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341)

作者: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东风馆木末姑娘的物件,题诗赠情郎,情郎的名姓便隐于诗文里。”

很好,赵兰庭三字俱全。

春归笑道:“姜才人的用意,难不成是要让我大闹东风馆?”

姜才人“扑哧”一笑,用肩膀往春归的肩膀轻轻一撞:“娘子是觉自己蠢呢,还是以为我会这样蠢?”而后又不由分说的挽

了春归的手臂,仿佛亲密无间的关系:“我是想提醒娘子,东风馆的木末十分自作多情,赵修撰虽不搭理她,但指不定有人会用木末挑唆娘子和赵修撰的夫妻感情。”

春归立即蹙紧了眉头:“谁有这样的祸心?”

“陶才人。”姜氏几乎咬着春归的耳朵私语:“原本陶才人是有机会嫁给赵修撰的,奈何遇见个一心攀图权贵的亲爹,白白错过了一桩良缘,她对娘子可嫉恨得很,木末的事,想来陶才人也必然知情,说不定会在娘子耳边挑拨生事,娘子可千万别信,我是听我家王爷和王妃,寻常提起赵修撰来,都说赵修撰是个真君子,娘子有这样的福气,可千万别毁于他人的妒恨之心。”

春归感激不已紧紧拉着姜才人的手:“多谢才人提醒,我也觉得我这样幸运,必定会引人嫉恨!”

不远处易夫人正在石舫里陪着几位王妃饮谈,瞧着隔岸的长廊里姜氏拉着春归说了许久的话,且看着倒像是谈笑风生的情境,她便对秦王妃微微一笑:“姜才人比小女要年长几岁,但瞅着她们两个倒十分投缘。”

秦王妃这时才往那边看了一眼,有些腼腆的笑了笑:“我那回初见顾娘子,就惊诧世间真有她这样美若天仙的人儿,心里便极想和她亲近,奈何我笨嘴拙舌的,对琴棋书画又是一窍不通,实在和顾娘子谈不到一处。便时常和阿姜说起顾娘子如何的诙谐,女红也做得精致,阿姜听了,对顾娘子也是好奇得紧,可不今日总算有了机会亲近,所以才一直拉着顾娘子说话呢。”

齐王妃乜着秦王妃,把手里的团扇半挡了嘴角的浅笑:“姜才人确然伶俐,我早就听讲她很能帮得三弟及弟妇的手,今日算是亲眼证实了。”

秦王妃压根没听出齐王妃的言下之意,尚还接着把姜才人一顿夸,齐王妃看着易夫人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下里不由把秦王妃讥笑一番:什么因着顾氏貌美就想和她亲近,谁不知秦王妃是个最最木讷无趣的性情,且最不擅长的就是交际应酬,要不是秦王想着拉拢赵兰庭,令她有意和顾氏攀谈,她怕是话都不敢和顾氏多讲的,生怕漏了才疏学浅蠢钝短见的底儿,结果秦王妃没能交好顾氏,秦王只能寄望着姜氏可以功成。但今日当着易夫人的面儿,就表现得如此急不可捺,可见姜氏也只不过看上去聪明罢了。

易夫人的亲生女儿如今可是周王妃,姜氏竟还想着公然挖周王的墙角,岂不荒唐可笑?

秦王的生母是那样一个东西,郑贵妃这养母还把他恨之入骨,凭他也敢觑觎储位?!又或者是真如自家王爷所料,秦王无非是被郑贵妃及魏国公利用而已,替皇八子在做嫁衣?

总之秦王如何完全不用关注,重要的是周王有了晋国公府这样一门强势的岳家,他会不会也生夺储的野心!

太师府轩翥堂可是王爷的死敌,自家是不用想争取拉拢的,但不是不能利用他们先把太孙拉下储位,最好是如王爷所愿,最终是太孙及赵氏一门两败俱伤。

那么最好当然是阻止魏国公府和轩翥堂联手,齐王妃十分期待易夫人接下来会怎么叮嘱她今日刚刚认下的义女。

------------

第338章 姐妹易嫁

齐王妃没想到的是春归竟然主动寻易夫人打听起了姜才人。

“可是觉得姜才人有何不妥?”易夫人不答反问。

“儿确然觉察出姜才人有意挑拨离间,她让儿提防陶才人,最好是在明珠妹妹跟前说陶才人的坏话,打压陶才人,让周王府后宅妻妾相争,可让儿想不通的是,这对姜才人又或说秦王有什么好处。”

“春儿连这都想不通?”易夫人压根不信。

“难不成……秦王竟想谋储?”

