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75)

作者:洛山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朱松喘起了粗气,道:“谋他娘地反!还不是那五皇兄曾经杀了黄子澄的一个子侄,这该死的混蛋就怀恨在心,落井下石!”

“还有这等事?”朱松倒是不清楚朱橚的遭遇,“眼下五弟如何了?”

“四皇兄尽管放心,楩哥已经想法子脱了四皇兄的罪,并且还恢复了亲王的身份!”

朱松对朱棣投去一个安心的眼神,继续说道:“而今,被削藩的兄弟们越来越多,黄子澄他们现在不动我,不代表以后也不动我!所以,与其受这样的鸟气,担惊受怕地过一辈子,倒不如跟在四皇兄身边,靖难!”

“呼,是啊,看允文这架势,削藩怕是很快就会轮到你了!”朱棣叹了口气,这便是皇家的为难之处了。

朱松说得这是内部的原因,朱棣以及姚广孝都能够听明白了。

只是有内必有外,朱松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于是他继续开始忽悠:

“另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朱松知道朱棣是不好忽悠的,更何况在她身边还坐着一个光头的姚广孝:

“外部原因,四皇兄您长时间以来镇北平,麾下的靖难将士们,一个个都是英勇善战,剽悍无比的虎狼之人!可以说,这支靖难大军,若是仅有两万人的话,也足以低档朝廷的六万大军!”

朱棣微微颔首,脸上不自觉地挂上了淡淡的笑容,看来他也是承认这一点的。

当年,他就藩燕京北平,之后更是多次受命参与北方的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南方这些享尽了温柔水乡荼毒的朝廷兵卒,又岂是这些久经征战兵卒的对手?

朱松见自己这便宜哥哥的脸上有了笑容,便趁热打铁道:

“再一个,四皇兄这些年来的表现,弟素有耳闻!不仅仁厚节俭、礼贤下士,更是有精兵悍将和精干谋臣辅佐;再看允文呢,虽宽厚仁和,满腹经纶,可是身边却尽是些个腐儒,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不出三年,朝中上下只会剩下那些只知道摇头晃脑的迂腐书生,到那时,我大明危矣!。”

这一记马屁,可是拍得朱棣心里头这个舒爽啊,因为在朱棣的心里,那些个每天之乎者也,张口子曰,闭口子曰的腐儒、学究们,就应该躲在翰林院里头做学术,就不应该参与朝政。

而且,朱松竟然把朱允文宠溺腐儒,给升级到了大明朝‘危矣’的高度,尽管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嗯,这个好,他喜欢!

其实甭说他了,就连姚广孝都觉得这位韩王殿下简直是位天才,哪里是在分析为何会帮助他们家王爷的原因,分明是在帮助朱棣分析天下的大势。

因为朱松口中所说得这两点原因,正是惹得天怒人怨,燕王起兵的主要原因。

“殿下,依您来看,此番靖难之战,我靖难大军与朝廷,胜负如何啊?”姚广孝眯缝着眼睛听着朱松作着报告,这个时候却是突然出声。

朱棣有些诧异地看了姚广孝一眼,却发现他正悄悄地对自己使眼色,便沉默了下来,算是默认了这个问题。

朱松原以为朱棣还会呵斥姚广孝两句,没想到这家伙却当作没事人一样。

不过这也难不倒朱松,朱松几乎是没有丝毫停顿地说道:“自然是四皇兄会取胜!”

“殿下为何如此自信啊?”姚广孝不肯放过朱松。

朱松犯了个白眼,心说:老子总不能告诉你,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吧?那到时候你朱棣还不得把老子当傻子给撵出去啊?

想了想,朱松道:“眼下咱们的靖难大军,只剩下了那几座郡府还尚未攻占,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应天府!依着允文的性子,此刻的应天府已经如同铁桶一般,除了有限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很难进出应天。”

朱棣眯着眼,问道:“松弟,依你之见,当如何?”

姚广孝也瞪大了眼睛瞅着朱松,似乎想要把朱松给吃透了。

朱松没在意两人的表情,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眼下应天府中,由李景隆率领的大军足有十万之众,若是李景隆选择严防死守的话,以四皇兄的军马,纵然是将城池攻下来了,怕也是伤亡惨重!”

