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女相(171)

寒食散跟兴奋劲差不多,服用之后会令人情绪亢奋,全身发热,肌肤的触觉会愈发敏感,必须服用寒食、饮用温酒,不穿衣物,剧烈运动等方式来散去药力。

故而在魏晋时期,有那么一群人,时常相聚一堂,服用寒食散,放浪形骸,不顾礼法,时常做出一些不为人子的事情,以表示其风流不羁,其实就跟聚众那啥似的,害人害己,可恶的很。

然而这种事情偏偏由魏晋时期传至大唐,上层名流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历经数百年,也未有停歇。

房遗玉没想到这种事竟然跟她牵扯上了,不动声色,暗将几包寒食散丢掉,服用这东西不就是找死吗?

寒食散服用之后并不会使人癫狂,众人至今还能保持着头脑清醒,且在正经地谈论着诗词文章,这时房合谷提议,让房遗玉临场作首。

众人齐声叫好。

房遗玉迫于无奈,只得随意背首关于酒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好!此诗不次于那将进酒,着实不凡!不凡啊!”房合谷高声叫好,心中当真佩服的紧。

众人也是纷纷叫好。

房遗玉敷衍几句,跟他们应付着。

几杯酒穿肠入肚之后,房遗玉发现似乎有些不对劲,亭台中的几十号人,纷纷躁动起来,正如那寻欢的公狗,情不自禁的脱着自身衣物,蹦来蹦去,嚎吠不止。

尤以房遗玉的三叔房合谷,更是将半身衣物尽数脱了,动作不堪扭来扭去,恶心死人。

面对这愈发混乱的场面,房遗玉可没眼看,吓死个人,忙逃至旁侧,而那些人竟都没发现房遗玉的离开。

房遗玉朝四周看了看,此处虽说静谧,可游人倒也不少,那些游人看着亭台中人的姿态,非但无人露出嫌弃之色,有几个儒生,更是露出艳羡之色。

这情况让房遗玉心中不悦,这般风气着实可怕的很。

房遗玉不愿久留,正打算离开,却猛地停下脚步,回首看着那些不堪入目的名流文士。

房遗玉偶然想到她计划中的关键一环,神色一变,近前将先前丢弃的寒食散捡回手中,嘴角挑起一个阴笑。

房遗玉拿着寒食散,到太常寺寻到一位太医丞,详细询问了寒食散的功效。

太医丞神色紧张,呈心悸状:“魏晋常言,服寒食散,通体清明,耳目聪灵,那是混蛋至极的言论,寒食散药性燥热,服后浑身炽烈,并会产生一种使人身不由己的感觉,本质上是种毒药,若是多服,必然会导致人早亡。”

“东晋大将军桓温、名医皇甫谧等人皆是因服这毒物而亡。药王孙思邈更是称遇此方剂当毁之,不可久留。足可见此物之可怕!”

关于这些,房遗玉自是知晓,在她的记忆中,前世有人估算过魏晋至大唐这六百载中,服用寒食散者,足有数百万人,因此丧命之人,也多达数十万众。

“这处我已知晓,我要问的是,寒食散是否可以令人晕眩,却不伤人神志,令其保持清醒状态。”

太医丞颔首道:“只需服用少许药量,便可达到你所要求的效果。”

房遗玉在得到令她满意的答复后,将寒食散放入袖中,折返走入太极宫,拜见唐太宗。

唐太宗对房遗玉的去而复返,着实意外的很,疑惑道:“这是有什么要紧事?”

房遗玉忙将先前的经过告予唐太宗。

唐太宗不以为意道:“此乃魏晋之风,上层名流传下的风俗,你管那么宽作甚?”

房遗玉见唐太宗压根不了解其中危害,高声道:“叔父,您有所不知,此乃自杀行径,吃这寒食散,虽说可令人产生一时快感,忘却烦心事,可在同时,也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失理智,对五脏六腑造成损害,同时还会使人产生依赖,将其害得倾家荡产,对人而言全无益处,是切切实实的毒药。”

“不应该啊!”唐太宗神情激动,那寒食散他也常吃,只因其号称长生不老神药,据传多吃能够长命百岁,且具备忘忧之神效。

“真实情况,要比侄女所说还要严重!”房遗玉见唐太宗神情,已然瞧出唐太宗也在吃这寒食散,想着唐太宗后世便是死于丹丸之上,不由得心急:“叔父不晓得其中利害,古来因服食寒食散而早死的例子数之不尽,怎能不引以为戒?”

