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军第一次动用火炮,看到火炮所造成的恐怖威力的时候,这些保王派大军的大官们眼珠子都红了。
他们跑去质问大明军队,为何在攻击奕剑道信徒的时候不动用这种强力的火器,为何要眼睁睁地瞧着他们朝鲜的兵卒身死?
朱能没有出面解释,而是由朱松见了这些保王派的官员,他给出的解释很无耻,但是很有道理:
我们大明名义上帮你们清君侧,站在你们保王派这边,已经算是帮你们了,凭什么我们大明的兵将们要在你们朝鲜王国的土地上,为你们朝鲜人打生打死?
再说了,这等火器在我们大明朝也是极其珍贵的武器,除非我们自己想要用,否则的话,哪怕发一炮你们朝鲜都得花钱来买!
朱松这话说得是无耻了点,但也是话糙理不糙,你们朝鲜人的死活,跟我们有一个铜板的关系吗?
“那文弼兄,你说怎么办?”既然此次讨韩大军的最高统领朱能不同意,朱孟灿就翻起眼皮瞪了张辅一眼。 ,提供免费
张辅沉默了好一会,忽然扭头对朱松说道:“王爷,末将听闻火器营其实不光是研制火器,还设计并且制造了很多的精巧之物,不知道在那些精巧之物中,可有长于破城之物?”
当初在火器营建成之后,朱松并没有让各连部放弃原有的事业,而是本着好玩的念头,将脑子中记载的一些武器或者精巧之物的图纸全都画了出来。
之后朱松就把图纸丢给了火气营,自己就悠哉悠哉地撤了。
所以,朱松听了张辅的话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后道:“什么意思?那些个东西精巧是精巧,不过大都精于刺探情报以及暗杀,所以要攻破汉城的话,怕是派不上什么用场吧?”
“王爷,咱们之所以想要换个思路,不就是为了花最小的力气取得最大的胜利吗?”张辅道:“就像之前我们在瑜山城外所做的那些事儿!”
张辅口中地‘那些事儿’,自然就是他们在瑜山城外烧人家粮草,刺杀人家高官之事了。
“行,还真是‘青青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你们两个小子年纪不大,倒是无耻得很呐!”
朱松摇了摇头,对站在自己身后的黄三道:“黄三,你去把火器营的张国梁叫来,别忘了让他把那些个‘宝贝’都拿来。”
作为锦衣卫镇抚使张国栋的亲弟弟,张国梁原本是在锦衣卫中挂了个百户的职位,后来朱松听说这小子颇为精通暗器等左道,便把他调进了火器营,同时升任副千户。
此次大明成立讨韩大军进军朝鲜王国,在朱松前往火器营中选取一些火器的时候,就把张国梁给编进了讨韩大军,并且理由很有解释性:
调这么一队火器营的人,一者可以教兵士们使用火器,二者就是当火器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他们在可以很快地解决。
黄三恭顺地点了点头,转身就向着位于大帐旁边的一座小帐跑了过去。
过了没几个呼吸的时间,张国梁就带着几个搬着箱子的兵卒来到了大帐之中。
“末将火器营副千户张国栋,见过大将军,见过王爷,见过诸位大人!”
这一帐子的大人们,张国梁只见过朱能、朱松以及曾经被他调.教过的朱孟灿等四个小家伙。
“哦,国梁啊,快快免礼!”朱松上前扶起了张国梁,道:“国梁,本王记得此番出征之前,你曾从火器营中带了一些精巧之物,不知道都是些什么?”
张国梁闻言愣了一下,他不明白朱松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挠着后脑,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禀道:
“王爷,那都是一些讨巧的玩意儿,平日里若是与敌争斗,下个暗手,或者溜门撬锁、攀墙越瓦倒是可以,若用于攻城拔寨的话,就有些小才大用了”
“你等会!”
听得张国梁的话,别说朱松和张辅了,就连朱能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他连连摆手止住了张国梁,道:
“国梁,你方才说,那些东西里头有攀墙越瓦之物?十丈高的城墙可攀得上去?”
