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套+番外(72)

“不懂,你找易一问问?”苏晚建议道,“她看起来很会。”

不懂这方面的苏晚,万事不愁,唯一可惜的是,她已经放弃拍摄人物集。

最近她没怎么联系封扬,知道他在考试,油画系的安排比计科院密集。

等到后面匡正明教授的选修课准备考试时,两人才得以见面。

算起来大概有两周都未见面。

考试时,分了两个教室,苏晚和封扬正好被分开。

苏晚想着后面大概也要暑假两个多月见不了面,写完试卷出来后,便站在门口等着封扬出来。

原本清朗天空,突然变得乌云密布,转瞬倾盆大雨便淋下来。

苏晚站在栏杆处,往外看,雨滴不断往走廊砸进来。

她退后两步,避免被雨淋湿。

早上起来手机已经提醒过有暴雨,苏晚带来的伞放在教室外,她走过去取下,握在手中。

她感受到雨丝挟裹着之前热浪溅在脸上,突然想起昨天晚上写的代码,有一行或许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简化。

等回过神时,其他教室已经交卷,纷纷从里面出来。

“抱歉,我和她一起走。”

苏晚转身便见到封扬在和一个女生说话,她眯了眯眼,莫名觉得那个女生眼熟。

“她不是有伞吗?拜托,能不能一起走。”女生双手合十,露出可怜模样,“我一淋雨很容易生病。”

“你……可以等雨停再走。”封扬客气道,并往旁边偏一步,躲开女生的靠近。

女生一哽,怎么学期初他都愿意,难道真的和苏晚在一起了?

“封扬,走了。”苏晚喊道。

“抱歉,你可以找其他人。”说完封扬朝苏晚走去,心口一松,和想象中充满愧疚并不一样。

郭元洲也从教室内出来,看着外面的雨,又看了看他们两个人手上的伞:“老大,你伞借我用一用。”

“坏了。”苏晚并不给。

“坏了?漏点雨没关系。”郭元洲大大咧咧道。

“不是漏雨,是打不开。”苏晚随口编了个理由。

郭元洲震惊看着苏晚和封扬一起下楼,自己一个人站在走廊感受雨水的冰冷。

苏晚和封扬走到教学楼大门口,便见到易一拿着把大黑伞站在那。

“他还在楼上。”苏晚淡淡抛出一句。

“谢了。”易一整理整理脸上的表情,露出最标准的甜笑,朝楼上走去。

目睹一切的封扬:“……”

他扭头问苏晚:“伞……是好的?”

苏晚点头。

封扬犹豫问道:“如果他发现了,怎么办?”

苏晚想起易一的个性,如果郭元洲真喜欢这样的,她大概能装一辈子。

只不过……苏晚想起郭元洲偶尔透露出来的信息,他应该是喜欢易一,而不是因为易一对他笑得甜。

那种眼神,苏晚没经历过,也形容不出来。

有些学院已经提前回家,校内顿时比往常空荡,越往外走,路上人越少。

“今天在校最后一天,暑假准备做什么?”苏晚站在封扬撑开的伞下问道。

“我……报名参加欧洲这期交流会,应该会在欧洲各国转。”封扬说起这个,眉眼生动许多。

原本总觉得陷入泥潭中,无论多么努力,只是枉费力气。

现在却在越变越好,不但能得到院长和苏瑶老师的指点,在美院只有一个名额的条件下,他成功得到这次机会。

甚至……

封扬微微低头看向身侧的苏晚,甚至……他也有朋友了。

“欧洲?”苏晚想了想道,“可能我们会有机会见面。”

听见她的话,封扬一怔:“你也会去吗?”

