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种田养娃(76)

君玲从三月初出门,到现在已是四月底,出去快两个月了,三胞胎在家早就想娘了。这会儿看见自己娘回来,一个个全围着君玲,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付过租马车的钱,赶车师傅就赶着马车离去。

齐氏听见的院里的说话声,从灶屋里出来“玲娘,你和孩子们回来了?二郎几个考试可还顺利?”

二郎兄弟:“奶奶....”

君玲笑着跟齐氏解释道:“娘,挺好的,二郎兄弟三个争气,都考上了童生,就等秋后九月的院试,等考过院试,便是秀才了。”

“真的?都考上童生了?”

“对的呢!”

“那真是太好了。”

第二天,吃过早食,君玲便开始杀鸡,准备请赵二虎兄弟过来吃午食。自己不在家的这些日子,全仰仗他们几兄弟照顾家里。把鸡炖到锅里,让赵安平去村里王屠夫家买五斤肉回来,又叫赵安康去镇上打些酒回来,赵安扬被安排去请赵二虎兄弟过来吃饭。

文氏过来看见院里的三胞胎,心酸得不行。张杏用三胞胎的衣服压枕头,接着生了两胎都是儿子。自己用了之后,接着生了两胎都是女儿,什么时候自己才能生个儿子?或者跟大嫂商量一下,让三胞胎到自己家住些日子?

晚上,文氏睡在床上,就跟赵三虎嘀咕“相公,你说,我们跟大嫂商量一下,让三胞胎在我们家住些日子,大嫂会同意吗?”

“好好的,为啥要让三胞胎到我们家来住些日子?”

“我不是想着给我们引个儿子来吗?”

“行了,别净琢磨生儿子的事了,好好的把我们的几个姑娘养好,等她们长大了,一样会孝顺我们的。”

“那等我们去了,谁给我们摔盆打帆,送我们出门,年节谁又能祭祀我们?”

“我这么多侄儿,还会没有人摔盆打帆?我们这么多姑娘,还会没有人祭祀?再说,到时我们都成一捧黄土了,还管那么多做什么?行了,可能是我们夫妻命中无子,你就不要再想着生儿子的事了,好好的把我们八个女儿养大就好。对了,二丫的婆家,你可要好好找,可别找那些表面光的人家,要是拿不定注意,就去问娘和大嫂,知道吗?”

“我知道了,相公,我会好好相看的。”

“嗯,睡吧!”

文氏睡不着,还在心里反复琢磨引儿子的事。

君玲在家过了好个几月,为了避免上次的事情。这次跟顾大哥商量了一下,决定提前一个月出发到翼州府。

顾大哥这次没去,而是让他大儿子顾力学,跟着顾力勤一起去翼州府。君玲出发前,又让李福在新庄里挑了两个人,跟着去翼州府跑跑腿,打打杂之类。李福挑了李四李三跟着去翼州府,又从庄里挑了两个机灵的小子守门。

有了李三李四之后,像这种赶车的活,就让他们俩干了。这次去的人多,君玲又从新庄里赶了一辆牛车,加上顾力学赶来的那辆,就是两辆牛车。

李三李四来了之后,赵安平兄弟这才知道,自家娘原来还有一个庄子。娘的口风可真紧,家里人和村里人都不知道。君玲向他们兄弟解释了一下,这个庄子的由来和为什么没告诉家里人有个庄子的事。

“二郎,你们兄弟还小,所谓‘财不露白’。虽说这个庄子来路正常,但我们家突然有了这么大个庄子,免不了会引起一些纷争,人心是最经不住试探的。所以你们以后回去,就当什么也不知道,以前什么样,以后还是什么样,知道吗?”

