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是只给女人治伤的,如今也是看在他的面子~”苏梦暖瞥了一眼周长寿道。
周长寿有些脸红,又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大嫂,你们若是不相信阿暖,那可以去府城找大夫啊。毕竟她一个女娃,我听的都有些瘆得慌。”周长寿道。
“哟,瞧三弟说的这是啥话?我们对阿暖的医术那可是一百个相信的。连皇帝陛下都说她是咱们梁朝的第一村姑医女呢,我们咋敢怀疑皇帝呢?这话可万万不能乱说呀。”高氏赶忙解释。
苏梦暖一听这“村姑”两个字,心里头就不由得腹诽。心说你丫的才是村姑,你们全家都是村姑~
县城郊外,育才书院。
孩子们来念书,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所以院长决定在书院里头设置饭堂,让孩子们都在一起吃饭。
这也是冯大儒那边传下来的,因为他不希望孩子们太过物质。赵子文是他的大弟子,可谓是完美地传承了自己老师的衣钵,将艰苦朴素这一特色发展到了极致。
这赵院长身材消瘦,刀条脸,面相看着比较难相处。
今天一早小龙和小虎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大师兄的时候,就发现他身上穿的褂子都有些飞边儿了。看得两人一开始还以为那人是给院长收拾屋子的人,直到赵子文先开了口,两兄弟这才意识到是自己以貌取人了。
“你们就是我的小师弟小龙和小虎?”
“是的院长师兄。”二人齐声应道。
赵子文打量了两兄弟半晌之后,这才道:“二位小师弟如今能得恩师赏识,学问想必一定不赖吧?”
小龙率先开口道:“我们两个之前因为家贫,所以并未曾念过私塾,就是跟家里头的帮工大哥哥学了一些字。”
“哈哈哈,你们两个不用太谦虚。之前师父他老人家都跟我说了,二位小师弟小小年纪竟然就能够作诗,这可是比咱们这些当师兄的还要厉害呢。”赵子文笑着夸赞道。
两兄弟私底下交换了一下眼神,不由得都有些脸红。
“行啦,你们是第一天来报到,今天不需要念书。如今师兄我在这里当院长,一切规矩也都跟之前不同,想必师父他老人家应该和你们都交代过了,我就不多说了。待会儿你们自己去后头领咱们书院的统一服装,领完之后,如果你们乐意的话,就在饭堂跟大家一起吃晌午饭。”
小龙和小虎对这里也是非常好奇,两人于是便全都点头答应了。
“那我们在这儿吃了饭再回去,顺便还能认识一下其他人。”小龙道。
“嗯,这样也好。待会儿我会让我的书童带你们在书院里头转一转,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若是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我的书童就行。”
两兄弟给赵子文行了个礼,便准备转身离开。
“哈哈哈等一等,我差点儿忘了,你们还有双倍的课业。我都已经给你们写在这张纸上了,你们吃完晌午饭回家之后自己做功课,明天一早提前半个时辰过来找我。”
两兄弟接过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份功课,心里有些激动,也有些上火,出门之后还能听见屋子里头赵子文的笑声。
“哥,你说师兄像咱们这么大的时候,是不是也被师父安排过双倍?”
