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梅香的夸赞,黄茂林顿时笑得脸上开了花,又夹了一根给她。
梅香直摆手,“你留着卖钱,这个东西金贵的很呢。”
黄茂林笑了,“你拿去给婶子尝一尝。”
梅香听见他这样说,用手帕包好了,拿回去给叶氏尝了尝,叶氏吃过后也觉得很不错。
待问过价格后,叶氏忍不住咂舌,“这么贵,一斤香豆腐抵得上好几斤千豆腐了,也就有钱人舍得吃了。”
万事开头难,这一上午,黄茂林只卖出去了五斤,还是镇上几个大户买的。那些闻风来看热闹的,尝过了后都觉得好,就是太贵了,没舍得买。
黄茂林知道这东西刚开始必定不好卖,但这东西成本在这里,又难做,他不想降价。只有让大家一开始都知道这东西金贵,最后才能卖上价格。
香豆腐能放,第二个集,黄茂林把剩下的带来了,又做了几斤新鲜的。他耐心等候,谁来说都不肯降价。
那些家里殷实的也不在乎这三五文前,听说后都来买了一些回去尝鲜。
黄茂林没事就吆喝几声,有两个路过的外地人听说后,呼啦一下子买走了七八斤。
渐渐地,黄家香豆腐在平安镇打响了名头。许多人家里来了客人,都会来买一些回去。这东西好吃,比肉便宜,听说又金贵,招待客人算是个好菜了。
刚开始,黄茂林每次只做十斤,来晚了就没了。等此次都不够卖了,他才渐渐开始增加分量,但始终不会做太多。
黄炎夏说不给他帮忙就真不帮忙,但到了月底盘账的时候,他一文钱不少黄茂林的。除了卖香豆腐的分成,黄炎夏仍旧每个月给他两百文零花钱。
等黄茂林一天能卖掉近三十斤香豆腐的时候,他一个月能分到近五百文钱。
而日子,转眼又到了腊月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如今身处豆腐之乡,十年前刚到这里时,忍不住赞叹,豆腐的品种真多啊。
第61章 东院情购买地皮
随着腊月的到来, 黄韩两家越发忙的脚打后脑勺,而梅香和黄茂林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力,更是不得闲。
往常黄茂林背集的上午还能到韩家来看看, 这阵子, 黄家香豆腐越来越好卖,黄茂林整天都在豆腐坊里忙活。
原来只是镇上的富户和路过的客商买,后来稍微殷实一些的富农也会买。到了腊月间,各家各户都想买一些回去。隔壁镇子的一些人见平安镇越发热闹, 货物品种多且价格也不贵, 都跑到这里来采买年货,黄茂林的香豆腐又增加了一些主顾。
因香豆腐难做, 背集的早上,黄炎夏都会给他留一些水豆腐。爷儿两个早上一起出去卖豆腐,回来后黄茂林就开始做香豆腐, 留着第二天上街卖。
都说有钱没钱红红火火过个年, 一到了腊月,不管是亲戚还是族人,大伙儿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年货办好了没, 还缺哪些。
庄户人家办年货,最重要的就是鸡鸭鱼肉和油了,梅香家如今是平安镇唯一一家的油坊,不论是上街还是平日在家, 客人就没断过。
为了保证存油量, 梅香整日像只忙碌的小蜜蜂一样转个不停,隔一天就要榨油。好长一段时间里, 她和黄茂林也只能上街的时候见一面。但大街上人来人往的,二人也不好说太多, 且叶氏还在一边看着呢。
叶氏今年仍旧是把四头猪都卖了,留下五十斤肉。但今年她让屠户给她留了一些猪油,这不,昨儿才送来的,叶氏预备上午在家熬猪油。
叶氏先帮梅香炒了油菜籽,后面的活儿梅香一个人就能干了,叶氏就自己去熬猪油去了。
除了农忙时节,一般人家平日里舍不得吃猪油。但猪油香呀,要过年了,熬一些猪油放罐子里,下面条的时候挑一点放里头,吃起来别提多美了。炒素菜的时候,若是用猪油炒,就跟加了肉一样好吃。
唯一的缺点就是吃多了容易发胖,这不在叶氏的考虑范围之内。她和梅香整日做活,想胖也胖不起来。明朗兄弟整日上学奔波,又费脑子,更是胖不起来。唯一能长胖的,大概就是兰香了。但她还小呢,小娃娃嘛,肉肉的才可人疼,等长大了,一抽条就瘦了。