“娘,我们知道了。”

一行人都没去过翼州府,从临水县出发到翼州府,坐牛车用了四天的时间。

到了之后,君玲在离考场不远的地方,租了一个院子住了下来。安顿好后,就让李三出去采买些生活用品回来,让李四去买些菜蔬米粮回来,开火做饭。

到翼州府后,顾力勤每日上午带着赵安平兄弟出去会友,下午在家讨论功课,时间倒是很快就到了院考的日子。

君玲照样还是把赵安平兄弟送到考场外,对他们兄弟说:“二郎、五郎、六郎,还有力勤,你们兄弟这是考最后一场了,放松心情,尽力而为。”

“娘/大姑,我们知道了。”

这次明显比前两次人多,入口检查的人都分了三队。

三天考完之后,赵安扬便说,自己这次感觉不太好,多半中不了。君玲安慰他,还没有放榜,不可如此颓废。

君玲怕他们闷在家闷坏了,就带着他们去逛翼州府城。

第59章 059

翼州城比临水县繁华了许多倍。在考试之前, 君玲也没心思出去逛,买菜什么的都是李三李四出去采买,自己则很少出门。

现在几个孩子们考完了, 赵安扬情绪又很低落,便带他们出去逛逛。

看到翼州城也有一家‘墨斋’, 便在心里猜测,这一家是不是同临水县的‘墨斋’有什么关联。

君玲:“二郎、五郎、六郎、力勤, 你们可要进去买些书?”

“娘/大姑, 要买。”

一行人便进了墨斋--买书。

君玲进去之后,也买了两本书, 一本‘地志异’一本‘韦氏游记’。君玲挑好之后,见赵安平兄弟还没选好,就坐在柜台边上的椅子上,看起了游记来。

书中那些引人入胜的风景与美食,勾起了君玲想出去走一走的心思。在心里幻想着, 等姜中棠回来了,陪自己出去走一走, 看一看, 这方世界。

“娘...”

“啊...是二郎啊!你们的书选好了?”

“是啊,娘, 你在看什么?看得这么入神?”

“娘在看这本游记。”说着把书举起来递给赵安平看。

赵安平接过书,略翻了翻道:“娘看完了之后,也借给我看看。”

“好啊。”

君玲付过书资,便出了墨斋, 继续往前逛。

在布店里看到,看到成衣不错,又给表兄弟四人,一人买了一套衣服。见店里布匹的花色比临水县的好,价钱还略低一些,又是一通疯狂采购,一口气买了十几匹布回去。

逛街果然是减压的好办法,连着逛了几天之后,什么郁闷的心思都没有了。

放榜这天,君玲早早的就让李三李四,去告示栏下面去守着。自己则带着赵安平兄弟和顾力学兄弟,在对面的酒楼里等消息。这个位子还是君玲提前预定的,在楼上可以看到对面告示栏的情况。

君玲在楼上看着下面的人群,随着榜单贴出来,有人欢喜,有人垂头丧气,也有人给自己打气,明年再来考。

李三李四挤出拥挤的人群,往君玲这里走来,刚到楼梯口便嚷嚷道:“夫人,少爷中了...少爷中了...”

“别急,慢慢说,是哪个少爷中了?还有表少爷中了没?”

“回夫人,三个少爷都中了,表少爷也中了。”

“真的?你们俩没看错?”

李三:“是的,夫人,小的和李四看了三遍。康少爷在第十名,表少爷在三十一名,平少爷在四十三名,扬少爷在第五十名。”

赵安扬听说自己上榜了,愣愣的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中了。愣了一会儿问道:“此次一共取了多少名?”

“回少爷,此次一共取了五十名。”

赵安扬在听到自己是最后一名,到没觉得有什么。之前还以为自己考不中,没想到以最后一名考上了,不管怎么说,自己考上了就是好事。

其他几人听到自己考中了,自是欢喜得很。君玲在知道自家的几个孩儿都考上了,其中赵安康还考到了第十名,以后每月不紧有六斗米,还有一两银,更是欢喜得不行。当即决定,等下到酒楼去大吃一顿,庆祝一番。明日再回去,告诉家里人这个好消息。

君玲的提议,让几个小孩,自是欢喜。

高兴过后,君玲又在心里琢磨,这秀才是不是也没那么难考?要不然,怎么自家这几个孩儿都考上了呢?

一行人回到临水县,君玲便让李三李四先回新庄,自己带着赵安平兄弟、顾力学兄弟到醉香楼找顾大哥。

君玲进门看见顾大哥便道:“大哥,恭喜恭喜啊,力勤侄儿考上秀才了。”

“这是真的?”顾大哥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年轻时可是考过三次,都没考上。两个弟弟也是一个都没考上,没想到自己这小儿子,头一次考,便考上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