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姐姐,你做什么?快还给我!”迷情脸色一急,伸手就去抢。
“你个小丫头,别人用过的东西,你也要?”徐妙锦哪里肯给她,直接丢给了后面的小侍女香香。
“妙姐姐,你,你就知道欺负我!”大庭广众之下,小丫头也不敢大声喊,只能闷闷地看着徐妙锦,一副我很不高兴的样子。
“你,你们俩到底怎么了?”朱松一脑门黑线地瞅着两女,搞不清楚状况。
“没什么!”
打死徐妙锦都不会承认自己在为了朱松争风吃醋,捉住迷情的小手就往方才的位子走了过去。
“什么鬼?”朱松摸了摸脑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也就在这个时候,黄灵儿团队所做梁祝一个片段结束了。
“没想到黄姑娘,不仅琴艺高卓,歌喉竟然如此也如此韵雅,妙,妙,妙啊!”一段梁祝唱罢,方孝孺率先把黄灵儿捧了起来。
“人常说‘馀音绕梁,三日不绝。’,我看黄姑娘此曲亦是丝毫不差!”黄子澄脸上也满是笑意,没有什么比看着惹自己恼火的人被踩下去要爽快得多。
“两位大人谬赞了!”放下三弦,黄灵儿不骄不躁地向赞口不绝的方、黄两位大人微微躬身。
“确实不错!”朱松拍了拍手掌,道:“那么,是不是该本王了?”
“殿下请吧!”方孝孺可不相信朱松还能够做出像前日那般的惊世之曲。
“本王若是今日亲自演奏乐曲的话,难免有欺负你们的嫌疑,是以本王依旧如同前日那般,假他人之手!”
朱松站起身来,啪啪拍了拍手,道:“来人,去叫他们过来吧!”
“是!”有小厮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过了有一刻钟的时间,就在众人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一名小厮带着十几名清秀的年少女子走了过来,这些女子手中抱着或是琵琶、古琴、或是手持长箫、埙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清秀女子实在是太年轻了,最大的有十二岁,最年轻的才不过八岁。
这算什么?
你韩王是不是瞧不起人啊?
仅凭这些平均年龄不过十岁的小女子们能够有什么作为?难不成只是这些小女子们,就能够打败这名精通‘乐艺’的名媛才女吗?
这一下子,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看好朱松了,这不主自动认输了吗?
朱松根本不在乎众人的反应,而是对那些小女子们微微点了点头。
看起来年纪最大的那名女子,颇为肃穆地向花棚中的众人行了一礼,随后道:“小女子名叫魏瑶,蒙殿下赏识,传一曲千年等一回!”
;
------------
第五十四章 白蛇,白蛇!
啊
动人心魄的旋律响了起来,十名小女孩齐声高呼。
“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
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只为这一句,啊哈,断肠也无怨”
在乐曲响起的一瞬间,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脑袋一响,彻底懵了!
这,这是什么乐曲?天下间岂会有这样撼人心神的乐曲?
懵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懵掉了,并非是因为面前的冰镇果酒,而是因为这首千年等一回。
花棚之下,甭管是男宾还是女宾,都已经完全惊呆了。
就是翰林院的那些大人们,都断断没有想到,这位韩王殿下在做出了前日那般的惊天佳作之后,两日之后竟然又有如此惊世之曲现世。
千年等一回乃是朱松前世白蛇传的主题曲,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与梁祝相同,是华.夏四大汉族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而白蛇传的具体故事,是出现在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之中,民间虽说早有传说,但是在警世通言之后,方广为流传。
“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名叫白素贞,携青蛇所化侍女青青”
与前日极其相似的一幕出现了,小女子们的千年等一回唱罢之后,最前面的那名十二岁的小丫头开始讲述白蛇传的故事。
小丫头的声音虽说不大,可是这园子中极其安静,再加上朱松巧妙地设计了回音壁并且应用在园子中,让小丫头的声音变得更加清脆、鸣亮起来。
“这,这不是一则民间传说吗?”有士子听出了这则故事,分明是流传自民间的一则爱情故事。
只是民间流传的故事,远没有小丫头口中讲述的这则要来得完整,人物形象也更加地丰.满,性格更加的鲜明。
“我也听过这个故事!”
