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八十年代搞京剧(100)

作者:苏放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天下戏,池世秋的舅舅拉住他们说:“你们还有什么别的戏想表演吗,要不要都来这儿练习一下。这样,只要超过五成的座,剩下的那些收入我分你们一半!”

他知道以池家人在梨园的地位是不会轻易来这种野场子演出的,可是池世秋一方面是自己外甥,而且也没正式入行,倒没那么多条条框框。

至于盛慕槐,这个姑娘简直太棒了,身段、唱功、气场,没得说,必须得在她成角儿之前让她多来几次,这在以后可就是他们茶馆的宣传和谈资啊。

为了扩展生意,他又对盛慕槐说,你要是有什么水平相仿的同学朋友,也可以叫上她一起来演。

池世秋说:“这倒是个好主意,慕槐,你也可以来这里练习复赛和决赛的戏。 ”

“说的对啊!” 舅舅答,问了盛慕槐复赛和决赛的戏是什么以后,心就更痒痒了,不仅是为了赚钱,他自个儿也想听。干脆折扇一拍手:“这样,你只要来演《廉锦枫》和《贵妃醉酒》,刚才说的五成收入提到七成!”

盛慕槐心动了,毕竟对于戏校学生来说,舞台还是太少了。她喜欢对着活生生的人演戏,也爱这种每天都要登台的感觉。

但是她没有刺蚌和醉酒的戏服。

池世秋出主意:“可以找薇姨借,这两出戏她都贴演过。”

可是师父的戏服都是很珍贵的,怎么好借来在茶馆演出,盛慕槐有些犹豫。池世秋说,那你就不懂薇姨了,只要是她喜欢的人,你要星星她不给月亮,只管放心去问就是,要不要我帮你?

盛慕槐没让池世秋帮忙,最后还是自己去问了。

像范玉薇这样的大角是有自己的私房戏服的,她一听是为了比赛做准备,二话不说就把两套戏服借给了盛慕槐。

她让盛慕槐先试试,一看两套戏服都十分合身,立刻说:“到时候比赛你就穿我的行头去比,这些行头陪我走南闯北那么多年啦,也是好兆头。”

盛慕槐十分感激,她真的是有好运气,才会既找到爷爷,又找到范玉薇这样的师父。

“《武家坡》准备的怎么样了?再走一遍。” 等盛慕槐脱下衣服,范玉薇又开始为她指导起来。

回到宿舍,盛慕槐问也在准备初试的柳青青愿不愿意到茶馆去演出。

柳青青二轮表演剧目是《扈家庄》,本来她练这一出都是踩跷的,因为比赛要求也放弃了。可跷踩多了,猛然换回彩鞋还不大习惯,要更加勤加练习。

柳青青当然愿意,而且一听如果上座率满五成还能有收益,就更开心了。她家的条件不好,每天省吃俭用还要补贴家人,实在过得有些窘迫。

于是三人便和池世秋舅舅商量好,开学前在他的“东风茶馆”里演出一周,每天固定演出时间三点到五点。

那几天每天两点就有人来占前排位子,场场都是满座儿。

盛慕槐和柳青青根据观众的反馈来审视自己的段落,又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在二轮初赛的前一天,盛慕槐在学校里的公用电话亭给爷爷打电话。

“不要紧张,放松演就好,你的水平我清楚,一定能进复赛的。” 爷爷柔和的声音总能让盛慕槐安心。

其实她本来也不紧张,就是想打给爷爷撒撒娇。

和爷爷聊了几分钟,后面排队的同学多了起来,她便挂断了电话。

往回走,校园里一棵老桂花树开了花,香气扑鼻,朦胧的月笼罩在身上,她感觉很舒服,很放松,一切都好像要好起来了。

第二轮初赛是在石家庄举行。每个小组都有六到七名选手,盛慕槐偏偏排到了最后一个,最不幸的是,前面有两个选手和她选择的剧目是一样的,其中还有俞雁。

俞雁已经毕业了,现在是河北省某地级市京剧团的演员。看到盛慕槐,她习惯性地想冷嘲热讽几句,但最后却还是闭上了嘴,选了个离盛慕槐最远的地方坐下了。

她一碰到盛慕槐就倒霉,惹不起躲远点还不行吗。

当盛慕槐上场的时候,评委已经看过了老旦组,武旦刀马旦组加上青衣花旦组共18个表演,早就审美疲劳了。

一个评委翻了翻表格摇头说:“又是《武家坡》啊,现在的孩子会的老戏实在太少了。”

