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说得是,下官这就去办。”
只过了不到五天的时间,郭德旺便将苏梦暖给他的种子分发给了各个村镇的人们。
济州府城内的荒地和废弃的田地,也都被朝廷给重新划分成块。按照人们家中壮劳力的个数进行登记,每家都分到了两亩到五十亩不等的田地。
“诸位父老乡亲们,大家不用担心。只要你们按照司农老爷告示上说的做,到时候无论这小麦的收成如何,朝廷都不会怪罪。当然了,若是有人别有居心,那朝廷也不会放过的。”
郡主府所在的县城下属的里长,此时正在跟他管辖下的各村族长们口沫横飞地宣传着朝廷的新法令。
大家一听种地朝廷给工钱,他们自然都是高兴的。于是大家纷纷领走了属于他们自己村子的那些种子,乐呵呵地离开了。
田间地头都能看见老庄稼把式的身影,这些人已经许久不种田了,毕竟天灾太多。如今又分到了田,他们的心里头可谓是五味杂陈的。
“哟,五叔,侄儿到时候还得请您多指点指点呢。”一脸庞黝黑的汉子笑呵呵地对一老者道。
“哈哈哈,你小子总算不用出海打渔了。大海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搞不好就再也回不来了。这下好了,可以安生的在家种田了。”老者笑道。
“哎,本来我分到的那片地里头都是荒草的,这下看样子我似乎还得感谢那些该死的蝗虫。要不是它们帮忙吃光了荒草,我还得费力去自己清理。”
“你这臭小子,瞧把你懒的。赶紧去地里头看看吧,尽快种上。没听族长说嘛,到时候谁家地里头的产量高,朝廷还有额外的赏赐呢。”
这便是苏梦暖制定下来的规矩了,以小镇为单位,谁种的冬小麦到时候产量高,谁将会得到朝廷的大奖。具体奖励是什么,她现在还没想好。
大家很快就都动了起来,就连街边儿的乞丐也都从朝廷领了农具,加入到种田大军的队列里头。
如今的济州府,早就一改之前的死气沉沉,可谓是全体总动员,集体来种田。
这一景象可气坏了那四大家族的人,本来他们四大家族是垄断粮食买卖行业的,如今朝廷一旦参与此事,那他们便失去了自己的优势。
老百姓全都成了朝廷的佃农,准确说他们都成了苏梦暖的佃农。只是和其他佃农不同,他们是有工钱拿的。
苏梦暖仍旧给他们每人提前预支了一个月的工钱,帮着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朝廷那边儿开仓卖粮,得了工钱的百姓们全都纷纷涌入镇上的官办粮仓那边儿去买粮食。
本来十大家族的手里头还有不少粮食的,如今他们彻底要哭了。毕竟朝廷这边儿卖的粮食价格,是跟之前没闹灾的时候一个价格的。那样的价格,比他们收购粮食的价格还要低一些。
“哎,真是岂有此理,看来咱们这次的粮食是要砸在手里了。”王家家主一拍大腿道。
“哎,等到了冬天天气潮湿,到时候那些粮食怕是都要受潮发霉了。若此时再不出手,怕是亏的更多呀。”赵家家主叹息道。
四个糟老头子相顾无言集体沉默,原本让他们很有底气的粮食,此时却如同烫手的山芋一般,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
第264章 这盐真咸
苏梦暖发动全济州府的百姓都去种植冬小麦,如今已经过了十来天了。她这边儿得来的消息是,大家已经将种子全都给种下去了。
如今灾民的问题已经算是解决了一半儿,就等着开春儿第一批冬小麦收获,济州府的危机才算彻底过去。
现在苏梦暖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自家的作坊上,每隔三天她便会亲自去两处作坊巡视一圈儿。
海盐作坊那边儿已经有了成品海盐,洁白如雪,细腻如沙。只是让苏梦暖发愁的是,这边儿的气候太过湿润了,再过两个月,怕是连太阳的面儿都见不到了。
找管事拿来了每天的账本,苏梦暖翻了一下,顿时被这海盐的产量给惊呆了。
她之前在山内村的时候,是用盐石来提炼精盐的,那叫一个费劲儿。没想到这用海水来晒海盐,产量居然这般惊人。她这个小小的作坊,每天竟然能晒出十吨洁白的海盐来。
