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超级奶爸(327)

作者:洛山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到这里的时候,法华道:“朝鲜之事本就源自居士,还须借居士之手解除。小僧只是好奇,能够搅动朝鲜王国风云之人,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小秃驴书读得倒是挺多,不过这货说得也对,当初若不是他朱松提出全军大比武的话,韩东道也不会因为在大明断了一条手臂。

因此令韩东道开始怨恨大明,并且在回了朝鲜王国之后,先是调动水军袭击了大明,后发动叛乱圈禁了国王李芳远。

使整个国家陷入叛乱,进而引动了大明,跨越千里来帮助李芳远清君侧。

“居士,这一饮一啄,皆为天定。”见朱松似乎陷入了沉思,法华淡笑道:“居士可是在思考这一饮一啄之事?”

朱松抬头看着法华,说道:“本王从来就不相信什么命运的安排,对于朝鲜之事,本王亦是随心而为,但求无愧于心!”

对于朱松这一番言论,法华并不在意,他说道:“居士着相了,天定之事虚无缥缈,您或是穿衣,或是行路,或是用膳一切都是天定好的,不管你如何,天定之事就在那里。就好似,居士能够来到这里一样!”

“你说得或许有些道理,但是本王的见解仍会坚持。”朱松沉声道:“倒是小师傅,你应该不会仅仅只是为了向本王表达谢意吧?”

“不。”法华摇头道:“小僧想要求居士一件事。”

“哦?不知是何事?”朱松闻言来了兴趣,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之人,哪一位不是有大毅力、大智慧、大觉悟的,从他们口中说出这个‘求’字来,还真是让人感到意外啊。

“居士,你可知这小僧的来历?”法华小和尚没等朱松说话呢,法华就自顾自地说道:

“小僧俗名陈定然,原是大明登州人氏,五岁之时被元师自登州带来朝鲜庆州,六岁之时受戒,赐名元华,八岁之时被认定为法华禅师的转世灵童,并且在两年之后接受了转世传承。在那之后直至今日,小僧都未曾离开过庆州城。”

卧槽,这小和尚竟然是大明登州人氏,五岁的时候被那老和尚拐来了朝鲜王国?

那法真老和尚,岂不是个人伢子?像这种老家伙就应该扭送到官府,打他个五十大板,再判他个流放三千里!

法华继续说道:“小僧想求居士向明皇陛下请旨,责令小僧前往大明,应天府鸡鸣寺修持佛法!”

嗯?

狠,这招真是太狠了!

当年法真老和尚把他给从登州拐来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后来拼尽全寺的力量,好不容易把他给培养成了转世禅师,一寺的主持,他可倒好,直接给佛国寺撂了挑子,打算学成归国了!

不过想想他也是够苦的,十多年的时间一直都在佛国寺中研读佛法,与青灯古佛相伴。

竟然从未离开过庆州城,连个小小的朝鲜王国都没有游览过。

想了想,朱松道:“你确定佛国寺的和尚们会同意吗?”

法华的脸上难得出现了肃穆之色:“若是朝鲜王上的命令,元师他们或许不会怎么在意,但是明皇陛下的钦命圣旨,元师他们又如何敢抗旨不尊?”

------------

第四百零一章 管制区定址

“松皇叔,松皇叔,那小和尚都给您说什么了?”

在佛国寺待了有足足一个时辰,一出了佛国寺的山门,朱孟灿就好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围在朱松身边不停地追问。

“你小子,哪来得那么强的好奇心?”朱松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道:“这件事情还不能告诉你们,等事情确定下来了再告诉你们。”

“什么啊,松皇叔您怎么这么小气?”朱孟灿不满地嘀嘀咕咕。

“你小子瞎嘀咕什么呢?”朱松横了那小子一眼,道:“你们几个速度快点,等回到汉城之后,本王还要去一趟王宫呢。”

“是。”朱孟灿应了一声,有些无精打采的

到了傍晚时分,朱松他们刚刚回到汉城属于他们的馆驿大门前,黄三就带着一个身着轻铠,脸上还带着风.尘之色的驿卒就迎了上来。

“王爷,这是从大明来的驿卒,有圣旨下。”黄三道。

“哦,速度还挺快的嘛!”朱松应了一声,看向那驿卒:“四皇兄的圣旨呢?”

