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134)

“一介宫女能知道那么多前朝局势,实在不容易,”荀彧淡淡道,眼疾手快地抓住了曹操的腰带,那双手就像是锁链似的,牢牢将他给定在原地:“满口谎言!你要逃到哪里去?”

曹操低下头,看向自己腰间的手,回忆起了荀彧小时候为了抓人解答疑惑,也是这样眼疾手快。

他用自己听了都起鸡皮疙瘩的声音,软软求饶:“还请荀守宫令高抬贵手,您就算要抓奴婢,也不用来碰女婢腰啊!”

荀彧那手一点都没松,甚至还微微皱起了眉:“你若再不老实交代自己是谁,我就要将你送到禁卫军手中,让他们将你抓入牢狱之中了,你手中的孩子究竟是谁的?!你偷盗出城令,又打算逃到什么地方去?”

曹操无奈极了:他怎么那么固执!

搞不懂荀彧,就别想开溜,刘宏在他怀中不安地动了动,露出了微妙的神情。

曹操低叹一声:“其实,我是想要逃到兖州去的。我手中的孩子,是曹孟德的儿子……”

荀彧一个愣神,曹操眼疾手快往他睡穴上一戳,抱起刘宏就逃!

心惊肉跳地逃离了皇宫,又听闻何进将要诛杀宦官,集结洛阳城所有守备军的消息,曹操喃喃道:“何进,他这是走上了窦武的老路啊!”

宦官们绝不会坐以待毙,到时候又是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

而何进显然比窦武“聪明”,他以最高权力下达命令,请在外面镇压叛乱获得功绩的董卓前来洛阳,打算与董卓合作。

命令已经出去,何进又半路反悔,想也知道董卓他不会答应。

镇压叛乱的董卓手中握有大量精悍的骑兵,都已经将这只猛虎给招来了,想要阻止他靠近却难了。

洛阳城中比曹操印象的要冷清许多,许多曾经认识的人家都已经搬走了,曹操弄来了一辆马车,请来两位仆从,自称是司马家的女郎,要去荥阳投奔亲族。

守卫军见他有宫中颁发的出城令,容颜艳丽,有一身大家族女儿的气势,不敢怠慢,将他给放出了城。

曹操见城墙上下又是羽林军,又是禁卫军,还有矛兵层层叠叠地守卫城门,每一道门全都有人,隔着两步就有卫兵站岗,不由暗暗庆幸没有冲动翻墙离开。

待到洛阳城外,他遣散了两位仆从,带着刘宏骑上快马,又一路沿着来时的方向匆匆逃去。

身后的洛阳城弥漫在一片血色的雾气之中,董太后在与何皇后的争权之中失败,抑郁病故,王美人与二皇子刘协没人护着,唯恐何皇后迫害,只能求助于宦官们庇佑。

何皇后碍于朝臣,不能杀害刘协,却容不得王美人活下去,一杯鸠酒将王美人赐死,从此以后,无论是帝王还是王爷,全部尊她为母亲!

王美人临死前,劝刘协:“一定要去兖州,去找兖州牧曹操,他是陛下时常挂在口边的好兄弟,定能将你护好。”

何皇后未能高兴太久,董卓未到,何进就死在了宦官们的谋划之下。

曹操不知洛阳城变成了什么样,更不知道宦官们挟持了帝王逃亡,董卓所带来的强悍军队逼近了北邙山,挟持天子与王爷,等同于拿捏住了整个朝廷。

因为带着孩子,曹操的速度果真慢了下来,这匹马成了他唯一一路骑回兖州仍能活下去的幸运儿,如此历时三个月,曹操的第二个孩子没能等到他到达家中,呱呱落地。

曹操被两个娃娃弄得一个头两个大,急忙赶路,终于在半天内回到了家门口。

他将女装切换走,整个人都变成了蓬头垢面、满是泥污的模样,刘宏宝宝闻到了臭烘烘的味道,顿时嫌弃地皱起了小鼻子,推他胸口想要远离。

抬头一看,这破乞丐一样的男人是谁啊!熏死宝宝了!

婴儿嘹亮的哭声响彻在曹家门外,次子曹丕也跟着哇哇大哭起来,曹操满头大汗,冲上前去敲响家门,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两个孩子火急火燎地塞给爹娘。

曹嵩等他洗漱剃胡子,将自己清理干净,急忙凑了过来,连连追问:“这孩子是谁?你去洛阳一趟,怎么会带回来两个孩子,还都是一岁的孩子,难道他们是!”

