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嘴角一咧,狠狠地一脚揣在了他的脸上,道:“怎么,还没有缓过神来?“
“你,你我,我乃是大曰本国后小松天皇陛下特使,足利义行,你敢这样对我,我们的天皇陛下,一定会向明皇抗议的!”
自称足利义行的曰本人,一脸怨毒地看着朱松,道:
“若是明皇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大曰本国定不会与你大明交好,你们就等着被我大.和民族的武士侵入国土吧!”
“找死!”
搞不清楚状况的足利义行,都到了眼下这个节骨眼上竟然还想着威胁大明,真以为你们小曰本这么一个弹丸之地,是世界第一强国吗?
朱松心里头有气,直接上去就踹了他一脚,将他给踹飞了出去。
“让开,让开,锦衣卫办案,闲杂人等回避!”
就在朱松想要冲上去一道结果了足利义行的时候,远处的人群中突然响起了整齐的脚步声音,还有一些充满了铿锵之音的呵斥。
围观的百姓们,立马让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来。
紧接着一队为数在一百人左右的锦衣卫,大踏步地走进了这片空地。
刚刚进入包围圈,甚至还没来得及细看,便见到了地上躺着三十余曰本人的尸身。
“所有人,警戒!”
见此情景,那名走在最前头的锦衣卫百户,立刻高声喊了起来,同时伸手握住刀柄,‘锵’地一声拔出了绣春刀,横卧在胸前。
锵!
之后,一百名锦衣卫,整齐划一地抽出了绣春刀,一双双无比锐利地眼睛扫射向周围的人群。
“韩王殿下?”
当最前头的锦衣卫百户看到朱松的时候,显示惊讶地叫了一声,随后急匆匆地走了过去,行礼道:“下官北镇副司内东城千户所百户杨震,见过韩王千岁!”
朱松淡淡diǎn头,伸手虚抬:“杨百户且免礼!”
“谢王爷!”杨震站直了身子,指着被鲜血染红的地面,疑惑地问道:“敢问王爷,这里”
朱松看了地上被自己给踢昏了的足利义行一眼,道:“无事,只是碰到了这些曰本浪人,竟然胆敢冒充曰本使团的使者,意图行刺本王!”
敢这么睁眼说瞎话的人,估计找遍整个大明也没几个。
“嗯?还有此事?”
杨震说话的声调猛然拔高,他转头看向了不远处的足利义行,道:“王爷,此人便是那假冒曰本使团之人吗?”
“正是!”朱松diǎn头道:“此人谎称什么足利义行,本王特意留了他一命,应该能从他嘴里套出diǎn有用的东西来!”
“王爷,要不要下关把他带回卫所中审讯一下?”杨震看着朱松道。
此次锦衣卫出来,毕竟不是奉皇帝的钦命,故此就算抓了足利义行,也不能放到诏狱里。
朱松摇头道:“不必,本王会处理此事的!你们把这些清理一下把!”
说完这句话,朱松似是想起了什么,吩咐道:“杨百户,你清理这些尸首之后,记得把他们送到曰本国使团所在的管驿去,就说本王替他们收拾了一群冒充曰本使团的家伙!”
杨震根本不晓得这里头的猫腻,听到朱松的吩咐之后,二话不说,就让手下去找来推车以及水桶,清理起来。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李贞熙
经过这一场厮杀,灯节也开不下去了。
好在这么长时间的热闹,也算是让应天府的百姓们,过足了猜灯谜和对对子的瘾。
回到韩王府,朱松和徐妙锦高坐春晚堂正位,几个小家伙坐在下首的位置,正中间站着的则是朱松从足利义行手中救下来的那名小女子。
女扮男装的小女子,从西市带回来之后就一直不曾说话。
也许是被方才的血腥场面吓住了,也许是震惊于朱松的身份总之,这小女子已经被吓呆了,怯生生地偷眼瞄着朱松和徐妙锦,甚至都不敢抬头。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子?”朱松也不给这小女子指个座位,而是直接询问了起来。
小女子低垂着头,不安地揉搓着有些破烂的衣角,道:“我,我叫李贞熙。”
“你是女的?”
