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太后垂眸,目光落在她身上许久,并未要她立即起身,半响才道,“付严栢不过从五品官员,说到底,你的家世实在不足一提。”
她额头叩在手背上,背脊一僵。
“可既然皇上选中了你,哀家也过了眼,应了此事,你家世如何也无甚重要,一个奉训大夫,哀家还能指望你父亲为皇上保江山不成?娘家无法给你太多倚仗,何必叫他们拿捏在手里,若真如此,那才是丢了皇家的颜面。”
闻言,跪在地上的人抬起一双杏眸看她,沈太后这意思,她可是会错了?
沈太后见她一脸迟疑,心道还真是个心思简单的,不似寻常后宅女子那般,个个玲珑剔透。
“哀家可不想有朝一日大楚的皇后,是个胆小怯懦,叫外戚拿捏在手里的。”沈太后一边说,一边伸手将她扶起,“可懂?”
—
降雪轩内室实在过大,许是寻常无人住,也未放置什么摆件,显得极其空旷。
夜里,宫女又来送了一回药,将门窗合上方才退下。
小姑娘紧裹着蚕丝被,颈下的长枕过高,她索性屈手垫在侧脸。
换了一处地方,她翻来覆去也没睡好,心里翻来覆去琢磨着沈太后的话,不由有些焦虑。
她不过一个小官之女,还是庶女,不识大体,也未曾有过见识。
一朝出错,万劫不复。
姑娘背身咬住下唇,若是当初可以晚出生那么一刻钟就好…
正思此,忽然伸过一只手,粗糙冰凉的掌心贴在她额前。
付茗颂吓的呼吸凝滞,浑身一僵,就听那道熟悉的声音,略显低沉疲倦,“去拿个软枕来。”
她不敢回身,绷紧了身子维持原有的姿势,只听到轻微的脚步声远了又近。
姑娘双眸紧闭,纤长的眼睫轻轻颤着,头顶的长枕被人移开,随后有只手托起她的后颈…
终于是没绷住,还是睁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是这样,一个躺着,一个坐着,茗颂脑袋枕着皇上的掌心,四目相对中==付怂怂表示有点害怕
【明天恢复中午十二点更新吧】每次都是准点更的,每次晋江都延迟,无奈了…
第31章
四目相对时,二人皆是僵住。
闻恕正调整软枕位置的手微微一顿,也没料到她没睡下。
不过男人仅一瞬的错愕,很快就神色自然起来,但手上动作却没再继续,继续捧着姑娘的脑袋,也未松手。
付茗颂僵了半响,脖颈有些累,下意识挪了挪位置,闻恕觉得手心被摩-擦的麻麻的。
她睁大眼眸看他,脸色难掩惊讶和不知所措,似是都没想到要起身跪拜。
闻恕趁她还没反应过来,拇指在她脑袋生轻轻摩了两下,低头看她,忽然凑近,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睡不下?还是不习惯?”
茗颂张了张嘴,堪堪回过神,侧了身子欲要起身,那只垫着她脑袋的手却忽然一松,压着她的额头,“免礼。”
不知是不是夜深的缘故,男人声音显得尤为清凉低沉,像是从山谷里盘绕而至。
若是旁人如此,定会显得轻浮无比,可他那双的眼睛,偏偏叫人觉得认真无比。
像是透过她,在看什么贵重的物件。
付茗颂愣愣的看着他,闻恕伸手掖了掖她的被褥,动作稍显亲昵,却收的极快,并未有要久留的意思,很快便起身离开。
被他一连串举动弄懵,直至听到宫女合上屋门,付茗颂忙压住心脏的位置,那处砰砰砰跳的不行,是被吓的。
—
两日来,沈太后怕她拘谨,虽同住一宫,却极少叫她到跟前来,膳食皆由宫人直接送去降雪轩。
直至第三日,沈太后才邀她到主殿一同用膳。
长桌上摆了三副碗筷,其中一个位置却无人。
许姑姑在一旁添菜,一边还笑道,“皇上今日下朝晚了,怕是又叫哪个朝臣给绊住了脚。”
付茗颂往空席瞧了一眼,没敢接话。
在老太太跟前养成的习惯,付茗颂说话向来谨慎,能不言语定紧紧闭嘴,用膳时更是安静的连丁点声响都没有。
姑娘消瘦的脸颊,没什么血色的唇,小心翼翼的模样,看着都叫人于心不忍。
沈太后心下忽然一叹,想起闻昔来了。
当年闻昔生母玉妃久病不治,香消玉殒后,她因膝下未有过女儿,便将才九岁的闻昔接到跟前养。
刚来时,也是一副胆小怯懦的模样,连不小心打碎了茶盏都会下意识紧张的打量她的脸色。
思此,沈太后没忍住伸手给她添了几样菜,一边添一边道,“大病初愈,多吃些,补补身子。”
“瞧这瘦的…”
“御厨做的可合你的口味?”
