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女相(181)

以房遗玉对唐太宗的了解,他今夜怕是难以入睡,房遗玉虽未告知唐太宗何时行动,可她今夜调动三千禁军的举动,绝不可能瞒过唐太宗,以其智慧,怎会猜不出房遗玉就在今夜行动。此事乃他心头之刺,又怎能不介怀?

果然房遗玉才至承天门前,连入宫令牌都未掏出,就见唐太宗的贴身侍卫程虎权在那候着:“房将军,陛下已在甘露殿等候,请随我来。”

房遗玉来至甘露殿。

唐太宗衣不解带的坐于殿中候着,心中焦急的很,类似这般反叛,就如乡间的野草一般,只要不除其根茎,待到来年,还会再度生发。

可身为大唐国主的唐太宗又岂能容贼子于暗中觊觎他的龙椅?对此事自是在意的紧。房遗玉近两月未动,令他心急的很。只是唐太宗向来是用人不疑,不愿因他之干涉,而令房遗玉对他产生不满。只是对下面吩咐了一番,若是房遗玉调动军队,便速来通知他。

今夜唐太宗已知房遗玉调动军队的消息,知道今夜就是房遗玉行动之时,成败在此一举,索性也未更衣入睡,在甘露殿坐等房遗玉的捷报。

唐太宗相信房遗玉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房遗玉也从没令他失望过。

未有丝毫的脚步声响,房遗玉的身影却已出现在了殿中。

房遗玉快步走于近前,于唐太宗三四步外驻足拜道:“拜见叔父!”

唐太宗见状龙颜大悦,笑着来至房遗玉身前,伸手将她扶起:“大功告成?”

唐太宗从房遗玉那凯旋归来的神情之中,已然瞧出结果如何!

“回禀陛下!”房遗玉将圣旨掏出,交还唐太宗,神采奕奕道:“不辱使命,历经两月之工,臣已成功将杨崇景、徐天舒、诸葛超、柳西松等诸多贼首擒获,并率军攻入其老巢,擒杀八十二人,一只苍蝇也未放走。另探知其贼首极有可能为先太子子嗣。”

唐太宗听闻消息,眼神随之一寒,忙道:“可将其擒获?”

房遗玉沉声回道:“尚且不知,但他若在西郊别院之内,便必在俘虏之中,臣只奉命缉拿,并未审问,故而不知详情!”

知道的越少越安全,有些事知道的越多,危险自然也就越多。

尤以这不可外传的叛乱之事,唐太宗将此重任交予房遗玉,虽说是看重的房遗玉能力,可在大唐,能人辈出,无论是房杜二相,或是长孙辅机那类老奸巨猾之辈,能力绝不会逊于房遗玉,在局势把控上,房遗玉更是难以企及,然而这重担却是落在她身上,关键还在于,房遗玉是唯一的知情人。

唐太宗这般做法,明显是不愿将此事传开,免得事情闹大,知道这件事的人越少越好。

况且这本就不算什么光彩事,若是房遗玉刨根问底,将反贼们审的事无巨细,明明白白,便是唐太宗心胸宽广,也难免会心生忌讳。

房遗玉已然看懂唐太宗意图,故而对那些俘虏不闻不问,一副不想知晓其中缘由的表现,纵是存着什么惊天秘闻,她也不上心。

此正是将自身摘出的明智举动。

“你这丫头——”唐太宗也了解房遗玉心思,满意点头,赞她知分寸,故而也不道破,只是拉着房遗玉坐下:“此事暂且不提,朕想问问你是如何将那些反贼一网打尽的!”

唐太宗打算通过房遗玉的布局,对房遗玉的行动是否存有漏洞,是否存在什么漏网之鱼,进行分析。

房遗玉坐下后,将她的布局,策略,以及实施经过一一道出,一字不漏,便是连强闯长孙府之事也未隐瞒,也将原委道明,表明是长孙濬先将她拒之门外的。

当房遗玉说到此处之际,忽然嬉笑道:“借助叔父威势,算是有些仗势欺人了!”

唐太宗闻言一笑,也不在意,只是想着前几日长孙辅机,‘无意’间和他透露出房遗玉借圣旨之故,强闯长孙府一事,长孙辅机那时可并未道明缘由,只是暗讽房遗玉恃宠而骄。

唐太宗心中暗叹:“辅机他什么都好,只是这肚量也太小了。”

唐太宗当即对房遗玉回道:“无碍,你为行国事,可那长孙濬却因私怨拒绝见面,险些坏了大事,并非你之过错。”

房遗玉听后心中暗叫:“好险!”

