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班师回朝
李勣此番大破吐蕃,势头于军部已然盖过众将,大有几分唐将第一人的意思,房遗玉更因千里追杀隆多露佛而名扬海内。
又经一番长途跋涉,房遗玉等人已然班师回朝,由于沿途需要押解六万余俘虏,故而行军速度被耽搁不少,概过了月余工夫,才堪堪抵达长安。
房遗玉看着巍峨连绵的南城墙,大有一种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意味,待这千载古都的感情更近了不少。
先头部队刚至城门,民间乐队已然自发奏响了欢迎的曲目,等候他们归来的百姓们,已然高喝多时。
至太极宫的途中,百姓们将长街两侧堵得严严实实,家家户户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氛围一片喜庆祥和,长安百姓将自身的感激与喜悦,通通释放而出。
这可并非房遗玉前世那种面子工程,而是众多长安百姓发自内心的兴奋喜悦,对大唐雄师之勇的崇拜。
李勣之名,更是被争抢吼叫,房遗玉隐约间,也是听见有人在喊她的名讳,心中自是得意的很。
来至顺天门,大胜归来的八万大军整齐排列,等候唐太宗检阅。
没过多时,唐太宗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顺天门上的宫城。
“拜见陛下!”八万大军在唐太宗出现的同一时刻,一同单膝跪拜,呼声更是直插天际。
唐太宗俯瞰着声威赫赫的大胜之师,高声呼喝道:“众将士平身!”
随后仰天大笑:“吐蕃贼子进犯大唐,诸将士只月余工夫,便将十八万贼人歼灭,护我大唐河山周全,如此之骁勇,敢问天下万邦,有何人敢与之抗衡——”
唐太宗自顾自的高声讲演,至于最后,则忽来一句:“朕以诸君为荣!”
短短几字,却是引起了撼天震地的反应。
八万余的大唐军卒高举手中武器,指天发出齐声怒吼:“大唐,千秋万载!陛下,万寿无疆——”
声音足将空中浮云震散,足将地穴中的鼠蚁吓得溃逃。
房遗玉忍不住用手将双耳塞住,心中赞叹唐太宗把控人心的手段极其高明,放眼望去,军卒们的面色无不亢奋,无不通红。
忽而,房遗玉察觉唐太宗那双雷目似对她射来,眸中尽是警告意味。
想着自己尚且有事求他,房遗玉不得不将双手放下,从腰间拔了太阿剑高举,也跟着大声欢呼起来,然其表情却并非那般情愿。
对她来说,这种吹嘘呼喝并无任何意义。
和唐太宗经过将近一载的相处,房遗玉对他这位大唐皇帝,还是很尊敬的。
虽说唐太宗有些抠门,不肯让她嫁给李元嘉后,再将李月婉娶了,可却不能因此否认他的功绩,他也确实是个值得房遗玉效力的千古明君。
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大唐必将屹立于世界之巅,万邦来朝,这也正是房遗玉愿为唐太宗效力的原因之一。
唐太宗先是下令犒赏大军,而后便是在太极殿接见了一众有功的将军偏将。
于满朝文武面前,房遗玉跟在李勣、契苾何力、郭孝恪、苏定方等将的身侧,昂首阔步的走入其中,三十余名大小将领成了满朝文武的中心。
房遗玉也于百官之首见到了阔别两月有余的父亲。
房玄龄的目光与房遗玉对视,眼眸中尽是自豪之意,可当其与房遗玉的目光对碰后,眼中的得意登时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副肃然表情,极具严父之威。
房遗玉见状暗自偷笑,房玄龄人虽不怎么活泛,但着实当不了什么严父。
“参见陛下!”众将躬身行礼。
“众位爱卿,快快请起!”唐太宗明显畅快的很,脸上尽是兴奋之色,甚至想走下亲自将众将扶起。
但见众位将军尽皆挺直腰板,也只得驻足,大喜道:“众位爱卿无愧我大唐脊梁,岷山道一战无比精彩,朕初得捷报之时,当真是乐的难以入睡啊!”
“陛下洪福齐天,我等才可取得如此斐然战绩!”李勣、契苾何力、郭孝恪、苏定方等纷纷拍起马屁,模样相当熟练。
身后那些小辈倒是一个个不明所以,纷纷瞪大眼睛,我等沙场血战,好不容易取得的战果,跟陛下有什么关系?
