方父立刻动身去常家,与儿子商议此事。

方孝俊想了一个晚上,答应了韩家请托,早上起来就去与常家夫妇辞别,并邀请常家两个孩子一起去平安镇学堂读书。

常家夫妇有些犹豫,反倒是常大郎主动要求跟着先生去平安镇读书。

常老爷笑话儿子,“我看你不是想去读书,就想天天去看媳妇!”

常大郎顿时双脸爆红,“阿爹怎么这样笑话儿子,儿子想的是读书的事情,成日在家里好吃好穿,就我们兄弟二人,也没个同窗,时间久了难免消磨意志。若是跟先生去平安镇,有一群同窗一起读书,进益更快。再者,远离父母,锤炼意志,以后不管到哪里,不说顶天立地,总不会天天跟没断奶的娃一样想家。”

常二郎听说可以有一堆同窗,也愿意去。常家夫妇无奈,只得把两个儿子托付给方孝俊。

方家父子带着常家两个儿子一起回了平安镇,车上带了满满两箱子的东西。常老爷实在不放心,一起跟着过来了。

到了平安镇之后,常老爷立刻去拜访亲家,并把两个儿子托付给叶氏。

叶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亲家老爷只管放心,大郎是我女婿,我还能不照看他。二郎这孩子活泼可爱,我也喜欢的紧。等我两个儿子都走了,家里不免冷冷清清的,他们兄弟二人能过来,也添些热闹。”

常老爷留下了丰厚的礼品,嘱咐两个儿子要听先生的话,然后咬咬牙一步三回头的走了。让这两个小子吃些苦头也行。

方孝俊回来后,明朗立刻把学堂交给了他,并把今年学生们的束脩一并给了他。

方孝俊打听了如今镇上租房子的价格,按照市价给了明朗学堂的租金。

明朗想着学堂的宅子是玉茗的陪嫁,他也无权替玉茗拒绝,只得接了下来。

常家兄弟二人在韩家住了下来,叶氏在前院儿给他们整理了一间屋子,从常家的行李中拿出兄弟二人的被褥,把他们安置了下来。

常老爷这回一个丫头小厮都没留给两个儿子,就是存了打磨他们的心思,也是想让韩家母女多照顾照顾两个儿子,这样小两口以后情分更深一些。

明朗出发之前,收到秦先生的一封来信。秦先生鼓励兄弟二人及早去府城求学,并介绍了一个熟人让他们去拜访。同时嘱咐玉茗,带着女儿在家好生侍奉婆母,莫要跟着女婿一起去,一来分心,女婿无法专心读书,二来更费银钱。

玉茗听见父亲这样要求,更加不肯去府城了。

梅香一早就听说弟弟们要去府城求学,也在家里与黄茂林商议。

黄茂林非常支持,“趁着年轻,就要多出去闯一闯。方家妹夫是因为走不开,只得先看着学堂。你们家不一样,能供养的起,他们兄弟二人早就该去了!”

梅香想了想,看向黄茂林,“你也知道我娘家的家底,油坊收成被我分了一半,原来指望学堂的束脩,如今也没了,就剩下几十亩田地。我两个弟弟去府城读书,虽说不要束脩,但府城的茶饭钱定然也不便宜,一年来往几次的车马钱,怕是也需要不少。我想送他们一份厚厚的仪程,你看可行?”

黄茂林点头,“行行行,你不说我也要送的。我比谁都巴望着他们兄弟二人早些中举人,我也能沾光,慧哥儿以后也能学些好。一次给多了钱他们肯定不要,明儿咱们去先送五两,以后每次他们回来,走的时候再送五两。除了这些,阿娘那里咱们也去勤一些,省得他们兄弟二人在外挂心。”

梅香看了一眼熟睡的两个孩子,笑着扑进黄茂林怀里,“茂林哥,你对我真好!要是别人家,哪里会这么大方!”

黄茂林立刻搂着她小声说道,“我不过是个长工,掌柜的说怎么办,我岂敢有二话!”

梅香立刻伸手拧了他一把。

第二日,夫妻二人一起去了韩家,送了五两银子的车马费。

梅香叮嘱两个弟弟,“你们去了之后,只管用心读书,家里的事情不用你们操心,有我和你姐夫呢。”

明盛笑嘻嘻的凑了过来,“我前几天就跟大哥说了,我们在家除了吃白饭也干不了别的,都走了还省心,家里少做两个人的饭!”

梅香敲了敲明盛的脑袋,“你也是个秀才公,整日这样嘻嘻哈哈。”

明盛涎皮赖脸的腻在梅香身边,“我考功名又不是为了给自己立规矩的,姐姐放心,等我以后中了举人和进士,姐姐只管在平安镇横着走!”

梅香哈哈笑了,“整日吹大牛,也不怕人家笑话你。我等着你考进士,到时候我仗着你的势力横着走!”

那边,明朗给黄茂林鞠躬,“姐夫,我们此次去府城,三五个月怕是回不来,家里的事情,还请姐夫多帮忙照看。”

黄茂林拍了拍明朗的肩膀,“你只管去,放心吧,这一家子妇孺,我和你姐姐会看的好好的。若是缺银子了只管来信,你姐夫虽然只是个卖豆腐的,也能资助你们一些。”

明盛在一边插科打诨,“姐夫如今在平安镇可算财大气粗了,等我去了府城,我就说姐夫是荣定县的豆腐王,又气派又体面!”

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冲淡了许多离别的忧愁。

方孝俊接下了学堂之后,把淑娴接了过来。但淑娴肚子大了,一个人操持不了太多事情,方母也跟着过来,婆媳二人一起给学生们做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