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490)

作者:洛山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王妃Ke气了,老朽已经从guo子监退了下来,继续领着朝廷的俸禄,却不为朝廷出力,老朽这心中亦是过意不去。”孔宣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即便韩王殿下不请老朽前来,老朽也会为朝廷做些事qing的。”

“夫子高义!”这个时候,朱松也提着不停晃dang的朱玄焜走了进来。

“老臣见过韩王殿下!”瞧见朱松,孔宣哪里敢怠慢,连忙躬身行礼。

朱松一把将朱玄焜给丢在了地上,将孔宣扶起来,道:“两个丫头乖巧听话,就是这臭子调皮、难以管教,日后可是要麻烦夫子了。”

“无妨,无妨!”孔宣轻抚白须,道:“王爷和两位公主,既身为皇族子弟,又是韩王殿下的嫡子、嫡女,想必定是聪慧无比。请王爷放心,老朽既然接下您的任命,定然会倾老朽所有,教导三位贵人的!”

“好,有夫子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朱松哈哈笑了一声,随后漫步到了千堂东南侧的桌子边,从桌子兜里掏出来一把金se的尺子。

那尺子是用两只金se的木块制成的,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七寸六分、厚六分、濶一寸分馀,下面四边有缕面;俯者在上,长七寸四分、厚五分馀、濶一寸,上面四边有缕面。

这是戒尺,没错,就是戒尺!

手中拿着金光闪闪的尺子,朱松缓步跺到了孔宣身前,道:“夫子,这尺子是本王特意命人打制而成,日后几个家伙若是不听话,不学好的话,你不必顾忌本王,只管往他们身上招呼。只要不打个缺胳膊断tui的,本王绝不怪你!”

一边这样着,朱松还一脸不怀好意地冲着朱玄焜看了一眼,甩了甩手中的尺子,那意SI很明显:你子给我老实点,戒尺主要就是为了对付你子的!

“王爷,这……”孔宣有些犹豫,在宫里教导那些皇子皇孙们的时候,他可不敢动手:“王爷和两位公主乃是千金之躯,老朽,老朽可不敢对他们动手。”

“嗨,你知道为何这戒尺是金se的吗?”朱松甩了甩尺子,道:“告诉你,本王命人在这极品金丝檀木上涂了一层黄金粉。黄se本就代表着皇族至高无上的权力,你用这尺子教训家伙们,是本王赋予你的权力,你就放心用!”

孔宣扭头瞧了瞧乖巧懂事的两位公主,又看了一眼故意表现出一副无辜面容的朱玄焜,最终还是接下了尺子,道:“如此,老朽便不Ke气了!”

------------

第五百二十章 稷下之学

兵刑工吏户礼,分别管理着大明的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全国刑罚、政令以及审核刑名的;营造工程事项;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等事务;户籍、财经;考吉、嘉等五礼之用及科举考试以及藩属和外邦往来之事。~

现在又多出一个第七部 ,也就是学部,看样子是管理全国的教育事务了。

都这'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甭管是文化教育、道德教育还是体质教育,从时候培养才最为容易塑形,也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此举关乎大明的后代子孙。

“四皇兄是什么意思?”摸了摸下巴,朱松继续道:“难不成要与六部同?”

“对,万岁爷正是想要建起第七部 来!”姚广孝点点头,道:“这学部与其他六部的官职、品阶相同,同样设置了学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等官职。”

“看来四皇兄是早就已经有了全盘的谋划了。”听着姚广孝的话,朱松倒是没感到有啥怪异的,只是对于一部的成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么,你们这是来本王府上来要人了?想要孔老夫子去学部做尚书吗?”摸了摸下巴,朱松突然皱起了眉头,“不过,孔夫子年事已高,去做这个刚成立的学部尚书,怕是夫子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完成一部的建设吧?”

在一部建立之初,缺的就是组建这一部所需的人才,像孔宣这样的老夫子,治学治了一辈子,让他编纂个书籍、教育教育孩子、草拟文献、旨意等倒还可以,你叫他去完善一部的整体建制,这不是浪费人才,杀鸡乱用刀吗?