好在唐太宗并不昏庸,摆手笑道:“朕远在千里之外,战果概是仰仗诸位领军拼杀,朕岂有争功之理?”
突然,他露出个意味深长的表情,道:“只是懋功这军功簿上,却令朕感到煞是有趣!”
唐太宗将军功簿翻开,念道:“左屯卫中郎将房遗玉——”
房遗玉听到自己名讳,登时娇躯一振,附耳倾听。
唐太宗念及此处,目光于诸臣中扫过,最后于房遗玉的身上定格,脸皮抽了抽,不知是在憋笑还是在感慨什么,而后才道:“大战之始献策诱敌围歼,并参与细节制定——”
“诱敌后撤之际,率麾下殿后,无视个人安危,于敌后游杀三进三出,援救我军将士八百余人——”
“与敌鏖战之际,吐蕃大将乞力由赞孤注一掷拼死反扑,直突我军重围,房中郎将用兵有术,率领麾下军卒击溃敌军反扑,并亲自将吐蕃第一悍将乞力由赞击杀,将胜局锁定——”
“拉巴无素、隆多露佛背叛大唐,情节严重,房中郎将暂代松州节度之权,平叛内乱——”
“哥邻羌与吐蕃苟合,藏匿隆多露佛那等贼子,房中郎将将其攻破,收复哥邻——”
整整数页的军功簿,似乎尽在记载房遗玉于此战中的功绩。
唐太宗瞥了一眼房遗玉,又看向李勣道:“懋功于军功功簿上道明房中郎将每每献计必能有所收获,虽身为女子,却是勇武有谋,出谋划策之能深受其父影响,此战功劳,当居首位。”
房遗玉闻言着实被惊傻了,她并不否认自己居功甚伟,可这首功着实不敢当。
要知李勣用兵得当,于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还能将吐蕃军卒牢牢困死,未使其逃脱一人,仅凭此处,便不亚于房遗玉所立之功,况且他还是此战主帅!
“陛——”房遗玉开口欲言,却见唐太宗于暗中给她摆了摆手,示意她不要讲话。
第133章 龙武军
“朕很是疑惑,尔等皆为百战大将,何故被一女子抢了功?”唐太宗的目光扫视着契苾何力、郭孝恪、苏定方三将,意味深长的说道。
契苾何力、苏定方皆属那种直性子的将军,对于房遗玉处理二州的手段极其满意,而郭孝恪也因房遗玉救出他麾下的八百军卒而感激于心。
三人俱对房遗玉抱有好感,加之房遗玉的表现的确出众,纷纷出言赞叹房遗玉巾帼英雄,对其领首功虽说诧异,但也并未出言反对。
房遗玉却是拒绝道:“陛下,微臣当真领不得此功!岷山道一役,大将军用兵如神,于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将吐蕃军卒困死。此番功劳,臣万万不敢比之!”
“更何况行军打仗并非一人之功,若非十万将士齐心协力,只微臣一人身处敌阵,哪会成何大事?”
房遗玉虽不知唐太宗在玩什么花样,但她才不愿冒领他人战果。
属于她的,谁也抢不走,不是她的,她也不会强占,这是她做人的原则与底线!
谁知房遗玉拂了唐太宗面子,他非但未有生怒,反倒是扬声大笑起来,四顾臣下:“众爱卿以为如何?”
房遗玉一双桃眸瞪得溜圆,搞不清楚唐太宗在打什么鬼主意。
却见长孙辅机走出道:“陛下慧眼识明珠,臣等尽是钦佩!”
而后诸如孙伏伽、岑文本、张玄素等大批文臣,纷纷出列,说了一大通颂扬唐太宗、夸赞房遗玉的言语。
唐太宗笑的愈发得意:“朕此前便说,房家丫头虽为女子,但是谦虚谨慎,极具大将风范,更不会恃功矜能,居功自满的,关于此处,朕可为其担保!”
房遗玉听到此处,也算搞清楚了,看来自己是中了他们设下的圈套。
定是那些顽固不化的狗屁文官在唐太宗面前搬弄口舌,说自己身为女子,难堪大用,日后若是假以锤炼,或可有番作为,但如今若是嘉奖过甚,定然会致其居功自满之类的狗屁言论。
其实唐太宗早先就将房遗玉的功绩赞美一番,见无法说服百官,便又来了个试探,将房遗玉功绩夸大,好让文武百官清楚房遗玉有那个谦虚谨慎的大将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