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种田养娃(87)

新庄的几个水源的出水量,也在逐渐减少。那片小湖,水位也下降了不少,这让君玲很焦急,不知道新庄里的水,能撑到什么时候。

持续的旱灾,闹得人心慌慌的。赵安平三兄弟再次旬休回来的时候,告诉君玲,有地方叛乱了,这些叛军说新皇德不配位,从他登基以来就一直旱着,不下雨。

这个消息让君玲更加焦虑,一次次在心里想该怎么办。叛军来了,自己有空间可以躲,但孩子们和家里的亲戚呢!到时候躲哪里?最后让青宝出马,溜到叛乱的地方去瞧瞧。

青宝去打探消息,君玲也没闲着。在山谷里的山洞里,准备了许多粮食。又到新庄里,告诉新庄的庄户们,一定要加紧练习刀法,自己每天也没停止练习。

半个月后,青宝回来了,还带回一个让君玲欢喜的消息,就是这次平叛的将军,是姜中棠。

没过多久,新庄里就有人来告诉君玲,姜中棠在新庄里等着她。君玲把自己收拾了一番,赶着驴车去了新庄。

还没到大门,便看到站在大门前的姜中棠。从看到他之后,君玲的眼里便看不见别人了,克制着自己想要冲过去扑在姜中棠怀里的冲动,慢慢的赶着驴车到大门前,然后慢慢地走到他的面前,道了一句:“姜大哥,好久不见了。”

姜中棠底底的换了一声“玲娘....”

君玲抬头看着眼前的姜中棠问道:“姜大哥几时到的?吃饭了没?我们进去再说吧!”

“好。”

姜中棠这乖宝宝的模样,惊得几个跟着来的下属,下巴都合不拢了,都在心里想--这还是我们那个冷面将军吗?莫不是中邪了吧?

君玲进去之后,就让李福安排好,姜中棠带回来的几个下属,自己带着姜中棠往二进的院子走。这个二进院,被君玲养护得很好,偶尔也会在这里小息片刻,里面的东西很齐全。

李福按照君玲的安排,请几人去厅里坐下,又让人做了饭菜端过来请几人吃。然后又在心里高兴,原来自己夫人是将军夫人啊!难怪她会那般精妙的刀法。

其实君玲教他们的刀法很简单,只是这个老实的汉子以前没接触过,便以为君玲教他们的是精妙的刀法,这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一路上,姜中棠看着庄上的景色,暗道:“晨飞这个庄子选得好,回去要好好的感谢他。”

进到二进院子之后,还没等君玲关门,就被姜中棠从背后紧紧的抱住。

君玲的心被狠狠的撞了一下,自己也很想用力的回抱他,但还是忍住了,红着脸小声的说道:“姜大哥,你先放开我,这大白天的,让人看到多不好....”

结果姜中棠抱得更紧了,用自己的脸,在君玲的脖子上,蹭了蹭,声音低沉的回道:“玲娘,我太想你了,就让我抱一会儿...”

“那你先让我把门关上,让他们看见了不好。”

“我来关就好”说完打横抱起君玲,用脚把门踢拢,然后往厅里走去。

君玲在姜中棠的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声,感觉前所未有的安定,也没挣扎着下来自己走。

姜中棠把君玲抱进大厅里坐下之后,还没等君玲说话,便开始亲吻君玲。从刚开始的小心试探,到后来的激烈拥吻,两人越亲越忘我,好似要把这几年,对彼此的思念都发/泄出来。君玲也不知道亲了多久,到最后分开时,嘴都有些微微发肿。

“姜大哥,要吃些饭食吗?我去给你做。”君玲红着脸问道。

“有些饿了,做点面条就好,我来给你烧火。”其实我更想吃你,姜中棠在心里补了一句。

“行啊。”

厨房里,君玲和面,姜中棠烧火。

“姜大哥这次回来能待多久?”

“玲娘,对不起。”

“好好的为啥说对不起?”

“我下午便要走,等我把叛军剿灭之后,便回来陪你,好不好?”

君玲听到他说下午便要走,现在是已时,那自己跟他,岂不是只能待两个时辰?这让君玲既舍不得他走,又无可奈何。

是啊!他是回来平叛的将军,不是卸甲归来的姜中棠,自己没有理由让他留下来陪自己。

现在能多相处一刻是一刻吧!