“应该是,或许是三倍呢。”
从院长屋子里头出来,就有一个身穿青衣的小书童。年纪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长得倒是浓眉大眼的,看着就很老实。
“二位小公子好,我是院长的书童,你们叫我小贾就行。”小贾笑着一躬身。
作为赵子文的书童,他是知道小龙和小虎跟自家主子之间的关系的,于是对待他们两个也如同对待自己主人一般恭敬。
小龙和小虎也是懂礼数的孩子,赶忙给小贾回礼。
“小贾哥哥,有劳你带着我们在这里熟悉一下了。”小龙道。
这育才书院因为是建在城郊的地方,所以远离了县城里的喧嚣,非常适合人们在里边儿读书。
总共占地面积差不多有十亩地大小,主要分五个部分。最中央的是学堂,一共有三趟屋子,大概有六个教室。
分启蒙班、童生班和秀才班,按照学生的年龄大小,又分了两个教室。
小贾指着童生班的小班道:“明日你们就在那里跟先生学习,那边儿都是童生班的。”
两兄弟顿时将目光落在了那边儿的屋子上,因为屋里头烧了碳炉子的缘故,所以开了一扇窗。
透过那小窗户,两人往里头看,就见里头差不多有十来个和小贾年纪差不多大的少年在里边儿摇头晃脑地读书。
“他们真的都是童生吗?”小虎好奇地问道。
小贾点了点头说:“是啊,他们在童生里边儿算是年轻的了。隔壁的是高龄童生,最大的都三十多岁了~”
第140章 吴文才
周长寿带着小龙和小虎去育才书院报到,刚进去没多久,他就只能跟两个儿子分开了。因为两个小的需要去院长那儿拜见,而周长寿则需要给他们去交束脩银子去。
由于他们已经拜了冯大儒为师,而且这里并不是私塾而是官办的县学,所以他们并不需要再给这儿的先生交拜师礼。
周长寿和其他人一起,上后头给孩子交束脩。
交完今年二十两银子的束脩,而后领到了一个雕琢小巧木牌子作为入学凭证。
拿着木牌,按照小龙和小虎两人的尺码,又去库房那边分别给两人领了衣服,还有文房四宝。
“你们领完东西的赶紧在这里签字,然后就可以走了。一定记住,如今咱们县学里边儿不准带其他的文房四宝,只能用书院统一发放的。纸张什么的每个学生都有限额,免得你们的孩子们浪费,这是院长亲自吩咐的。”负责发放物品的青年板着脸道。
“好的,我们一定按照规矩来做。”大家都点头答应。
周长寿抱着一堆东西往回走,在书院大门口的时候,他这才听见看门的老头说:“你们家那两位小公子要在这儿吃了晌午饭才走,方才是院长的小书童亲自让人过来叫我通知你的。”
“多谢老哥了,那我就先在外头等他们一会儿。”他说完还从荷包里拿出了十文钱,打赏给了看门老汉。
周长寿说完,抱着东西就要往外头走,而那老头则一把拉住他道:“你等等,老夫看你也是个实在人,不妨告诉你点儿内幕。”
“哦?什么内幕啊?”周长寿顿时愣在了原地。
“我们的院长不喜欢孩子被家里头太过娇惯,我劝你最好是自己先回去,或者是离这里远一些,在半路等你的孩子。若是让院长知道你们家的两个娃来回都得马车接送,他会不喜欢他们的。”
周长寿有些无奈,只能点头称是。
书院外头刘老头早就等得草都要枯了,可算看见周长寿出来,于是他赶紧上前,帮着接过了那两个装衣裳的大包。
“这咋才出来呀?也不知道小龙和小虎他们这次顺利不。”
周长寿笑道:“他们很机灵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哎,只是方才那看门的老大哥和我说,院长不喜欢爹娘太过溺爱孩子,他让我们把马车停远一些。”
他们这边儿将马车赶去书院外面的官道岔路,而此时时候已经差不多到了晌午。
小龙和小虎这边,正在盯着自己的同窗看呢,突然就在童生小班的一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大叔”级别的存在。
“咦,小贾哥,这里怎么还有这么大年纪的呀?他就是我们的夫子么?”
小虎抬手指着里头的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满脸好奇地问。
小贾一个没忍住,竟然笑出了声音:“呵~不是的,他叫吴文才,据说是个很有背景的人。院长不愿意招惹他,就随他开心好了。本来他被分配到隔壁屋的,但那边儿的课业他有些跟不上,所以就~”
“我们明白了,谢谢你啦。”小龙笑嘻嘻地说。
小虎则道:“他都那么大年纪了,看样子跟我爹差不多,居然还喜欢跟我们一起读书~”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突然发现那个吴文才竟然直接回头了,正用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他们呢。
那种说人坏话被抓住的感觉顿时让两兄弟都闭上了嘴巴,小贾的脸色也变了变。那人可是知府家里头的亲戚,所以才敢这般嚣张,自己只是一个书童,况且如今院长在这都还没站稳脚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