叶氏怕油溅到兰香身上,把她送到隔壁明锐家,让明锐的女儿秀芝帮着带一会子。
叶氏留的都是成板的好油,熬出来的油渣成色都好。
等叶氏把猪油都熬好了,梅香有些累了,索性不在干了,就过来看看。
“嚯,阿娘,这猪油渣真不错,咱们用这个包馍馍吃呀。”梅香趁着热,从盆里抓了一块猪油渣塞到嘴里。
叶氏忙喊道,“仔细烫嘴,这东西有时候外头凉了,但里头能把人嘴巴烫的起泡。我也想包馍馍吃呢,但这会子和面也来不及了,馅儿也没调。”
“那就下午包吧,反正中午弟弟们不在家,等他们夜里回来了,咱们一起吃,岂不更好。”梅香一边吹一边把猪油渣吃完了。
叶氏笑了,“这样子显得我把你弟弟们看的比你们姐妹重要似的。”
梅香摆摆手,“阿娘不要想那么多,我又不是那等小心眼子的人。再说了,咱们家如今的希望都在弟弟们身上,阿娘就算把弟弟们看的重也是应该的。阿娘又没短了我和妹妹的吃喝,过年都给我做了两身衣裳,明朗比我还少一身呢。”
叶氏听女儿这样说就放心了,“你如今是大姑娘了,不能总穿旧衣裳。再说了,你做衣裳的料子也是你婆家给的,你妹妹还跟着你沾光呢。”
梅香嘿嘿笑了,“妹妹才多大,给她做一身衣裳不费料子。”
叶氏用一只小碗装了一些猪油渣,又把碗递给梅香,“去你明锐大哥家里把你妹妹接回来,这碗猪油渣给秀芝她们吃。”
梅香接过小碗就往隔壁去了。
明锐媳妇见到梅香的小碗就笑了,“妹妹来了,兰香正在和秀芝玩呢。”
梅香把小碗放到桌子上,“嫂子,我阿娘正在熬猪油,这点猪油渣给秀芝她们尝两口。她们在哪里?这可真是,侄女带着姑妈玩。”
明锐媳妇哈哈笑了,“这有甚呢,摇窝爷爷胡子孙孙,这辈分又不看年纪。我在娘家时,多少比我大几十岁的都管我叫姑妈。倒是如今,自从嫁给你明锐大哥后,我一下子矮了好几辈。”
梅香也忍不住笑了,“那可怎么办呢,我们明锐大哥好,嫂子且受些委屈,等过个几年,侄儿们都大了,嫂子抱了孙子,就不用嫌自己辈分小了。”
姑嫂两个说话的功夫,秀芝牵着兰香过来了。秀芝喊了梅香一句姑妈,兰香扑过来抱住了姐姐的腿。
梅香抱起兰香,“秀芝有功夫去我家里玩呀。”
明锐媳妇一边把那一小碗猪油渣倒到自己家碗里,一边和梅香说话,“妹妹成日家忙的跟什么似的,这丫头又没事情做,哪里能去吵扰妹妹。”
秀芝吃了一块猪油渣,眯起眼睛笑了,“阿娘,好吃。”
明锐媳妇笑了,“你可说了实话,猪油渣自然好吃了,吃了你三奶奶家的猪油渣,明儿还要帮着带你兰香姑妈。”
秀芝嘿嘿笑了,“好好好,我带。”
梅香姐妹两个和明锐媳妇告别,带着小碗回家去了。
才进家门,梅香意外地发现黄茂林就站在门楼里冲自己笑。
梅香惊喜地快步走了过去,“茂林哥,你怎地来了?今儿不做香豆腐了?”
黄茂林见到梅香也很高兴,“我刚才把豆腐都压好了,来你这里看看,下午回去再把豆腐加上味道就行了,到时候赶快一些,也能做的完。”
“咱们进去说话吧,门口风大。”梅香在前头抱着兰香走,黄茂林跟在后面走,一边走一边逗趴在梅香肩头的兰香,顺便仔细看了看梅香头上的那朵梅花样式的绢花。
绢花有些旧了,黄茂林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去年定亲的时候他给梅香买的花。当时因身上有重孝,梅香一直把花保存着,等今年入了夏才渐渐拿出来戴。
这话有两朵,一朵是杨氏买的,一朵是黄茂林买的,虽然都是梅花样式的,但黄茂林买的颜色稍微浅一些,故而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两个人回到了厨房,叶氏正在忙碌,梅香把那个小碗放到案板上。
叶氏笑着对黄茂林说道,“我也不晓得你晌午要来,家里什么菜都没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