闻恕来时便见这样一番情形,付茗颂的小碗堆的像小山一样高,很努力的在接受沈太后的好意…
也不知道拒绝的。
半个时辰,沈太后像喂饱了自个儿养的仓鼠,心满意足的起身离开。
付茗颂一手揉着胃,一手抵在嘴边,生怕自己要吐出来。
闻恕在对面瞧着她,眉头皱起,“吃不下大可直言。”
见她难受的吞咽了一下,他又缓和了脸色,口吻略有无奈,侧目吩咐元禄:“去太医院,拿些消食药来。”
元禄不疑有他,应声退下。
闻言,付茗颂偷偷抬眸看了他一眼,却被逮了个正着。
方才她便一直躲着他,不看他,也不同他说话,这会儿猝不及防撞上,她强装镇定的迎上男人的视线,忍住胃里的不适,“……谢皇上。”
说罢,又匆匆移开目光,像是多瞧他一眼会惹祸上身似的。
闻恕瞧她这模样,又气又好笑,分明处处帮着她,真是个没良心的。
末了,付茗颂像一片蔫儿了的芭蕉,就在脚步打转要回降雪轩时,又被叫住。
是元禄从内殿赶出来,身后还跟着个紫衣宫女,便是上回泼了水,将她带到景阳宫的那个。
元禄一张脸笑起,“五姑娘,皇上瞧您身边伺候的丫鬟少,日后左右也要进宫,特从景阳宫拨了个宫女伺候您。”
说着,紫衣宫女上前,双手扣在腹前道:“奴婢素心,见过五姑娘。”
茗颂错愕,下意识抬头往殿内看去。只能看到一抹背影,背脊笔挺,清冷疏离。
—
五月十三,付宅设坛。
法师是元禄从道观请来的高人,姜氏待他恭敬,丝毫不敢有半点怠慢。
此次做法的一应事宜,皆有姜氏亲自操办。不得不说她确实是个极称职的主母,但凡是后宅的事儿,仔细谨慎,就没有办不好的。
付茗颂回府,姜氏亲自接她下了马车,嘘寒问暖,无一不至。
见她身后的人是宫女打扮,嘴上不说,言语里却愈发恭敬客气。
“法师已至内院,一应事物备齐,就等时辰到了,”说着便至内院,姜氏领她仔细瞧了一圈,“五丫头,你看可还有不妥的?”
实在再妥不过了,从里到外,就没有能挑出差错的。
她自然能感觉到,从进门起,姜氏处处赔着小心,恍若供菩萨似的。
可如今于姜氏眼中,她与菩萨确实无异。
付茗颂抿了抿唇,扭头道,“没有不妥的,辛苦母亲了。”
姜氏一怔,听她还喊母亲,不由将心放回了肚子里,笑道:“不辛苦,我应该做的。”
此时,付姝云从长廊缓缓而至,看了茗颂一眼,朝姜氏道:“母亲,时辰要到了,可要将人都喊来?”
不等姜氏答,付茗颂便开了口:“自然是要的,设坛做法超度,讲一个心诚,人自然要到齐才是。”
“是,是是,五丫头说的有理。”姜氏连连点头。
见自家母亲走远,付姝云神色不自然的站在原处,见付茗颂看她,她抬手碰了碰脸颊,着急道:“你、你看我做什么,我脸上有花啊?”
“没。”她摇摇头,随即收回目光,“我去给祖母问安。”
“诶,你——”付姝云叫住她,磕磕巴巴的,犹疑道:“我从前,可有,可有恶语中伤过你?”
茗颂一笑,“四姐姐也知道了?”
“能不知道么,你闹的那么大,翌日一早,阖府上下都传遍了。”付姝云干巴巴的说完,又问,“我有是没有?”
“我不记得了。”茗颂想了想,煞是认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