自称李贞熙的小女子一张嘴,朱徽煣和朱瞻基就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啊,是!”李贞熙被朱徽煣的声音吓了一跳,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
“这帮曰本人实在是太可恶了,竟然对一个女孩子下手。”解祯期咬牙切齿地说道。
“嗯,原来你叫李贞熙啊!”比起朱徽煣和解祯期等人的愤恨,朱松倒是冷静得多。
他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眉头一皱道:“等会,你说你叫李贞熙?”
这回小女子更胆小了,又往后退了几步,都快到门口了:“是”
这个名字太有争议了,汉族可没什么人起这样的名字,怎么听怎么感觉像是棒子国的人。
想到这里,朱松试探着说道:“阿尼哈塞哟?”
“阿尼哈塞哟!”李贞熙完全是本能地回应,不过在话说出口的一瞬间,小丫头就愣住了,紧接着是脸色煞白,一脸震惊地看向了朱松。
“你是高丽人?”徐妙锦和徐婉君都听过高丽话,所以很自然地猜到了李贞熙的身份。
“不,我不是!”李贞熙有些慌张地摇起了头。
“不要否认。”朱松摆摆手,道,“你们高丽人虽说源自我们华夏,在我们大明朝仍旧有高丽族存在,但是细微方面,还是能够看出不同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松笑看向了李贞熙,道:“不过本王很好奇,你不在你们朝鲜王国呆着,为何会来我们大明,而且还会被那些小曰本子追捕。你能与本王说说吗?”
李贞熙不说话了,或者说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朱松。
“既然你不愿意说就算了。”朱松等了半天也没等出来个结果,“莹香,你带贞熙下去洗个热水澡,给她换身衣服。嗯,看她这个样子,应该还没用过晚膳吧,一会你直接带她去膳食堂用膳吧。”
“是,殿下!”此后在朱松身边的莹香点点头,领着小丫头就出了春晚堂。
深夜,皇宫。
身披一袭狐裘的纪纲急匆匆地来到了暖阁之外。
远远地,就瞧见俩身披兽皮的小太监,正倚靠在大门前,一下一下地点着脑袋。
纪纲上前几步,轻轻拍了拍其中一个小太监的肩膀,道:“公公,小公公”
“啊!”
那昏昏欲睡的小太监激灵灵地打了个寒颤,扭头看了过去,当他看到纪纲那张严肃脸的时候,却是吓了一大跳,赶忙行礼道:“奴,奴婢见过纪指挥使!”
“你们行啊,为万岁守夜,竟然自己睡着了!”纪纲阴沉着一张脸,道:“若是我大明的军队也如你们这般,谁来保护万岁的安全?”
纪纲平日就是干得杀人的活计,所以这么一说话,登时把俩小太监给吓得够呛。
“纪指挥使,奴婢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
两个小太监跪在了地上,不停地向纪纲磕头。
“行了,此事便这般算了!”纪纲明显很烦躁,他摆了摆手,道:“万岁爷在不在里面?”
“在的,万岁还在里面批阅奏折!”小太监回道。
“好,你且去通报一声,就说我有要事禀报!”纪纲对小太监知会了一声,就等在了门口。
“是,请纪指挥使稍候。”小太监听到纪纲的吩咐,推门就走进了大殿。
这俗话说得好,事分轻重缓急,纪纲可是锦衣卫都指挥使,能够由他来禀报的事情,那绝对不是小事。
所以小太监进殿之后就向三宝太监说了此事。
小太监刚进去没有十来个呼吸的时间,三宝太监就尾随着出了大殿,对纪纲行礼道:“咱家见过纪指挥使,万岁已在阁中等候,还请纪指挥使随咱家前往进去吧!”
“有劳三公公了!”对三宝太监,纪纲可不能和对那俩小太监的态度一样,毕竟这位可是万岁爷的近人。
暖阁中,朱棣身上披着一个厚厚的袍子,坐在龙塌上看着一张奏折。
“纪纲,这么晚了,进宫来所为何事?”连头都没抬,朱棣就轻声问道。
纪纲先是向朱棣躬身行礼,随后道:“万岁,今日在城中西市的灯节上”
纪纲将朱松他们在西市中所做的一切都说予了朱棣,事无巨细,没有夸张亦没有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