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在村子里5毛一斤收鸡蛋,让全村都轰动了,因为现在养鸡没有限制了,所以大家纷纷去养鸡了,反正可以供货给王家。
米心儿知道王家的事情之后,还特意的向大队长打听过。但是王大桥给顾琛阳打电话的事情是全村都知道的,所以大队长把这件事说了。米心儿也就没有多想了。事实上,白露是不是穿书的,米心儿也不在意了,因为提早的改革开放已经让她怀疑这个世界了。
对于王家的这种小生意,米心儿则没有抢着去做,因为几毛钱、几分钱的利润,她也看不上。再说,王家的番薯粉、土豆粉还有点心是从她的制作坊批发的,她的利润还在的。米心儿现在只买房子、买铺子,因为她知道,这是赚钱最快的,而且也不会累到自己。甚至,她还决定做服装生意。
王家一天50斤的鸡蛋,倒是不会断货,毕竟每天从不同村子里收购来的鸡蛋,也不止50斤的。除了鸡蛋之外,咸鸡蛋买的也好。咸鸡蛋是9毛钱一斤,鸡蛋收购5毛钱,又加了1毛钱的材料,所以他们把咸鸡蛋的本钱定为6毛钱,每天也是提供50斤。9毛钱一斤的咸鸡蛋比8毛钱一斤的肉还要贵,但是咸鸡蛋里面的油多,为了取信客人,王家把咸鸡蛋切开,放着给大家看的,有的甚至还尝过。所以每天50斤的咸鸡蛋,也是抢着要的。
除此之外,番薯粉、土豆粉、米糕、年糕,销量也非常的好。像米糕,一斤大米粉才2毛的本钱,可以做盘子大的六块,买2毛钱一块,也就是说,一斤2毛本钱的大米粉可以赚1块,这利润非常的高。
开业第一天,从白天到晚上,七七八八的加起来,除掉本钱,一共赚了150块。
算着手里的钱,一家子都惊呆了,这利润……太可观了吧?
陈荷花:“如果鸡蛋、咸鸡蛋、米糕和年糕的量多的话,岂不是翻倍了?”
王大桥道:“不能多,每天只能定量,露露说的这叫……这叫什么营销啊,就是东西越少越金贵。”
方亚芬:“可不是,不过今天是第一天,大家的鸡蛋都是两斤两斤的买,可是两斤鸡蛋能吃上10来天了,也就是说,这户人家有10来天不会买鸡蛋了。”
钱娟看着这些钱,眼睛在发亮。
接下来的几天,利润都维持在200块之后,直到第四天,利润下降了,维持在50-100之间,头几天的新鲜劲过了,高利润的东西大家都买了,所以利润就少了。
王大桥:“腊肉快没了,给露露打个电话,让她从工厂批发过来,然后再邮寄过来。”
陈荷花:“我去给妹子打电话。”
方亚芬:“你嘴巴没把门的,我去打。”
陈荷花:“那我跟妈一起去,我给妹子打个招呼。”
……
部队
白露:“妈,行,我知道了,我明天就把腊肉寄出,放心,腊肉、腊鸡、腊肠都有。”白露心想,亏得这个年代的邮费便宜,不然这样寄包裹邮费都付不起。
方亚芬细细给女儿叮嘱:“马上就要过年了,还能再卖一波。”
白露:“这几天生意好吗?”
