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娘与豆腐郎(224)

作者:青云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闫氏撇撇嘴,“他是我儿子,又没分家,挣了钱自然归我。”

杨氏冷哼了一声,“你这个样子,两个儿子只会被你越养越懒。谁干的多谁更吃亏,倒不如都不干算了!”

杨老太太听见女儿这样说,自己拍板决定,“大郎,你只管去,好生跟着你姐夫干。一月挣了多少钱,你也往家里交一半,剩下的你自己攒起来。二郎,以后你若是在外头能挣到钱,也是只交一半。还是你们姑父有眼光,若都交给家里,天长日久,谁还愿意干呢!”

杨大郎的屋里人在一边听到之后,心里暗暗高兴,当家的能攒下一半,以后分家的时候手里好歹有些银子。若是全交给家里,说不得就被婆母都拿去贴补老二了。

杨二郎一贯爱占便宜,仗着自己小,闫氏又疼爱他,一向不怎么把大哥放在眼里。

杨氏不想管娘家里的这些事情,说好了之后她立刻回家去了。

第二天,杨大郎一大早就找上了门。黄茂源带着妻兄弟,两个年轻人一起,开始在平安镇拉车行业里拼命苦干,日渐崭露头角。

作者有话要说:

黄长工:掌柜的,被窝已经暖热了,快来啊!

韩掌柜:来了来了~~

明天就放假啦,今天先来个万字长更!

月末了,有要过期的营养液啥的,多来两瓶,喝醉了好码字!

感谢在2020-04-25 18:26:35~2020-04-26 10:50: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7939605、紫苏九层塔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旖旎 50瓶;阿大 20瓶;木紫帆帆 10瓶;jackysya 9瓶;黎丸子 5瓶;小酒 3瓶;七月榴火、方也 2瓶;珠珠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2章 庭院话府城求学

年底的时候, 常家再次来提亲。

这一次,常老爷夫妇亲自过来的,方孝俊作陪。今春时候, 常大郎过了县试, 但府试并未过,好在他如今年纪小,以后机会也多。

常大郎过县试的时候,常家夫妇托方孝俊来问过亲事, 韩家这边只说再等一等, 兰香还小呢。

直等到了现在,常家夫妇终于按捺不住了。

韩家并无人反对这门亲事, 从常家第一次张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这已经是常家第三次求娶, 既不反对, 也不能再拿乔了。

好在明盛早就定过亲事了,如今给兰香说亲,也名正言顺。

头先方孝俊逢年过节回来时, 常大郎时常会跟着过来。第一次来的时候,叶氏母女二人看过这孩子,人才倒是不错。

叶氏问过兰香,可中意这门亲事?

兰香红着脸, “阿娘做主便是, 不用来问我。”

叶氏摇头,“这是你一辈子的事情, 总得要你点头才行。虽然你年纪尚小,谁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是个什么样子, 但当下总得先顺了心意,才能许亲。”

兰香并未经历过太多世事的捶打,性子有些天真娇憨,“阿娘,我听说他们家很有钱财,会不会看不上我。”

叶氏摸了摸小女儿的头,“咱们家如今也不差,论起钱财,咱们家比常家差了老远,但你两个哥哥争气,你嫂子们的娘家门第都不差,常家再有钱,也不过是个土财主,正需要你这样读书人家的姑娘提高门楣。我说句势利眼的话,你二嫂的亲爹是县尉,你大嫂的亲爹也做了县丞,常老爷夫妇巴不得早日定下这门亲事的。”

兰香又有些担忧,“阿娘,若是只看中这些亲戚关系,我听说宦海浮沉,谁知道嫂子们的娘家以后是不是官运亨通了。我说句不吉利的话,若是哪一日遇到不顺利,他们家岂不是又要嫌弃我。”

叶氏听到女儿这话,也陷入了沉思。

后来常大郎第二次再过来时,方孝俊又带他来拜访明朗。叶氏找了个机会,母女两个在庭院中单独和常大郎说了几句闲话。

明朗和方孝俊都明白叶氏的意思,师兄弟二人坐在堂屋说话,并不去打扰她们。

常大郎给叶氏鞠躬行礼,“大娘好,妹妹好。”

叶氏看了看常大郎,“头先你师傅刚去你们家的时候,都说你们哥俩调皮,可见如今是长大了,看起来越发沉稳。”