“王爷,万岁爷的圣旨是下给朝鲜国王李芳远的。”那驿卒回道:“不过小的离开宫里的时候,万岁爷亲下口谕:着韩王朱松,与朝鲜国王李芳远商议'管制区'、'大使馆'等事宜,亦全权负责,可便宜行事。”

“果然,同意了吗?”朱松咧嘴轻笑,“正好我要进王宫,有爝你派人去城外咱们的大营,将士弘还有士奇叫来馆驿,有些事情是时候谈谈了。”

翌日,汉城景福宫,香园亭荷塘。

国王李芳远静静的坐在荷塘边的小屋之外,在身边伺候着的,除了两个娇俏的小侍女之外,还有就是他的发小兼好友宋仲基了。

自从宋仲基率领大军纵横了整个朝鲜王国,并且跟随朱松成功救出了李芳远之后,宋仲基就成了李芳远的心腹。

“仲基,国中的情况如何了?”李芳远手中辇动着一只茶盏,道:“韩东道的手下还有奕剑道,是不是已经剿灭了?”

宋仲基坐在李芳远的对面,他说道:“王上,当初您被韩东道圈禁之后,咱们整个朝鲜王国,除了韩东道逆党,以及微臣等保王派两方之外,各地还蹦出了很多的其他势力。”

说到这里的时候,宋仲基的眉头微皱,好像是在回想什么,道:“像江原道的韩可,全罗道的李承宗等人,这些人不愿归附韩东道,又不想参加讨逆大军,所以他们自己就自成一派,个人自扫门前雪了。”

“孤知道这些情况。”李芳远点头道:“不过,在韩东道这个叛党匪首授首之后,李承宗、韩可他们不就已经重新归附了吗?”

“是重新归附了,不过也是阳奉阴违。”宋仲基脸色很黑,“当初明军与保王派大军势大,在我们一路赶来汉城的时候,这些家伙们担心被灭掉,自然会同意归附。可是在韩东道一党被全国追缴之后,这些家伙又蹦了出来,而且还暗中帮助韩东道残余的党徒。”

“能够招抚的尽量还要招抚,现在的情况,咱们朝鲜可是再经不起折腾了。”李芳远倒是没想到这些家伙竟然如此大胆。

“王上请放心,微臣省得。”宋仲基很郑重地点头。

就在这时候,有王宫的护卫前来禀报:“王上,大明韩王殿下、朱能大将军、杨士奇大人、张辅大人求见。”

“孤在宫中等了他们一晚的时间,没想到今日才过来。”

听到兵卒的话,李芳远顿时笑了起来,道:“不过也是互利互惠的事,去请他们来这里吧。”

“是!”那王宫护卫应了一声,转身就走。

宋仲基倒是对之前李芳远的话感到很好奇,便问道:“王上,您之前说等了他们一晚是何意?”

“大明想要在咱们汉城之中选择低点建造'大使馆'算了,这件事情一时半会的也说不清楚。”李芳远摆摆手,道:“这样吧,既然大明韩王他们来了,一会你听着就能明白了。”

自朱松他们去王宫之中面见李芳远,至今已经过去了五日。

在这五日的时间里,朱松他们每日都带着人,在整个汉城内闲逛。

汉城的面积约在六百多平方公里,虽说仅占朝鲜王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六,但是想要圈定一块地方作为'管制区',并且建立大使馆,还是需要认真来选择的。

本来,在离开王宫的翌日,朱松就在汉城的地图上随意圈定了一处地界,想要作为'管制区'。

可是对于朱松如此随意的做法,杨士奇他们全都表现出强烈的抗议,并且说这汉城近年来被重新规划了数次,与其在不知道多少年前画出的地图上看,倒不如直接在汉城之中好好走一走、转一转。

所以,朱松就只能是自食恶果,整日里被朱有爝他们几个小家伙缠着,在汉阳城中转来转去。

第六日的时候,朱松佯装抱病在床,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舒舒服服地在馆驿中睡了个懒觉,当朱松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时辰已经过了巳时七刻。

穿戴好了来到屋外,天穹之上并没有太阳,而且天气显得有些阴沉沉的。

在屋外稍稍锻炼了一下,时间就过了午时,这个时候从天边突然飘来了一大片黑地发沉的乌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