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番外(43)

作者:话旧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现在,目光所及之处,每个人都像隐藏于幕后,心黑手毒,盘算着陷害宫妃的家伙,每个人又都像完全无辜之人。

她抓着扶手的指尖都青白了。

“你很聪明!”朱莹暗自给自己打气,依照自己的思路分析下去。

她偷听到的东西,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揭露出来。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抓住奉命害死待芳的那个内侍……

她已经说了自己看见过他,藏着掖着太多也不好。

不管能不能抓住他,只有尽可能多说一些,才会叫幕后主使觉得自己并没有发现最重要的内容。

如此,她和李充仪才能继续安全的苟下去。苟到孩子出生,李充仪晋位,她拿到安稳生存的保障。

“皇后娘娘,”朱莹忽然间说道,“刚才妾身忘记讲了。妾还记得那个人的大概身形。”

“说。”皇后道。

“那内侍身材雄壮,粗略一观,其高矮胖瘦……”朱莹佯装着寻找参照,很快便将目光移到顾昭容那里,说道,“和昭容娘娘带来的内侍相仿。”

皇后眼角微微一抬。

朱莹又道:“娘娘不防命陈太监,好好查一查内卫里与其相似之人。”

她说着,余光一直在观察顾昭容主仆。

她带来的宫女们面容尽是茫然之色,那个内侍头埋得更低了。

顾昭容眼里泪光闪烁,道:“宫中会武之人,并非全是内卫,妾请皇后娘娘派人讯问宫中所有这般形状的中官!”

皇后神情平静,坐在上首,什么话都没说。

应该不是顾昭容。主使者怎么会一个劲儿的求皇后娘娘往深里查?巴不得囫囵结案,就此不提才对吧。

除了李充仪以外,谢昭仪和顾昭容……她们眼下有什么让人忌惮的价值呢?

等回去了,得请来苏纯,好好问上一问。

朱莹收回投注在他们身上的目光,眼观鼻鼻观口,也坐在席位上不动了。

·

不知过了多久,外头宫人终于来报:“皇后娘娘,陈太监到了。”

“宣他进殿。”

门外一阵脚步声响,宫人撩起珠帘,放一个红色袍服的人影入内。

那人其貌不扬,比王咏要高出一截,瞧着约莫十七八岁年纪,也还是个少年。

估计和轮班的秉笔太监交接完事务,便立刻来了内宫,他还没来得及换下官服,额头一层薄汗,微微有些气喘。

陈太监跪下行礼:“请皇后娘娘安。”

“起来吧,”皇后淡淡道,又吩咐宫人,“赐座。”

“谢娘娘。”

宫人搬来一把束腰四足圆凳,安置在堂下,陈太监只坐了个边沿。

他问道:“皇后娘娘召端前来,有何要事?”

“昨日待芳死在宫正司内,朱美人又瞧见一个内侍翻越宫正司高墙。故而叫你来看看。”

皇后指着顾昭容身后的内侍,又道:“与此人身量差不多。陈端,你既然代掌御马监,不防好好查一查内卫,看那人到底是谁。另拨二十人,与先前长庆宫内卫一起,轮班护着宫中妃嫔。”

陈端眉头微挑,上下打量了那内侍几遍,道:“端领命。”

他起身拱手,腰间佩玉随着动作微微摇晃:“皇后娘娘,王厂臣督管内卫多年,平素核查甚严,只要人在宫内,便无落单的时候。端以为,此人不在内卫之中,而在内宫里。”

他还想说什么,皇后已道:“皇嗣要紧。你先查了内卫,挑出身家最清白的人送到长庆宫去,别的都等着做完了此事再说。”

陈端便带了几丝笑:“是。”

他不欲继续留在永安宫里,借口打算亲自检查待芳遗体,退了出去。

皇后便教诸人都退下。

朱莹随顾昭容、武婕妤等人起身。

她行在最末。等别人差不多都出去了,她便住了脚,折回皇后身边,低声道:“妾还有事禀报。”

第37章 作风

从永安宫中出来,朱莹瞧见了那具放在宫门外不远的遗体。

待芳面容扭曲,满是痛苦之色,几乎分辨不出她生前的模样。

她大张着嘴巴,从口角到胸膛上的衣服,都满是呕吐留下的痕迹。

服用砒/霜而死的人太过恐怖,朱莹胃里一阵翻江倒海,险些吐出来。

她按着胸口撇过头去,缓了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

遗体边蹲着一个身穿大红官袍的男子,正仔细的亲手检查,试图从待芳身上发现一些线索――当然,他最想要的信息,一个都没找到。

原来陈端没找借口,是真的在检查?