常大郎有些不好意思,“幼时不懂事,幸亏先生耐心教导,我兄弟二人才能有些进益。”

叶氏问常大郎,“听说你们家良田千顷,宅院成林,奴仆成群,你看我们家,就这浅浅的两进院子,只有两个丫头,家常有什么重活,还得他们兄弟俩动手。”

常大郎明白叶氏的意思,沉吟了片刻,认真回答叶氏,“大娘,我家里说不上良田千顷,只是有几百亩地而已。至于宅院,乡下房屋并不值钱。虽有几个奴仆,但我阿爹阿娘一贯主张让我们兄弟二人多吃些苦头,不能一味娇纵惯养。再者说,钱财再多,都是父母辛劳而来,并非我挣来的,自然不会依仗这点子钱财而骄矜。如大娘家里二位兄长这般,自己头悬梁锥刺股考得功名,那才是我辈男儿楷模。”

叶氏满意的点点头,“你能这样想,可见是个通透的好孩子。不瞒你说,我们家也担心,一则家贫,女儿妆奁简薄。二则,外头有一些眼皮子浅的人传一些风言风语,说什么我们家是图你们家钱财,你们家是图我两个儿媳妇娘家门第。但我想着,君子从不以聚天下钱财而为己任,我们并不在意你家里有多少钱财。况且,连我们兰香都知道,宦海浮沉,谁知道明天是升官还是贬官,想来你们家也不会在意这些。”

常大郎又鞠躬,“大娘一番话,振聋发聩。谁说妇人头发长见识短,大娘这见识,多少男儿尚且不及。我一无功名二无手艺,全仗着父母在家吃一碗白饭,岂会有他想。我家里来求亲,就是仰慕大娘人品高洁,独自养活四个孩子。父母怕我不成器,见两位兄长年少有为,想让我跟着学一些好处。”

叶氏笑着点了点头,“看我,你远来是客,倒拉着你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没用的闲话。你也进堂屋跟你师傅们说说话。”

常大郎第三次鞠躬,用眼角瞟了一眼兰香,转身往堂屋里去了。

有了这一次谈话,兰香点头应了亲事。

这一回常家夫妇过来,带了丰厚的见面礼,言辞之间求娶诚意十分足。

叶氏备了一桌丰厚的酒席,请了女儿一家子和方孝俊一起,招待常家夫妇和常大郎。

此次淑娴并未跟着来,无他,因为淑娴已经有孕四五个月了。

常太太临行前,嘱咐家里人好生照看淑娴。

既定了亲事,常太太掏出一根赤金嵌宝簪子插在兰香头上,又拉着兰香的手没口子的夸赞,夸叶氏会养孩子,兰香文静贤淑。

常家人走了之后,明盛与家人开玩笑,“阿娘,这辈分可乱了。原来大哥与方大哥是师兄弟,后来秦先生走了之后,大哥接管学堂,方大哥与大哥又有了一半的师徒名分。妹夫管方大哥叫先生,管大哥叫大哥。大哥好不容易长了半个辈分,这会子又降了一个辈分。”

叶氏笑着嗔怪他,“胡说,各叫各的。大郎管俊哥叫先生,管你大哥叫大哥。但你们和俊哥之间,不管是师兄弟也好,还是半个师徒也好,谁也不碍着谁。”

兰香有些羞涩,“二哥成日家嘴里没个把门的,什么都往外秃噜。让姐姐知道了,定要打你!”

明盛哼了一声,“如今你是有婆家撑腰的人了,就敢跟二哥犟嘴。”

叶氏拍了他一下,“不许跟你妹妹开玩笑!”

兰香的亲事定下之后,又要过年了。

梅香家里的日子波澜不惊的往前走。

慧哥儿上了这几个月的学,总算能写两个像样的字了。明朗也开始教他读开蒙的书,梅香在家里经常也会带着慧哥儿一起读书。黄茂林见状,只让梅香专心带青莲和教导慧哥儿,什么豆腐坊喜馍铺子一概不让梅香插手。挣了的钱全部交给梅香,让她只管花。

梅香不是那种爱挥霍钱财的,黄茂林给了她钱,盘点清楚后都存放好。家常花销,全部记账。

青莲有七个多月了,与慧哥儿小时候一样,整日吃手指吃的吧唧吧唧响。

慧哥儿见到后很是奇怪,“阿娘,妹妹为甚总是吃手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