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夏一边找人盖院墙,一边找人到山里砍结实的木料做房梁和屋檩。
院墙好盖,黄炎夏雇了黄茂源和另外一个拉车的,从韩家砖窑里拉了足够的砖瓦回来。又请了两个普通瓦匠,找了三个小工,几天功夫就把院墙盖起来了。
盖院墙可以找普通瓦匠,盖屋子就得找手艺好的掌线大师傅了。
整个盖房期间,黄炎夏一直住在荒地上。
外人见他忽然盖这东西,不免好奇,都来打听。黄炎夏只说给儿子盖的,留着以后放东西。
又有人来问黄茂林,黄茂林含糊着并不明说,只有对张发财等关系亲近的人他才会透露一些。
张发财一向信服这个兄弟的眼光,听他这样一说,也不再多问。
如叶氏,听说女婿这个想法之后,也是先沉默了一会儿,继而又开始给女儿女婿打气,“还是茂林有眼光,几年前,谁能想到平安镇能有今天的。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以后平安镇会是什么样子。说不得就像茂林说的那样,天南地北的人都拉了货物到这边来卖。东西多了,总得有个地方寄放。先盖几间屋试试,成的话最好,就算不成,屋子也能留作他用!”
梅香笑着回答叶氏,“可不就是,自来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茂林哥想干,我们家既然能干,何不试一试!”
叶氏点头,“不要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你们一不偷二不抢,正正紧紧做买卖,谁都不用怕。当年咱们娘俩到镇上摆摊子,难道就没有人耻笑我们?如今他们在做什么,我们又在做什么?别怕,只管去干!”
梅香笑了,“外头人都觉得阿娘软,可我觉得,阿娘看着软,却比一般的男人都要刚强!”
玉茗在一边插嘴,“姐姐说的对,阿娘这种刚强才是真正的刚强,我且得好生学一学呢!”
梅香哈哈笑了,“可不就是,像我这样动不动跟人打架的,就是脾气臭!”
叶氏笑着嗔怪女儿和儿媳妇,“你们两个倒是联起手打趣起我来了!”
玉茗给婆婆和大姑姐各自倒了一杯茶,“咱们娘们在一起,除了说说笑笑,还能干甚呢。我们不是打趣阿娘,是诚心想跟您学的!
黄炎夏那头紧锣密鼓的盖着房子,梅香家里的两个作坊也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少了黄炎夏,梅香偶尔要去豆腐坊里帮忙,叶氏时常把兰香和麦芽打发过来给梅香帮忙。
黄炎夏不在家里,杨氏带着女儿和儿媳妇老实过日子,经常把淑娴打发到梅香家里来打下手,三不五时也会往这边送些东西。
梅香每次接了杨氏的东西,自然也会有回礼。黄炎夏帮家里盖房子,梅香给黄炎夏和杨氏各做了一身新棉袄。
既然把盖房子的事情交给了黄炎夏,黄茂林就不再过问太多。干一件事情有一个主事人就够了,若爷俩都在那里发号指令,岂不乱了套。
黄茂林中途去看了两趟,对老父亲盖的房子十分满意。
黄炎夏没有吹牛,他带人盖的房子,果真样样符合儿子的要求。
七八间屋子盖起来快,一个月的功夫就落成了。
黄茂林给所有工人结了工钱,又按照大师傅的标准给了黄炎夏足足的工钱。
房子盖好的那一日,在黄炎夏的主持下,黄茂林祭拜了土地神,又放了一些鞭炮,贴了门对子。这屋子不是用来住人的,倒不用请人吃酒席。
房子盖好了之后的第二日,梅香在家里做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请二房全家人过来吃饭。
因上午家里都有买卖,梅香把酒席定在了晚上。半下午的时候,杨氏带着淑娴过来了。
梅香忙出去迎接,“阿娘和妹妹来得这样早,我都还没准备好呢!”
杨氏笑着回答梅香,“你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做饭,长八只手也忙不过来!我们在家闲着无事,索性过来给你搭把手!”
梅香先请她们进了堂屋,“还是阿娘想的周到,茂林哥不大会做饭,小柱也就只是会烧火。近来阿爹帮着盖房子,茂林哥一心扑到豆腐坊去了,慧哥儿又捣蛋,小柱时时得看着他,家里这些琐碎的事情都落到我一个人头上了。”
娘儿三个说了一阵子闲话,一起到厨房忙碌去了。
天快黑的时候,黄炎夏和黄茂源夫妇也来了。
红莲手里抱着七个月大的榜哥儿,才一进门,慧哥儿就冲了过去,嘴里啊啊叫个不停。
黄茂源一把抱起慧哥儿,“慧哥儿乖,是不是想跟弟弟玩呀!”