朱瞻基手中抓着一枚冰块,瞪大了眼睛看着朱松道:“松伯伯,我记得有一次晚上睡不着,府上照顾我的侍女就曾经为我讲过类似的故事,只是,只是没有这位姐姐讲得好听。”
小家伙知道个啥,不过好听不好听还是能够听出来的。
“殿下真是太厉害了!”迷情小丫头眼睛又一次变成了心形,拍着手到:“那个臭法海,竟然阻止白娘子和许仙在一起,真是可恶啊!”
徐妙锦此刻没工夫搭理迷妹小迷情,因为就连她自己都陷进去了,不能自拔。
白娘子和许仙究竟在一起没有,可恶的法海有没有圆寂?
这一切都是谜,因为讲故事的小丫头停住了,又只是一段白蛇传,完整版的被朱松给藏了起来,弄得在场的众人心中痒痒地。
尽管心痒难耐,但是众人依旧深沉其中,呆愣愣出神。
朱松根本就无视了众人的呆乜状态,直接对方孝孺朗声说道:“哈哈哈,方大人,不知道本王这一曲如何啊?”
“啊?”
方孝孺以及翰林院的一众大臣们猛然清醒过来。
“方大人,本王这一曲千年等一回可还入耳?”朱松再一次询问。
“如此乐曲,若是不能胜过梁祝的话,岂不有失公允?”解祯期小家伙跳下了椅子,有模有样地说道:“诸位年兄,我以为殿下此曲当为‘乐艺’胜者!”
噗!
方孝孺、黄子澄以及齐泰,听到小家伙的话差点喷出口血来:
这熊孩子好不知礼,纵然他还是个孩子,可也是考取了举人的士子,于情于礼,都应该由翰林院的大人们先开口才对。
这小破孩儿可倒好,先下手为强了。
“咳咳”翰林院从五品的侍讲学士汪海荣老夫子,轻咳了两声,打破了平静,“老朽以为殿下这一曲千年等一回要稍胜黄灵儿姑娘的梁祝,诸位大人,你们以为如何?”
“下官同意汪老的意思!”
“千年等一回,确实要强过梁祝!”
一个跟一个的翰林院官员,开始的时候还是默默点头,后来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好吧,经过我等共同商议,此‘乐艺’第一比,韩王殿下胜了!”
尽管心中很是不乐意,但是方孝孺身为翰林院的发言人,他又不得不宣布这个结果。
“又是一曲惊世之作!”
“是啊,殿下真乃大才也!”
“日后谁再说汉王殿下是个纨绔子,我就和谁拼了!”
听到这个结果,在场的士子、才女们全都沸腾了起来,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当然了,有欢乐的,就肯定有心里不舒服的,比方说朱松的那个便宜侄婿耿璇,这货心情很不好,表现在脸上就像是吃了屎一样难看。
“哼,不过是赢了一场,反正妍华姑娘都已经赢了两场了,我就不信你还能连赢不成?”耿璇一脸的愤恨,不断在心里头发狠。
“那么第二场是‘射艺’,妍华姑娘,你们谁来与韩王殿下比?”方孝孺很无奈,不过比试还是要继续的。
所谓射,其实就是说的射箭技术,拢共分为五种射技: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是指箭穿过鹄的,要恰中目标,刚刚露出白色箭头;‘参连’即先发一箭,后三箭连续而去,箭箭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一样;
‘剡注’即箭射出,箭尾高箭头低,徐徐行进的样子;‘襄尺’的襄读让,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应退让一尺;‘井仪’即连中四箭,射在鹄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个井字。
“学生来与殿下比试‘射艺’!”一袭藏青色士子服加身,看起来颇为精瘦的郭学儒站了出来。
“殿下,您看?”方孝孺转头看想了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