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梅重生了(6)

作者:寒江点水/顾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事儿也是孟母觉得奇怪的地方之一,孟父是个老实敦厚的人,为人也比较实在,不懂什么弯弯绕绕的东西,寻常在家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很少向家里隐瞒事情,而这次竟直接提醒她不能让欣然知道,有点不像孟父的性子。

原来信被烧了,难怪她找不到。

孟欣然思忖,随后问道:“娘,爹在信上有提过他在安京哪里干活吗?”

孟母一愣,喃喃道:“没有。”

孟欣然闻言眉头不由自主地皱紧。

孟母此时也反应过来了,眼眶蓦地又红了,急急忙忙道:“欣然,你爹是不是……是不是……”

剩下的话她不敢说出来,只能像救生浮板一样拉住孟欣然的手,眼里又是害怕又是担忧。

孟欣然心中已有了不好的猜测,但见孟母如此着急,又不敢将其表现出来,生怕孟母更加担惊受怕,于是连声安慰她:“娘,不会的,爹不会有事的,你不要胡思乱想。”

“可是……”孟母欲言又止,已是乱了分寸。

孟欣然抚着她的手,让她不要多想:“娘,你不要多想。爹没有消息也许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样吧,我明天就出门,在安京打听打听,说不定就会有爹的消息。”

孟母依旧忧心忡忡,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点点头:“好,听你的。”

好不容易将孟母哄睡,天也快亮了。孟欣然沾着枕头睡了两个时辰便醒了。昨天折腾了一宿,让她很是疲惫,可一想到孟父的事情,心中宛如压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睡的很不安稳。

看了眼还在睡的母亲和弟弟,孟欣然想了想,找掌柜的讨要了纸笔,留了字条便出门了。不管事态如何,既然来了安京,那么先找到孟父再说。

离城门最近的西城街上已看不到安京府的百姓,更多的是逃难来的灾民。原本不算密集的大街,在灾民一窝蜂的涌进来后变得拥挤起来。宽敞的道路两边,走几步便会看到衣衫褴褛的灾民或坐或躺的在那里,天灾毁了他们的家园财物,连一身换洗的衣物也没留下,阵阵恶臭从灾民身上散发出来,让过路的行人纷纷掩起鼻子快步走过。

孟欣然忍着酸臭走在街上,她皱眉看着路边或是面黄肌瘦或是昏迷不醒的灾民,面上不忍。手指附上放银两的地方,孟欣然往灾民走去,刚踏出一步,便看到前边忽然一阵混乱,拳打脚踢中间接夹着几句呻/吟。

对面快步走来几个安京百姓,衣衫略显凌乱,他们捂着口鼻,一边嫌恶地瞪着躺在路边的人,一边低声对其中一人道:“给什么银子,给了也被抢光。你这不是救人,是害人。”

“别嘀咕了,赶紧走吧。安京被这群灾民搞得面目全非,连门都不能出了。”

“天灾大难,谁能想到呢。”

“就你好心,若不是我们拉着你出来,你怕是要被这群人生吞活剥了。别管了,赶紧走吧。”

“唉唉。知府为何不管……”

“管的过来吗。行了,别啰嗦了,走走走,回家。”

一行人渐行渐远,耳边的话却尤为清晰,孟欣然往前的脚步顿住,抿紧唇不知该不该动。

角落里有视线调转过来落在她的身上,蠢蠢欲动。孟欣然穿得朴素,但相比灾民的情况却好的多,再加上她气质出众,一个人醒目的站在大街中央,活像一个靶子。

孟欣然不是傻子,她已经感觉到周围有几束视线赤/裸/裸地落在她身上,贪婪的饥渴的殷切的各种都有。手渐渐垂下,余光看了一圈周围,孟欣然心一紧,不敢停留,赶紧避过前边的混乱,换了一条路走。

到了安京城中央,灾民的情况好了许多。街边店铺开着,孟欣然拿着孟父的画像一家家问过去,遗憾的是,每一个人的答案都是摇头,没有见过。

日头渐晒,孟欣然擦着汗躲进了一条小巷。等身上不那么黏腻难受了,孟欣然收起画卷,打算穿过小巷往客栈走。

然而刚拐过一个弯,一双瘦骨如柴的手突然凭空伸了出来,对着孟欣然五指张开。

第6章 006

小偷!