慧哥儿指着榜哥儿,小嘴里乌拉乌拉说个不停,谁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估摸着是见到弟弟高兴了。
一行人到了堂屋,红莲坐下后,慧哥儿就过来了,先拉拉榜哥儿的小手,又摸了摸榜哥儿的头。
榜哥儿有些害羞,连忙往红莲怀里躲了躲。
众人都笑了。
黄茂林说慧哥儿,“到阿爹这边来,别吓着弟弟了!”
黄炎夏看着两个孙子心里非常高兴,“不妨事,他们兄弟在一起多玩一玩就好了。榜哥儿还小,再等个两年,看吧,定是天天跟在他哥屁股后面跑,喊都喊不回来,就跟茂源小时候一样!”
说的黄茂源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小时候可不就是成天跟在他哥屁股后头,撵都撵不走!
红莲在堂屋坐了一阵子后,抱着孩子去了厨房,梅香搬了个凳子让红莲坐下,逗了逗榜哥儿,又问了问红连养孩子的一些事情。
红莲都说好,“有阿娘和妹妹照顾我们,我带榜哥儿松快的很。倒是大嫂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照看喜馍铺子。换成我,怕是早就累的撂挑子了!”
梅香笑了,“淑娴常来给我带孩子,我阿娘和妹妹三天两头也会过来,小柱也勤快的很,大家伙儿一起干的活,把功劳都算到我头上,可不就显得我能干!”
娘儿几个在厨房里一边说笑一边做饭,很快就把酒席准备好了。
堂屋里,黄茂林兄弟二人把八仙桌摆好了,碗筷和酒盅也一一放好。
梅香带着淑娴开始上菜,黄茂林又在八仙桌底下烧了个炭盆。
家里如今卖着木炭,韩敬奇入冬以后又和叶厚则合伙烧木炭去了。每次他来送木炭的时候,黄茂林一一称好重量,当场把钱结给他。韩敬奇会另外送一些木炭给黄茂林自己家用,不要钱。
这两个冬天,黄茂林家里木炭充足,他给叶氏和黄茂源家里也送了一些。
继续说酒席,黄茂林请黄炎夏和杨氏坐了东面上席,淑娴一个人坐在西面。黄茂源两口子坐在北面,黄茂林夫妇二人坐在南面。因南面靠着门,梅香去厨房拿东西或是下桌都方便。
今儿是大房请客,梅香自然要担负起伺候一家子的责任,故而坐在了南面。
慧哥儿一岁八个月了,单独坐在了自己的高脚椅上。梅香在他前面的木板子上放了他的小碗,往里面加了不少饭菜。
黄茂林今儿在酒肆里打了两壶好酒回来,他先起身给黄炎夏和黄茂源都倒了酒。黄炎夏坐着受了儿子的酒,黄茂源忙起身自己把酒杯举起来,方便大哥往里面倒酒。
梅香也起身,给杨氏和淑娴各自倒了一碗米酒,红莲要给榜哥儿喂奶,且榜哥儿又小,梅香不敢让她吃米酒,单独给她盛了一碗汤。
倒好了酒之后,黄茂林自己拿了一个酒壶,另外一个酒壶交给了黄茂源,兄弟两个轮流给父亲斟酒。
父子三个你敬我我敬你,一边喝酒一边吃菜。
黄茂林多次起身,举起酒杯对黄炎夏说道,“这些日子多谢阿爹帮我盖库房了,儿子说是单独过了,若是没有阿爹,不知家里要忙乱成什么样子!我敬阿爹一杯!”
黄炎夏笑眯眯的喝了酒,“能给你们出些力,我活着才有意思呢!要是整日坐在那里等饭菜吃,我浑身都难受!”
杨氏在一边笑了,“当家的真是操心的命,多少人想当老太爷只管吃喝,你倒是只想干活!”
一桌的人都笑了。
今儿的酒菜丰富,桌子上炖鸡、炖肉、炖鱼一样不缺,中间还有个羊肉暖锅子,至于炒菜更是应有尽有。
两家离得近,倒不用担心回去迟了。一顿饭吃了半个时辰,直等到两壶酒都喝完了,一家人才陆续下了桌。
吃过了酒席,黄炎夏和黄茂源在那烤火,杨氏和淑娴帮着梅香收拾了剩菜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