“王爷您误会了。”解缙摇摇头,道:“学部初建,依照官阶的设置,学部之下,除了处于国度的统管部门之外,其下,分别设置了国级的'稷下学宫';承宣布政使司级的'稷下学殿';府城级的'稷下学院';以及县郡级的'稷下学堂'。”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乃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而朱棣比当年的田齐还厉害,他所要创建的'学部',竟然直接把稷下学宫给囊括了进去。

“孔老夫子在咱们大明育人无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姚广孝接过了话头,笑看着孔宣道:“我们是想请孔老大人出山,担任学部的左侍郎,兼任'稷下学宫'的宫主,同时向老大人的那些弟子们发信,让他们前来京城。万岁爷会根据学子们的学识与德行,为他们安排各'学宫'、'学殿'的教学官职。”

朱松这回不话了,毕竟这件事情关系到国家利益,而且朱棣这样做,也是为那些不曾高中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甚至他们也可以自称为'本官',毕竟甭管是'稷下学宫'还是下头的教学部门,都是官办,食君禄呢!

孔宣已经被解缙他么的话惊住了,半晌之后也陷入了犹豫之中:“此事乃关乎我大明后世千秋万世,老朽,老朽担心不能完成此事,有负万岁爷所托……”

“哎,孔老大人切莫妄自菲薄。”姚广孝摇摇头,“作为衍圣公的子孙,孔老大人可是除了当代衍圣公之外,不论是品学、德行还是威望,都是最高的,稷下学宫教由您来掌管,定然可以为朝廷培养更多的人才。”

孔宣明显已经意动了,但还是道:“可老朽已答应王爷教导王爷和……”

“无妨!”朱松在一边摆手道:“等到学部正式成立了,南京城自然也会有'稷下学堂',到时候只需进学堂学习也就是了,本王这也是响应朝廷法令了!”

“王爷,老朽这边只能是对不起您了!”沉默了良久,孔宣先是躬身向朱松行了一礼,随后道:“对'稷下学宫'宫主之职,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解缙、姚广孝他们,在韩王府中商议了足有两三个时辰,直到日上中天,太阳升至最高处的时候,两人才在韩王府用过膳之后,回返了南京城。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部'新任的尚书是当代衍圣公孔彦缙。

孔彦缙之所以能够成为学部尚书,并非是他有多高的组织机构的能力,而是孔子嫡系子孙,衍圣公的名头占了很大的成分,具体的组织架构,还是要靠下头的那些从各部调遣,以及各承宣布政使司抽调来的官员。

相比起一辈子治学的孔彦缙,下头这些官员们,才是筹建以及处理学部之事的主力,在他们的努力下,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学部竟然已经初见规模。

除了学部之事,当初在广布天下的时候造成轰动以外,两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这件事情沉寂下去,虽百姓们茶余饭后仍旧会议论,但是也是过去式了。

过了最新鲜的两个时间,到了这一个月,百姓们谈论最多的,并非是学部,而是即将由大明朝廷主持召开的'百国盛宴',届时大明周边所有的番邦之国的国王以及部分皇族,都会前来大明南京城中来参与此次的盛宴。

街头巷尾,喧闹的街市甚至是百姓们的宅子、酒馆之中,都在谈论此事。

“嘿,兄弟,你听了吗?咱大明马上就要迎来百国的使团了。”

“切,什么就百国?咱们大明周围五十万里的国,加一起也就四五十个。”

“少扯犊子,到时候咱们还能去南京城,瞧瞧热闹呢!”

南京城外,朱松封地上的'一根骨头'店子里,朱松正带着家伙们在店里啃骨头,耳畔听着店里其他客人的谈论,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爹爹,您摇头做甚子?”正吸着骨髓的朱玄焜,抬头瞧着朱松脸上的表情,不由得问道:“难道他们的不对吗?咱们大明周遭可没那么多的番邦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