那双手的动作很是迅速,抓住孟欣然腰带间的黑色锦囊立马缩回,人也转身就跑。

孟欣然反应过来赶忙去追。这是今早她从孟母枕边拿的碎银,银两不多,但能多撑几天。如今她们入不敷出,每天都得精打细算过日子。这银子不能丢。

小巷道路交错,七弯八拐。所幸前头的人看着瘦小,跑得也不快。孟欣然抓不他,但也能坠在小偷身后。

“抓贼啊!”孟欣然一喊,前头的小贼跑得更急了,慌不择路地在巷子里乱窜。

眼见着人就要跑丢,前头忽然啊的一声惨叫,小偷被一个粗莽的大汉绊了一脚,四肢着地,重重地摔了个狗啃泥。

“小兔崽子,干啥不好,居然当贼!”大汉抢回小偷手里的锦囊,毫不含糊地抡了他一脑袋。

小偷流着鼻血,顿时被拍了个眼冒金星,嘴里不停地求饶。

孟欣然弯腰撑着膝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大汉跟拎小鸡似的拎着小偷过来,低头瞧她,把手里锦囊递过去,道:“姑娘,这是你的吧?”

孟欣然嗓子干哑,说不出话来,抬头看黑色金丝锦囊,点点头,伸手接过,好不容易缓过气,对大汉感激道:“谢,谢。”

“咦?”大汉忽然疑惑了一声,歪头仔细瞧了瞧孟欣然,一拍大腿,爽朗笑道:“这不是孟家姑娘吗?”

孟欣然闻言诧异地看他,慢慢直起身来。眼前的大汉面部轮廓看着有些熟悉,可拉碴的胡子遮住了大半张脸。孟欣然一时认不出他来,犹疑道:“你是……”

“我是你隔壁李叔啊!”李汉嗔怪道,“咋几天时间不见,你这丫头还认不出我来了。”

“原来是李叔。”孟欣然这下也瞧出大汉是谁来了,隔壁李婶的丈夫,比他爹更早来安京做生意。

一直被拎在李汉手里半死不活的小贼忽然扭动了起来,睁开李汉的手趁机跑了。李汉拔腿就要追,被孟欣然拦住了。

“李叔,算了,别追了。”

小贼一下不见了踪影,李汉唾了一声:“下次可别让我抓住!”

“李叔。”孟欣然想到李汉早早就来了安京,说不定会知道孟父的下落,于是问道,“你知道我爹在安京住哪里吗?”

李汉挠挠头,啧了啧,慢慢思索:“好像是在东城的民巷里,唉记不大清了,我和你爹住的远,平时也遇不到。不过李叔可以帮你打听打听。”

孟欣然想起自家父亲不知为何下落不明的原因,怕连累李汉,拒绝了他的好意:“不用了李叔,我和我娘可以慢慢找过去。”

李汉想到孟欣然一家的情况,还想劝她几句不要逞强,他可以帮忙。但孟欣然这回很坚决,硬是没有点头,李汉叹了口气,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这也是人家的家事。

李汉无奈,不过临走前仍叮嘱道:“丫头,有事儿就来找你李叔帮忙,甭客气啊。”

孟欣然笑:“嗯,我知道了。”

孟欣然一回到客栈孟母就迎了上来,面上焦灼:“欣然,你打听到你爹的下落了吗?”

孟欣然关上门,轻轻嗯了一声。

孟母立时松了口气,激动道:“好好,找到就好,找到就好。”

孟欣然张了张口,到嘴边的话最终还是吞了回去。虽说是打听到了孟父的下落,可孟欣然心中的疑云没有丝毫减少,反而越来越重。然而这个消息对于一直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的孟母来说,却是一缕希望,她不忍心戳破。

有了盼头,孟母的精神也好了许多。第二天一家三口便退了房往东城的民巷找去。

民巷是东城最为偏僻的角落。狭小的街道旁,一户户人家紧挨在一起,偶尔能从敞开的大门看到小院中的情形。孟欣然沿路询问孟父的住址,随后便找到了孟父住的地方。

小小的大门夹在两户大人家的中央,若是不留心,怕是要错过了去。门上并未上锁,孟欣然试着推了推,嘎吱一声,门开了。

门后是一个小院,院子不大,中间放着一只大水缸,缸壁长满青苔。墙边立着一个木架,想来是晾衣物的。边上还有一口水井,孟欣然往下瞧了一眼,里面没有水,是一口枯井。

孟母牵着孟书瑞推开了房门。阳光洒进里屋,能瞧见满室飞扬的尘土,孟母捂着孟书瑞的鼻子往后退开,皱着眉往屋里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