“秦王想不想谋储无法确定,但郑贵妃及魏国公当然是不愿太孙以及齐王日后登位的,否则他们日后再无荣华富贵可享,甚至极大可能在劫难逃。在他们看来,晋国公府必定会佐助周王,而陶才人呢,她是皇后娘娘的外甥女,注定和晋国公府不是一条心,要若明儿打压陶才人,不管谁胜谁负,都会导致后族与晋国公府矛盾冲突,他们就有了机会渔翁得利。还有一个好处是,信了姜才人的挑拨,就会领她的人情,日后便大有可能被她利用游说兰庭相助秦王,秦王呢,又只能依靠魏国公府,这样一来轩翥堂实则就是和魏国公府联手,不过魏国公府究竟是辅佐秦王还是辅佐八皇子,那又是两说了。”

春归其实和易夫人的看法八九不离十,所以听这番话时就连连颔首:“我家大爷昨晚还叮嘱我,今日必定会有人刻意亲近,让我当心醉翁之意不在酒,可儿与秦王妃已经有过数面之缘,倒不觉秦王妃的城府。”

“秦王妃原本就是心无城府的人。”易夫人道:“秦王的婚事,靠的是郑贵妃替他选妃,郑贵妃自来便厌恶秦王,且性情也执拗,不肯替秦王礼聘名门望族的闺秀,口口声声遵循祖制,坚持在平民及寒门里为秦王选妃,秦王妃的祖父只是普通农户,父亲年过四十才考中举人,授了个县典史的职务,熬到如今也只是堪堪入流而已,秦王妃压根就不熟知官眷应酬之道,行事自来谨小慎微,但秦王妃心地是极好的,秦王也自来赞同秦王妃多行善事,对正妃倒也爱重。”

又才说起姜才人来:“当年还是魏国公屡屡相劝,才说服了郑贵妃替秦王择了个世家出身的侧室,姜才人的父亲是正经科举入仕,现任国子监司业,当年十分抵触让女儿屈为侧室,奈何圣令下来不能抗旨,为此姜司业还气得大病一场,直至如今,对姜才人也是不闻不问。”

春归诧异道:“连姜司业都不敢抗命,姜才人岂非更无奈,缘何姜司业会迁怒姜才人?”

“姜才人的祖母出身甄氏,就是和曹国公府联姻的甄家,老太太原本有意亲上作亲,所以常让侄孙儿甄家大郎去夫家听学,甄家大郎和姜才人也能称作青梅竹马了,两家尊长其实都默认了这对小儿女日后的婚事,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和甄家大郎定亲的成了姜才人的堂妹,再结合姜司业的态度,便有不少人都在猜测姜才人没相中甄家大郎,再后来,姜才人和魏国公府的二姑娘交好,许是因为这样,才导致被郑贵妃择中为秦王的侧室。”

春归总算闹清了陶芳林的“惊奇”,看来这位姜才人和她的堂妹确然发生了“易嫁”的蹊跷事,堂姐本应嫁给青梅竹马的甄家大郎,堂妹才会屈为秦王侧室,这情形似乎和陶芳林与自己状况有些相似?

可自己的姻缘有改,完全有赖于陶芳林的运作,那么姜氏姐妹之间呢?

听上去,也是因为姜才人的运作。

难不成姜才人同样身具“梦卜”的异能?那么她又为何更改自己的命运呢?难不成那甄家大郎十分不妥,嫁给他会给姜才人带来灭顶之灾?!那么姜才人和自家堂妹有仇么,为何眼睁睁地看着堂妹所嫁非人?

春归便问道:“义母可知姜娘子是怎生性情?”

“我家小姑子没出阁的时候,和姜家姐妹还算交好,往前姜家姐妹也时常会来我家里串门儿,她们姐妹两,姜才人一贯要强,衬得姜三娘便显得几分怯弱,不过我家小姑子倒是更与姜才人交好的,说姜才人义气中人,很知道维护妹妹。姜三娘自嫁入甄家,性情倒比过去开朗了不少,她也的确是

个有福气的人,上头婆母待她和亲闺女无异,甄家大郎也很知道上进,三年前考中二甲,经选馆,如今放了外任,姜三娘没被婆母留在京城,随了夫君去任职之地,前不久我还听三娘的婆母念叨,说三娘竟然生了一对龙凤胎,甄家的尊长个个欢喜得合不拢嘴。”

听这样说,姜才人和姜三娘之间并无嫌隙,那么要若姜才人当真冷眼看着姜三娘替她挡灾,这人的心地可就凉薄得让人齿冷了。

今日既是晋国公府的认亲宴,兰庭自然是向值馆告假一日以女婿的身份赴请,到宴散时,也当然等着春归一同回府,春归瞧见他难得的带着几分醉意,以至于坐在车里都得用手撑着额头了,未免惊奇:“今日谁这么大的本领,竟能让迳勿酒意上头?”

上一篇:贵妇小日常下一篇:嫌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