张国梁想了想,道:“大将军,若是七八丈高的光滑墙面,我等倒是经常试验,十丈来高还真没试过。”
“哦,这样啊。”听到张国梁的话,朱能和张辅的脸上出现了失望的神色。
朱松却并没有朱能他们那么悲观,而是说道:“国梁,你只是说没试过,可有信心尝试尝试?”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潜入(二合一章节)
(ps:今日依旧是二合一的章节,希望好朋友们注意增减衣服,不能为了美就少穿衣服,山山已经尝到苦果了~)
“蒙王爷瞧得起,末将愿意前往一试!”张国梁倒是有信心,整个人瞧起来精神抖擞。 ,提供免费
“好,有信心是好的,不过我能不能看看你那能够攀墙越瓦的工具?”
对于张国梁的自信,张辅倒是挺欣赏的,但是对于令张辅如此有信心的‘精巧工具’,他还是充满了好奇。
“大人请稍待。”张国梁点点头,随后吩咐跟随自己进来的手下兵卒,把最后面的那个箱子打开。
大帐中的一众人全都探头看了过去,发现那箱子是四四方方的正方体,长宽高都是一尺,里头装满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东西。
从箱子里头翻了个底朝天,最后从里面取出来一条带着坚硬钩爪的长长钢索,还以一张弓弩:
“若论攀墙爬山,这勾爪应该是最为常见的工具。只是咱们这条钩爪不同于寻常的麻绳和铁爪,这钩爪是火器营锻造火器管筒的精钢,不仅不易变形而且爪间堪比利刃。”
朱有爝、朱孟灿他们凑了上去,使劲捏了捏那冰凉无比的钩爪。
朱孟灿感受着手中钩爪的锋利爪尖,突然道:“我想起来了,在我十一岁的时候,曾经与父王在封地之中抓了一个纵横两江的飞天大盗,那家伙就擅使一种暗器。”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孟灿仔细想了想,继续说道:“我记得那暗器叫做飞鹰百炼索。其器如鹰爪,共四趾,前三后一。前三趾俱为三节,后趾为两节。每节相连处装有机关,使各节均能伸缩活动。”
张国梁点点头,道:“不过仅仅只是这钩爪和钢索的话,还不足以攀上六七丈高的地界儿。除非是化劲的武者,否则的话,常人的力量即便用尽了,也不可能笔直地向上抛出五六丈的高度。”
“这倒是!”朱松摸了摸钩爪和后头的钢索,半开玩笑地说道:“不过化劲的武道大宗师可不是阿猫阿狗,随随便便就能够发现几个,你总不能让我们几个去给你打下手吧?”
“这自然不可能,王爷真是说笑了。”张国梁连连摇头,道:“钩爪虽然好用,但是没有足够强力推动、牵引的话,是抛不上五六丈的。为了配合钩爪的使用,火器营还制造出了一种强弩,只要用那只弩将这勾爪射到城墙之上,想要攀上十丈高的地界儿应该不难!”
“对!”朱孟灿拍了拍手,道:“不过是普通的攀墙,但凡有点勇力的兵卒,应该都能够沿着钢索攀爬上去。”
“士弘,让国梁他们去试试吧。”朱松想了想,道:“你若是不放心的话,本王会安排黄三跟着他们的。”
“国梁,若是让你们入城去的话,你们可能完成任务?”朱能认真地看着张国梁,说道。
“若是大将信任末将,末将愿往!”
跟着大军一路来到朝鲜,张国梁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
“好!”朱能一拍手掌,道:“这汉城的城墙高有十丈,本将命你现在去到军中挑选一百名精兵悍将,在今夜子时潜入汉城之内,为我大军打开城门,迎我等入城!”
“是,大将!”
张国梁猛地站直了腰杆,向在场的众人行了一礼,转身而去。
入夜,子时。
汉城那高耸无比的城墙之下,一百名大明的精锐兵卒,在黄三和张国梁的率领下,借着月夜悄悄摸到了汉城城墙之上巡守最薄弱的地方。
只是相比起大明朝的兵卒,这一百人全都穿着朝鲜兵卒的铠甲,单从外面看去,与城墙上的那些朝鲜兵卒并无二致。
看来为了能够潜入汉城,张国梁他们还真是做足了功课。
“三爷,这里如何?”对张国梁而言,黄三那化劲中期的身手足以让人仰望,张国梁不过半只脚踏进暗劲,自然不敢怠慢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