朝廷贩卖的大多都是粗盐,颜色发灰,而且里头还有不少杂质。如今苏梦暖这边儿的海盐一出,郭德旺以及其他官员们也全都傻眼了。
“郡主,这就是您那作坊弄出来的盐?咱们这儿靠近海边,每年也有不少海盐上交朝廷,可却从来没弄出来过这么白的。”郭德旺眼睛泛着绿光。
那个负责济州府官盐买卖的官员,则直接用小指甲戳了一些海盐放进嘴巴里。下一刻他脸上的表情极为丰富,而后便喝了足足半壶茶水才算作罢。
“当着郡主的面儿,你好生无礼。”郭德旺忍不住吐槽道。
“大人,属下实在是太激动了,没想到这盐真咸啊~”
听他说完,其他官员们也都纷纷用小勺子沾了一些。只是那么一丢丢,就把他们给咸得赶忙喝水。
“往后这盐就叫济州海盐了,我们要把牌子做大、做好,争取让全国的人都知道我们济州产的海盐是最好的。”苏梦暖得意地道。
“太好了郡主,往常我们只能用海产品跟其他人换布匹和肉蛋之类的农副产品,如今我们总算是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有了这海盐,下官就坐等其他府城的官员们来求咱们卖给他们了。”郭德旺有些得意地道。
天知道他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因为济州府没有自己的特产,所以他一直都被周围其他几个府城的官员们打压。
人家有养蚕的,他得低三下四地求人家将蚕丝卖到济州府。别人有养猪的,他也是要高价收购人家的猪肉~
一想到那些瞧不起自己的官员们,到时候得主动拿好东西过来跟自己换这洁白的海盐,他就差点儿把嘴巴都给笑歪了。
“喂,我说老郭,你这是咋地了?”苏梦暖抬手在郭德旺的眼睛前头晃荡了两下。
“郡,郡主~下官实在是太激动,太高兴了。”郭德旺下意识地擦了一下嘴角处那根本不存在的口水道。^
从府衙离开之后,苏梦暖在马车上就开始制作自己的品牌商标。她有活字印刷术在手,所以这宣传工作一定要做得到位。
济州海盐的图标就是两个胖娃娃,一男一女活泼可爱,都是竖着大拇指,中间抱着一个谷仓一样的东西,里头装满了洁白的海盐。右上角那里是四个大字“济州海盐”,下头还有一行小字,写的是海盐的产地以及济州海盐作坊的相关信息。
设计好了商标之后,苏梦暖又开始设计宣传单。将海盐给夸得那叫一个天上有地上无,她甚至还写了不少海盐的成分,虽然她知道那些人根本就看不懂化学式,但为的就是提高海盐的档次。
宣传单上头还写了海盐的价格,一两银子一斤。或者可以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进行交换,不过用东西来换的话,对方的东西会被折价为八折,粮食除外~
如今济州府的商业仍旧有些萧条,所以苏梦暖很容易便在县城和府城里边儿都盘下来了两处铺子。
这两个铺子之前都是杂货铺,于是苏梦暖便只是让人简单地改了一下装修风格,而后又改了一下牌匾,便打算营业了。
在宣传单上,苏梦暖加了自家杂货铺的具体位置,所以她并不担心到时候有人想买盐找不到地儿。
三日后,苏梦暖这边儿的海盐库存已经有了二百多吨,于是她便给作坊放了一天假,让大家全都去发放宣传单了。
就连朝廷那边儿也贴出了告示,说是济州府也有自己的特产了。
百姓们自然是买不起的,不过毕竟是那么大的府城,有钱人还是有很多的。这帮人一得了信儿,便决定到时候一定要多买一些。
本来郭德旺的意思是,这海盐以朝廷的名义来卖。但苏梦暖却不希望这样,毕竟她的梦想是做个富婆,所以这笔买卖她并不打算直接交给朝廷,而是让朝廷那边儿努力配合。
郭德旺无奈,谁让人家郡主是这里的土皇帝呢,他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
两家挂着“苏记”幌子的杂货铺正式开张了,里边儿除了贩卖百草园出品的种子之外,最瞩目的自然就是那雪白的海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