苏晚点头:“没听错的话,半个月后我们会带着自己的机器人去那边。”

不过欧洲国家不少,时间错过,他们也不一定会碰上。

这雨越下越大,完全没有停下的迹象。

再大的伞也无济于事,两人便躲进校内公交站台里。

站台内两人抬头朝外看去,雨雾朦胧。

封扬收起伞,转头看向苏晚,惯常带笑的唇扬起:“希望我们能在欧洲遇见。”

“遇不见就约见面。”苏晚随口道,“比赛总会有休息时间。”

“……嗯。”封扬垂眼,藏在碎发间的耳朵不知为何泛起薄红。

第54章

暑期一到, 实验大楼全天开放,八组队员也不用再忙着其他的课程, 导致这些人以实验室为家,白天到黑夜除了出大门去拿外卖,便没挪过。

苏晚比三组其他组员要轻松,三号编程这事落在她头上, 但这只是其中一小环, 在机器人调试好前,她没事做,光明正大地坐在电脑面前玩手机。

苏晚在看封扬的朋友圈, 他似乎是放假第一天便上了飞机, 在爱尔兰落地。

至于为什么她知道,是因为封扬照片下有定位, 表明爱尔兰,照片中更是贯穿爱尔兰岛的香侬河。

苏晚有一点点可惜, 他没有入镜。

在她纠结要不要留言暗示时,实验室的集合铃声响了起来。

苏晚只能收起手机和其他组员一起下去。

三号也跟着他们下楼梯,它走路很稳, 几乎和人没有区别。

一楼空地只有周岛一个人, 他背着手看着八个组从楼上下来。

“周哥,我们今天要比赛吗?”林乐问道。

在实验大楼,这帮人喊谁都是老师,唯独周岛和张仁水不同,两个人是S大学长, 地位超然,几个S大计科院的学生先开口喊‘哥’,周岛和张仁水也没反应,后面自然就这么喊了下去。

“不比,今天是有东西给你们。”周岛朝角落里的几个箱子指了指,让他们去拿出来。

林乐最先过去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齿轮样式的东西,他看了一会道:“这是谐波减速器?”

谐波齿轮传动装置在1955年被M国发明出来,多在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减速应用上,所以俗称为谐波减速器。

他现在手里拿着的明显是缩小后的谐波齿轮传动装置。

周岛点头:“泰隆集团和C大机械传动实验室合作研发出来的新型谐波传动装置,对稳定性作出了改变,你们换上。”

这些年J国一直对华国技术封闭,他们足足花四年时间才实现自主研发,突破所谓技术壁垒。

在接下来的多国联赛上,要靠着这八台机器人展示他们的技术,不单单是所谓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全世界依然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他们的比赛也只是打着这个旗号,哪国真的推进一步,也不用来参加赛事了。

周岛似乎只是来送这个装置,简单说了几声便匆匆离开。

除计科院的几个人外,其他组员都有些激动,摸着新谐波减速器看来看去。

“苏晚,今天我们把它给三号装上去,你帮忙记录一下数据。”林乐认真道。

“什么数据?”

“以往国外用的谐波减速器虽然灵活度高,但散热不好,容易产生损坏。”林乐低头看着手里的减速器,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给三号装上去。

八个组浩浩荡荡回到自己的实验室,三组动作快,立刻换上新的减速器。

“急停,高速骤降,都试一遍。”林乐摩拳擦掌看着三号。

苏晚则在一旁监控数据,旧的减速器倒是早有记录。

整个实验室都开始看见三号不断跑来跑去,又突然停下。

“减速的时间比之前装置要快九秒,急停时整体稳定性更强。”苏晚将监控的数据调出来,“唯一差的是三十二分钟后温度有所上升。”

“能坚持到三十二分钟后,已经很不错。”林乐眼睛都亮了,之前他们用的并不是谐波减速装置,且不是国产。

苏晚看着电脑上的数据道:“要看区别,八组的机器人应该更能体现出来。”

林乐恍然:“对,他们是运动型的,比我们这个更明显。”

一经提出,三组的成员便开始往八组那边走去。

路上碰到好几个组的人一起过来,显然大家都想看看八组的效果。

八组重新用之前的装置测了一遍,现在才开始用新的谐波减速器。

郭元洲坐在椅子上一转,见到门口一堆人头道:“干什么呢?都来看我们家小粉。”一副护着闺女的样子。

里面不开门,他们也进不去。

苏晚站在外面敲了敲玻璃门:“你们数据放大,让我们看看。”

上一篇:青芒下一篇:娇嗔

红刺北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