方亚芬:“你猜猜看。”
白露是猜不到的,但是她也知道方亚芬在那边打电话不太方便说具体的,所以两人打哑谜:“一千往上还是往下?”现在已经开业10来天了,作为县城的第一家私营店,销售量应该是好的。
方亚芬道:“往上一点,再加一半不到。”
白露明白了,这十来天赚了1500不到。
方亚芬:“主要是鸡蛋和咸鸡蛋还有腊肉、米糕、年糕卖得好。番薯粉和土豆粉也不错,但是蔬菜利润低。”几分一斤的,没办法,不过也不能没有蔬菜。
白露:“等学生开学的时候,可以试着把早餐也做起来,粥、包子之类的,就放在后门,那个时候生意肯定好。”
方亚芬:“可不是,我咋没想到这个。”
母女俩又是说了一会儿,才挂了电话。挂上电话之后,白露去了部队工厂,批发了腊肉腊鸡之类的,腊味耐放,现在又是冬季,放到明年也不会坏掉。
第二天,白露跟着部队工厂送货的车去了一趟城里,把腊肉寄了出去。等到了年前,白露收到了邮政汇款,是腊肉的本钱。
这个年底,王家人足足赚了三千。因为第一家私人副食品店的嘘头很旺,再说不用票,价格比供销社贵不了多少,所以县城里围着王家副食品店的那一圈人基本每天都去光顾。王家赚钱了,大队里的人也起了心思,但是县城的房子不好找,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多钱买房子。只不过,大家承包田地积极了,因为种植的大米、蔬菜都可以卖给王家,且家里基本都养了不少的鸡。
王家人现在很忙,方亚芬和陈荷花每天守着店里的,王大哥和王二哥每天送货的,用他们家的自行车和白露的自行车。王大桥在家里收购的,钱娟在家里整理收购品。
75年9月,高考恢复了,比起历史上77年9月,起早了两年。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王有望松了一口气,觉得决定命运的时刻快要到了,不用每天提心吊胆了。但是,距离12月的高考只剩下2个月,从时间上来算,又是紧张的。因为时间紧张,所以白露和王有望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里。好在他们从去年12月就开始准备了,也好在白露几年前就开始复习高中的知识了。不过让白露意外的是,部队工厂里有不少人辞职了,纷纷投入了高考里,其中还有任敏。白露以为,像任敏这样好胜的人,是不舍得辞职的,没有想到她辞职的还非常果断。
家里的学习紧张,连顾易小朋友都知道了,他每天乖乖在家里不吵不闹了,最多要哥哥带他去外面玩。好在顾乾和顾坤也放假了,每天带着弟弟去玩。
到了12月上旬,高考的大门在大家的紧张等待中,终于开启了。顾琛阳亲自送白露和王有望去考试的,家里的孩子也跟着去了,不过孩子们在车上。
顾乾:“妈妈加油、小舅舅加油。”
顾坤:“妈妈一定可以的,小舅舅加油。”
顾易:“妈妈……”握紧小拳头。
白露其实不紧张的,她又不是第一次高考了。再说了,高考在这个时代的人心中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是神圣的,但是在白露心中却不是,因为她知道,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过她虽然不紧张,却也是激动的。怎么都没有想过,来到这个世界,还能经历高考。
第173章
一个月后
“嫂子……嫂子……你的通知书到了……嫂子……”
白露从屋子里跑出去, 因为要过年了, 家里正在准备年货。
“嫂子,这是你的通知书,恭喜你考上大学了。”门卫小兵道。
白露高兴的很:“谢谢。”她接了信就拆开看了, 看到录取通知书,那一瞬间的心情无法形容。这会儿的首都服装学院, 还不叫服装学院,叫化学纤维工学院。但不管是哪个学院,至少她被录取了。当然, 学服装设计最好去国外镶金一下, 这并不是说看不起国内, 而是每个地方领先的文化艺术不同。不过,白露是没有去国外镶金的想法。
“姐, 恭喜你录取了。”王有望总算是放心了。他的通知书比姐的通知书来得早, 之前一直不敢表现出太高兴的样子,就是怕他姐伤心,现在总算放心了。不过他考上的是大专, 而且根据他姐的建议, 他报考的是会计专业。
王有望的会计专业的确是白露建议的,王有望性格文静些, 这种坐办公室,又不用太交际的岗位适合他。而且,会计如果考出证书,以后会越来越吃香, 这个专业是非常好的。
“恭喜妈妈考上大学。”顾乾也听到了,他问妈妈高兴。
顾坤:“妈妈,我们要庆祝一下吗?”他们家碰到喜事都会庆祝,庆祝代表有好玩的事情可以做、有好吃的东西可以吃。
顾易一边拍手一边道:“庆祝庆祝……”
等顾琛阳回来,看到一桌子的菜,马上明白了:“恭喜媳妇考上大学。”
白露诧异:“你怎么知道的?”
顾琛阳道:“从门卫那边传来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了。”事实上,不只是他媳妇,不管谁考上大学了,信都是寄到门卫的,所以那边马上会传出来,毕竟这是一件喜庆的事情。
年后,王有望就回大队了,他是在甬宁市上大专的,从前年12月到今年,一直住在部队里,还没回过家。这次也是要等姐姐的通知书,所以过年也没回去,现在回去,赶在上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