先前她本不欲说这事的,可又觉以长孙辅机的心眼,没准就会在此事上头恶心人,与其由长孙辅机说些歪曲事实的话,还不如她直接将来龙去脉道明,反正她刚立大功,唐太宗也不可能罚她。

这才将此事说了,可见唐太宗这那般讲来,便意识到长孙辅机已然在此事上恶心她了,眼下唐太宗这表态,明显是偏向她的,那老东西又要倒霉了。

房遗玉心中暗喜,嘴上继续说着,说到和长孙濬和长孙淹联手布局的时候。

唐太宗已然知晓其意图,也不由击节称赞:“操控仇人配合你布局,此招着实高明,朕先前都险被你给瞒骗过去,本来还准备严惩长孙淹呢!好在末了回过神来,否则那长孙淹就需得遭罪了。”

房遗玉接着说道,当说到杨崇景牵扯其中之际,唐太宗发出一阵惋惜之音:“没想到他竟也是反贼,朕还想着将其调入工部,为我大唐效力呢!当真可惜,那是个人才呀!”

唐太宗爱才之心发作,面上有些寡欢。

房遗玉闻言也是点头,经过大半月的相处,杨崇景于建筑一道的造诣,确实有目共睹,他若为朝廷效力,定会有一番作为。

当房遗玉说到利用寒食散和假死之法寻到西郊别院的时候,唐太宗更是惊叹,不禁出言将其打断:“这般手段,古之未有,也就你房遗玉能想出这般古怪手段了。”

房遗玉最后又将攻打别院,占领别院,四处搜罗,派伍元领兵追击,最后于粪坑中抓到潜藏其中的二人,尽皆道出。

第252章 宫中留宿

唐太宗愣了半晌,最后叹服道:“这躲于粪池之下,于粪池之下挖密道,非人才不能想出!”

顿了顿,唐太宗又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房遗玉道:“能将其从粪坑中揪出,你这丫头更是人才中的人才。”

房遗玉闻言翻了个白眼,心中抑郁:“这话到底是褒是贬啊!”

“那西郊别院呢?你们全都撤了?”唐太宗想了想,又追问一句。

房遗玉摇头道:“我担心有什么遗漏之处,特地让吕敬威领五百军卒守于那处,叔父若欲重探,可派兵将其替换。”

唐太宗闭目沉思,细想着房遗玉的前后布局,面上逐渐露出骇然神情,他反复琢磨之下,竟发现其中并无任何纰漏可钻,前后计划尽是环环相扣,不急不躁,有如对弈一般,将对手落子处先行揣摩,每步都走在对方前头,最终将幕后贼首一举抓获。

从客观讲,便是唐太宗处于相同境地,也未必就能像房遗玉这般,未必能做的比房遗玉还好,这般周密的布置,实难想象是一位二八少女亲自谋划。

唐太宗为之震撼的同时又大为喜悦,在感到房遗玉未来非凡的同时,更为房遗玉这种大才能为他之所用,能成他之左膀右臂而喜:“你这丫头果然不负朕望,能成旁人所不能成之事。此番你又立下大功,朕都不知该如何赏赐!”

唐太宗的面色颇有些为难,房遗玉此番一举将隐太子于京都潜伏的余党覆灭,这番功绩,无亚于灭敌十万兵,可惜此事不能公开,房遗玉的功绩也不能摆在面上。

以房遗玉二八之龄,女子之身,拜为云麾将军,手握六千军卒,已是无上荣宠,若再无故升其官职,文武百官,势必将唐太宗弹劾一通。

然而房遗玉立下这般功绩,若不嘉奖一番,唐太宗他自己也不好意思。

房遗玉知唐太宗难处,笑道:“大唐利益高于泰山,只要国家能够强盛安定,余下的都是小事。况且叔父已为侄女与韩王定下婚约,在侄女心中,这已是莫大恩典,有何封赏能比得上一位人人垂涎的美男子呢?故而这赏赐,还是算了罢!”

唐太宗闻言也跟着笑起。

若换做旁人说这话,唐太宗只会当他虚伪,可房遗玉说出这话,却令唐太宗认为字句之间尽是真诚。毕竟房遗玉为大唐基业,曾无视巨额财宝,唐太宗便知她非庸俗之人。

房遗玉继续道:“只是我家二兄,以及伍元、李玄之、吕敬威、长孙濬等人,尽皆参与此事,出力不少,还望叔父酌情封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