“最先提倡服用寒食散之人,乃是北魏驸马何晏,何晏说寒食散非但能够治疗伤寒,更有壮阳之功,但最终呢?何晏本是美男级别的人物,便是他的妻子也对他嫉妒的紧,想必大唐也只有韩王可与之比拟。可不过几载,以容貌著名的何晏,最终被相师称之为,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毁的如同鬼怪一般!”

“还有那东晋名医皇甫谧,本意治病,然而于服药后,排解方式不当,全身燥热,五脏如同焚烧一般,隆冬腊月之际,尚且需要食用坚冰来缓解痛苦,到了夏日更难忍受,身躯日益浮肿,骨骼疼痛不止。他实在难以忍受,打算挥刀自戕,被其叔母苦苦劝说,这才苟延残喘,活了下来,却也是遗人笑柄。”

第238章 街头殴斗

“侄女来之前,太医丞也告知,说寒食散害人不浅,药王孙思邈也曾言寒食散对身体有损,应及时销毁。”房遗玉在来太极宫之前,特地在太医丞那,记了些有关寒食散的内容,如今说起来也是有理有据,口若悬河。

唐太宗神情大变,房遗玉说的这些事他并非不知,也晓其利害,可他却存着个侥幸心理,认为那些古人的死活,与寒食散并无瓜葛,服食寒食散的人们,也大都怀有这般侥幸。

房遗玉继续道:“若是叔父不信,不妨寻些牲畜一试,喂它们些寒食散,瞧瞧它们服了寒食散后,是能够长生不老,还是不日毙命。”

话至此处,房遗玉也不便多言,而后只看事实依据便可。如今的唐太宗年富力壮,对长生不老的渴求不重,若能令他在此时意识到丹丸散剂的危害,也可防止他日后以身体有恙,而乱服丹丸散剂。

次日,唐太宗便下了道圣旨,诏告天下,将寒食散所产生的危害告知,并勒令天下药房,将寒食散列为毒药一类,除伤寒病人外,一律不可贩售。

房遗玉于驻地得到此消息,不禁一笑,事实果真胜于雄辩,这才只是一日,唐太宗便已得到答案。

同时,房遗玉也再度于心中暗赞:“叔父不愧为千古明君,对于自身问题,总能快速改正!”

傍晚,房家兄妹叫上伍元一道回府。

伍元闻言一怔,这些日子房遗玉神秘的很,可伍元也知他这位异姓妹子,是个非凡之人,唐太宗给她些秘密部署,也不足为奇,故而并未过问。

此时听房遗玉唤他一道回府,着实意外的很,但也没多想,直接应承下来。

三人策马同行,途中还去东市逛了一圈。

正见一拨人堵于路口,不知在干些什么,却是隐约听见,长孙濬的声音。

房遗爱大刺刺道:“听着像长孙濬!”

“走,咱们过去瞧瞧!”房遗玉很是好奇,她跟长孙家的人似乎八字不合,遇上总没好事。

三人下马,走入人群,只见长孙濬喝的是酩酊大醉,犹如市井醉汉,正发疯似的,掀着街上的摊位。

只见他手中举着根扁担,对着摊位胡乱砸去,口中含含糊糊说个不停:“你们都欺负我!让你们欺负我!”

摊位上的货物,尽被他借着酒劲,砸个稀碎。

旁侧是位老实憨厚的汉子,正直挺挺的站着,一言不发,也不阻止,眼中隐有泪光闪过。

一众侍卫挡住人群,禁止旁人靠近。

房遗玉见状大怒,拔腿冲去,

侍卫想要阻拦,却被房遗爱和伍元先行挡下。

房遗玉抓住长孙濬的胳膊,以顶级的技击之术,将其按住。

房遗玉武功本就远远高于长孙濬,加之对方已然失去理智,更是被她一招制服,教训道:“长孙濬,有气回家跟你爹撒去,别拿百姓当出气筒。”

长孙濬回首见是房遗玉,本因醉酒导致双眼通红的他,如今眼中更是泛着血光:“房遗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