想到这里,君玲便打起精神,轻快的笑着回道:“好,姜大哥,我做的面条味道不错,待会儿你可要多吃些。”

“好。”

等姜中棠吃饱喝足之后,两人又手拉手逛园子。

姜中棠看着院子里还没开花的石榴道:“玲娘,这院子你打理得挺好,尤其是这几株石榴。看着生机勃勃的,花骨朵也多,今年要结不少石榴出来。”

“到时给姜大哥留些,姜大哥爱吃石榴吗?”

“还行,反正不讨厌。”

姜中棠走到石榴树下,把树端那朵半开的石榴花摘下来,簪在君玲的头上,然后用指腹,轻轻的摩挲着君玲的脸蛋,底底的换了一声“玲娘”。

君玲抬头,便看见姜中棠幽深的眼眸,上前踮起脚跟,拉下姜中棠吻了上去。这次由君玲主导,一时间,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

最后,姜中棠把君玲打横抱起,进了厢房,把君玲放在床上之后,自己紧跟着附了上去......(为了不被和谐,此处省略两千字.....请小可爱们自行想象。)

刚过午时,姜中棠便带着,他带来的几个下属骑着马走了。这次两人之间突破最后那道线,事后君玲并不后悔。

想起姜中棠说,‘等平乱之后,便向皇上请旨,回来与自己完婚’,心里满满的幸福感,快要溢出来了。

姜中棠一行人,刚走出新庄不久,其中一个与姜中棠关系好的下属便问道:“将军,怎么没多陪嫂夫人几天?就这些乌合之众,那用得着你亲自出马,我们兄弟几个便能收拾了他们。”

姜中棠扫了一眼说话的人,说道:“还是别大意了,我们现在先打探一番,回去之后,再好好合计。”

那人见姜中棠有几分不悦,便赶紧回道:“是,将军。”现在这个将军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之前看见的那个,一定是个假货。

送走姜中棠之后,君玲在新庄又待了一个时辰,才慢悠悠的到镇上,接赵安华兄弟下学。

过年后,都是君玲接送四个小家伙去书院读书。现在镇上的流民越来越多,君玲不放心他们自己去读书,就每天早晚接送他们。

同车的还有赵二虎家的三个,和赵四虎家的两个,每天来回都是慢慢的一车人。驴车上还有君玲准备的几根,三尺来长的木棍,就怕在来回的路上遇到危险。

领着孩子们回去的路上,被一群流民围住。围住君玲驴车的这群流民,全是女人、老人和孩子。

一个脏兮兮孩子伸着手,对着君玲说道:“夫人,行行好,给点吧!”

君玲看着眼前这个,像是饿了许久的孩子,又看了看围着自己的这群人,无奈的说道:“孩子,不是我不给你,是我今日出门确实没带银钱。要不,你们明天在此处等我,我给你们带些吃食来?”

“不行,谁知道你有没有骗我们。”人群中一个老人说道。

君玲看了那个老男人一眼,不慌不忙的从驴车上抽出一根棍子,慢悠悠的说道:“我与你们方便,不愿与你们为难,你们也请不要为难我。”

“你这是在威胁我们吗?”又一个人说道。

“威胁又如何?我还怕了你们不成,谁给你们的胆子,敢光天化日之下行打劫之事,嗯?”重重的一声‘嗯’,吓退了前面的几个孩子和妇人。

“夫人,我们一天没吃过东西了,我们不想与夫人为难,这便让开。”这个妇人说完便拉着,先前说话的那个孩子,挤出了人群,站在路边看着君玲一行人。两人站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对母子。

有一个人退了,便有更多的人退去。先前说话的那个老男人,也被另一个老妇人拉到一边。

君玲见他们都让开,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你们也都不容易,你们都跟上来吧。这会儿镇上卖馒头的那家,应该还开着门,就给你们一人买个馒头吧!”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见别人退了一步,自己反而不好意思了。

“多谢夫人大恩!”最先让路那对母子,跪下来向君玲行礼道谢。

有他们俩带头,更多的人像君玲行礼道谢。君玲又看了那对聪明的母子一眼,掉头把驴车向镇上赶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