“他们是我的儿子,”曹操斩钉截铁道:“是阿昂的弟弟们!父亲别问太多,他们就是我儿子!”

邹氏将两个娃娃放在了同一张床榻上,越看越觉得喜欢,她低声道:“这两个孩子长得可真相,是双胞胎吧?”

曹操:???

曹嵩闻言凑了过来,疑惑道:“哪儿像了?”

“都俏!”邹氏捏了捏他们的脸,轻笑道:“从五官就能看出来,他们都俏丽似母呢!以后一定是俏郎君。”

正说着,刘宏一扭一扭地拱了过来,他已经学会了爬,整个人都趴在了曹丕的身上,两个小娃娃挤在一起,邹氏还以为是双胞胎之间关系好,含笑看着。

曹宏再一转身,将曹丕给坐在屁股底下,惹来曹丕气呼呼手掌脚丫乱蹬,小手抠入了曹宏的鼻孔。

邹氏笑着救下了曹宏,转头就为两个娃娃请来了四位虎背熊腰的奶娘。

曹宏一脸惊恐,而曹丕已经美滋滋喝上了……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一眨眼曹操也已经成为三个孩子的父亲了, 岁月不饶人,长子曹昂已经八岁,能跑能玩, 还能好好交流、培养感情, 做父子之间的教育。

曹操感慨极了:“之前还只当阿昂是个小娃娃,一眨眼就那么大了, 我却错过了孩子这么多时间的成长,也亏阿昂性子纯善,丝毫不埋怨我这做父亲的不称职。”

邹氏宽慰他:“你是做大事情的大丈夫, 精力都花在战场上, 花在为民造福之上, 便是我这个无知的妇人, 都知道本朝律法规定官员去了任地之上是不能带家眷的,如今我们一家能在此团聚, 是先帝的恩赐,阿昂自小就崇敬你, 听到你的那些光伟事迹, 每每都说要做一个如父亲一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又哪里会埋怨你呢?”

说是不埋怨,可曹昂的懂事, 让曹操越发愧疚。

一家子在兖州安定下来以后, 曹操终于有了时间能够与家人好好相处, 无论洛阳成了什么模样, 至少在他治理的一方安宁之地中, 最重要的家人们可以团聚,安全而快乐地生活在这里。

曹操心系天下,对各地混战的局面无可奈何,于是沉寂下心绪,脚踏实地地经营好自己任地上的一切,粮仓堆积百姓爱戴是对他这些年努力工作最美好的回馈。

公事完成后,曹操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多陪陪孩子们,两个年纪还小的娃娃有奶娘带着他放心,长子曹昂却已经到了知事的年纪,一直以来都被曹嵩带着教导着。

曹操打算找曹昂好好培养感情,于是将小家伙给叫了过来,询问起来曹昂这些日子过得如何,可有喜欢的东西?

曹昂茫然了片刻,守礼答道:“过得挺好的,儿子没有什么喜欢的东西,父亲不必破费。”

曹操稍稍打量起了自己这位长子,小家伙才八岁,个子就已经比寻常人家的孩子要高了,一身健朗的身子骨,听父亲说他经常会用自己留下来的石锁锻炼。

曹昂无疑是守礼的,只是这一份经过曹嵩教育之下恰到好处的守礼,少了几分孩子该有的童真,多了几分成年人的稳重。

曹操心中一动,又问起了他的学习进度。

曹昂不是胆怯性子的孩子,相反,在与曹操接触过几面以后,他已经可以放开,大着胆子迎着曹操目光,就连回答他问题的时候,双眸都闪闪放光,仿佛看着的是他无比憧憬的一座高山。

“儿子启蒙是在洛阳的蒙学学习的,阿翁也会为我讲解一些经义,《三字经》、《道德经》都学会一些,孔圣人的经典是儿子学习最多目前了解最深的内容。”

曹昂的逻辑非常清晰,脑袋瓜子运转起来也迅速。

曹操想了想,勾起一抹奇妙的笑容,悄悄对曹昂说道:“你不觉得,你阿翁授课就像是在说天书?”

曹昂呆了呆,老实孩子显然没料到曹操会这样问,他一下子卡壳了,目光中透露出吃惊,吞吞吐吐地纠结着,皱起了小脸。

好孩子可做不出说爷爷授课不好的话来,虽然曹嵩教导人的时候,确实总是说一些他听不懂的“天书”。

曹昂可比曹操小时候乖巧多了,就算听不懂,他也不会逃避学习。曹嵩认认真真讲,他就认认真真听,哪怕听得一头雾水,也老老实实将它们全部记在心里。

大团团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