朱莹满怀疑惑,便要登辇,忽然想起些什么,又原路回到待芳遗体不远处。

陈端抬头,和她对视片刻,起身道:“娘娘有话要对端说吗?”

“你……”

朱莹迟疑的看着他,终于问道:“陈太监,东厂提督是不是换人了?”

皇帝让人插手管这个案子,派来东厂提督太监才更术业有专攻吧……

“娘娘这是什么话?江厂臣又没犯过事,”陈端失笑,道,“自然是没换的。”

他又问:“娘娘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只是觉得……东厂的人查案比较多,更容易被派过来。”

陈端奇怪的望着她:“娘娘,这毕竟是宫里的事情,一般来说,东厂管不到内宫……”

他停顿片刻,忽然记起眼前的朱美人,就是那个在东厂大狱走过一遭的妃嫔。为此,朝堂上不少人对东厂颇有微词。

继续说下去,恐怕惹得宫妃不快。无宠妃嫔,他当然不会看在眼里,得罪不得罪,对他都毫无影响。

只是朱美人与皇后娘娘亲近,出东厂后,又和王咏打起了交道,有这两层关系在,自然能不轻忽对待,便不轻忽对待了。

陈端连忙转移话题,道:“若论查案,端也是不差的。”

朱莹不信。他查案要是不差……待芳估计就不会躺在这里了。

她打算客套两句,回长庆宫去,陈端已经抬手,指向身后不远处的狰狞遗体,道:“娘娘,你看……”

朱莹的目光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移到还没完全盖上白布,狰狞的遗体上,刚压下去的恶心感瞬间涌了出来。

她忍不住捂住嘴,干呕两下,勉强道:“那边祝陈太监能尽早抓住那个内侍了,以免我与充仪娘娘日夜悬心。”

陈端还想就昨晚的事情,问她几个问题,朱莹已经匆匆告辞。

宫中女子以贞静为美,是以各样衣饰,都支持妃子们缓行漫步,仪态端方――

及地的繁复裙摆,过长的披帛,以及发髻上垂珠的步摇,腰间的禁步,都没法阻挡朱莹迅速离去的脚步。

如果皇帝就在附近,一定会勃然大怒,罚朱莹禁足,再次抄写《女诫》的……

陈端带着几分遗憾,眺着已经走了很远的辇,想问的东西还没问出来。

不过朱美人只是单纯的感觉恶心,没有生气,他便不十分在意,重新蹲下来,打算着一会儿便到长庆宫里,询问一番去。

·

用过午膳,长庆宫内外值守的内卫多了起来。

估计是为了避开嫌疑,新调来的内卫健壮是健壮,从身高上看,明显低于那晚见过的内侍。

这叫朱莹放下心来,没对他们多做关注。

内卫调来没多久,又有一队宫人来到长庆宫,拿着皇后手谕,以及一车尖锐的玩意儿,不多时便将长庆宫宫墙上,插满了利器。

李充仪惊呆了,连忙扶着宫女,出来相问,朱莹拦住她,道:“娘娘,皇后娘娘这是护着咱们呢。”

今日的长庆宫注定不能平静下来了。

朱莹站在偏殿门前,遥望着宫墙上密密匝匝的锐器,阳光闪烁其上,列出一道细碎的明光。

这样的严阵以待,在齐朝宫中大约是绝无仅有的。

皇帝登基不到十二年,先帝时发生过的许多事情,还未随着时光的流逝彻底淡去。

朱莹在皇后那儿,听过一些先帝朝内宫中发生过的旧事,知道先帝在日,宫里曾出过相似的祸端。

先帝对那件事的处理手段堪称雷厉风行。

他派当初的司礼监秉笔、兼东厂提督刘太监负责查案,还规定了两日期限,授意刘太监尽快了结此事,宁有错杀,不可错放。

于是刘太监将宫里所有符合要求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俱都打死,其中还有两个世家旁支出身的妃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