尽管不想承认,但是朱松说得确实是事实,除非朱棣暂时放弃攻击应天府,否则的话,靖难大军,极有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

------------

第八十三章 去拿下南京

“既是如此,你之前为何还笃定为兄定靖难会成功呢?”听到朱松列出了这么多对靖难大军不利的条件,朱棣皱起了眉头。

“有弊自然有利!”朱松从桶里抓出一把冰块,把玩着说道:“各路勤王大军,实际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眼下能够敢来驰援朝廷的,除了已经抵达应天府的人之外,也就只剩下了有数的十来万人!”

十来万人还少吗?若是再加上句容的四万大军,南京城的十一万大军,那就是足足二十多万人。

相比起来,这么个庞大的数字,燕军不过十万,可就差得远了,若是真到了那种情况,燕军铁定会吃大亏的。

不过这些朱棣他们都曾经考虑过,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先前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不照样让他们给耍地团团转,眼下的情况和当初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四皇兄想必也知道这个情况吧?”朱松看朱棣和姚广孝脸上表情不变,继续说道:

“说到底,这只是预估的情况!可实际上呢?镇江水军都督朱绍谦携麾下大军归降,靖难大军凭空多了五万军力,即便留下这五万大军留守镇江,有朱绍谦在,江北的数万追兵就断难渡江而过!如此一来,十万靖难大军只需要专心对付朝廷的十四万大军就行了。实力上比之朝廷只是差了一点,若是四皇兄仍旧没有信心拿下南京的话,那就当小弟瞎了眼吧!”

说到最后,朱松无奈地摊了摊手,道:“再说了,南京也不一定非得强攻不可”

“嗯?”姚广孝眼睛一亮,追问道:“殿下此话何解?”

说实话,自从攻下镇江之后,朱棣与他的谋士们就从未放弃过商讨如何破南京城。百度搜索x书?阅屋

可是琢磨出了不下数十种法子,却始终觉得不对劲,若想破城,无论如何都会产生一定的损失,这个损失是靖难大军所承受不起的。

现在,朱棣和姚广孝等人正在为此事头疼。

朱松冲着朱棣笑了笑,道:“眼下这个局面,对于我们靖难大军可以说是最有利的。”

朱棣奇道:“为何?”

“四皇兄,之前小弟已经就咱们双方的实力做了比较!”

朱松侃侃而谈:“对于眼下的状况,其实允文比咱们还要急!我靖难大军自北平一路南下,靖难之路的阻碍不少,但是无一可拦阻我靖难大军的攻势,南京的王公贵族还是那些百姓们早就已经人心惶惶,再加上现今这个情况,南京已然大乱。”

听到朱松的话,姚广孝的眼睛亮了起来,道:“殿下的意思是说,若我们此刻攻城,怕是会起到反效果,不仅不会趁乱取得胜利,反而会陷入苦战,让城中的文武官员以及百姓们同仇敌忾,而让我大军陷入苦战?”

姚广孝就是姚广孝,不愧是朱棣手下的头号军师,脑袋瓜子转得就是快。

“不错!”朱松点点头,道:“若是我大军按兵不动呢?以允文的性子而言,绝计不会让李景隆擅自出兵。两军对垒之下,最害怕的反倒是南京城内的朝廷大军。”

朱松这话听起来有点不明白,可说白了就是一种威慑,人常言,色字头上一把刀,围困应天的靖难大军,便是宣在将南京城君臣百姓们头顶上的那把刀。

刀刃闪烁,随时都可以落下!

朱棣听明白了,道:“难不成就这般耗下去?”

朱松抬头,道:“这怎么可能?大军可以在城外按兵不动,但是先前在诗会中埋下的锦衣卫们,却是要忙活起来了!”

“哦?”朱棣眸光一动,道:“让他们暗杀朝中大臣们,制造恐慌吗?”

杀人?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强行攻城是下下之策,这年头能动脑筋的事,干嘛非得见血?

“四皇兄,你误会了!”朱松苦笑了一声,道:“眼下南京城中早已是人心惶惶,这个时候若让那些埋在各府的锦衣卫钉子,暗中收买城中的那些文武官员们,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来个里应外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