另一个评委说:“这是范玉薇的徒弟,给她配戏的是池老的孙子,咱们还是多期待一下吧。”

其他评委纷纷点头,范玉薇的高足和池家的小少爷,这可是整场比赛最值得期待的两个人了吧。

等乐声响起,盛慕槐上场的时候,评委们果然眼前一亮,等她开口唱了两句,就连最严厉的那一位评委也点了点头。

池世秋和盛慕槐在台上的配合是相得益彰,彼此成就,戏捧人,人捧戏,评委们甚至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京剧鼎盛时前辈的那种风采。

他们两个把刚才上场的所有在剧团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考生都比了下去,由不得评委不打高分。

这么多组表演里,倒是两组戏校学生的表演最让人印象深刻,挺有意思。

“他们两个都有在决赛角逐的实力,可惜池家的那位只是来玩票的。” 最严厉的评委对旁边的人说。

等盛慕槐和池世秋表演完毕,所有的旦角组成员都上台来,评委要宣布最后的结果了。

分是早已打好的,一合计就明明了了。

河北省京剧团的一位老师举起话筒,严肃地对着名单念道:“老旦组进入复赛的是首都京剧一团的黄文珣,武旦刀马旦组进入复赛的是首都戏校的柳青青,花旦青衣组进入复赛的是首都戏校的盛慕槐。恭喜你们。”

在台上要保持稳重,下台后柳青青和盛慕槐兴奋地抱在一起,跳了起来。

跳着跳着,柳青青忽然开始抹起眼泪。

“怎么了,怎么还哭起来了。” 盛慕槐赶紧放开柳青青,拿出纸巾给她擦眼泪。

柳青青一边擦眼泪一边笑:“没什么,就是高兴的!我爹娘说了,如果我进了复赛,我们全村的人都会围在村口小卖部看我比赛呢。”

“那多好呀。” 盛慕槐想起了凤山的家人和爷爷也会围在电视机前看自己演《廉锦枫》,大眼睛便也弯出了温柔的弧度。

作者有话要说:五四青年节快乐!送给大家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话:

“为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

这里槐槐看的版本和词来自窦凤仙老师的王宝钏

今天推荐秦腔的《五典坡》,看王宝钏如何辱骂渣男。

上面省略的原词是这样的:“ 这一锭银子莫与我,拿回家与你娘安家园。 量麦子来磨白面,扯绫罗来作衣衫。 给你娘吃给你娘穿,把你娘吃的害伤寒。 有朝你娘死故了,尸首埋在大路边。 叫和尚来把经念,叫石匠来刻碑帖。 上写你父薛平贵,下写你娘王宝钏,过路君子念一遍,军爷把儿的孝名天下传。”

高能从138分钟左右开始

第72章

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 才不过十一月初,晚上的温度就降到了接近零摄氏度。

盛春却很高兴。

他穿着盛慕槐送他的羊绒衫和夹克,去菜市场买了一小瓶白酒, 一大盒卤猪耳、卤鸡爪、卤牛肉,和一只大肥鸡。因为不会杀鸡, 还是让摊主帮忙处理的。

布鞋下是一地鸡毛,鸡被割头放血的时候, 他不忍地别开了眼睛。

拎着买好的菜, 他决定步行到于学鹏家里。

走着走着感觉喘不赢气, 他靠着灯柱歇了会儿,继续走。

天确实一点点变冷了,大衣裹在身上,哈出的气都是白色。他观察着来往人群,街上所有人的脸前都有这样一团白气,好像每张脸都被白色覆盖了,世界都变成了白色。

歇息了两次,他走到了于学鹏的家里。

李雪梅热情地来迎接他, 接过他手上的袋子打开一看,责怪道:“盛老师您怎么回事,都说了让您别买东西别买东西,您怎么不听呢!”

她把盛春让到沙发上, 塞给他一杯热茶。

盛春露出一个温柔的笑:“今天是槐槐在电视上露脸的日子,我心里高兴,就想买点东西。”

“现在厨房里的食物可要堆成山了, 别人要看到还以为我们提前进入小康了呢!” 李雪梅一边说一边系围裙:“直播还有半个小时才开始,而且有十名参赛选手,槐槐出场且要等着,您先坐坐吧。” 说完她去厨房忙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