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通归想不通,曹记者的老婆到底还是不敢干扰医生的治疗。
而李春兰也在获得了保证之后,取出银针,帮着曹记者进行了针灸。
等到李春兰把银针抽出来,曹记者突然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不痒了,真的不痒了,您的医术可真高明呀”
李春兰淡淡笑了笑,“希望你说话算话,否则病情出现反复了,我可不负责”
到了这个时候,曹记者已经可以肯定自己这病来的奇怪,去的奇怪,肯定跟李春兰有关系,而李春兰的医术如此高明,他哪里还敢招惹对方呢
曹记者满口答应着,看完病以后就跟逃一样,离开了李春兰的诊室。
这件事情以后,曹记者果然收敛了许多,再也不敢吃拿卡要,而且在工作中都本本分分如实报道。
日子就在这些琐琐碎碎的小事中度过,转眼间又是一年,雪儿已经二年级了。
而石景宁夫妻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孩子的学习上。
雪儿很乖巧,继承了夫妻二人的优点,也非常聪明,在学校里边儿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喜爱。
有一天雪儿放学回家,跟李春兰说起了一件事儿,“妈妈,我们学校的老师说学校要进行调整合并,我可能要被分到桥头小学去”
“桥头小学你没有听错吧”李春兰感到十分惊讶。
她早就听说了小学要调整合并的事情。
现在雪儿上的学校,是第一实验小学,是一家省重点学校,教学质量相当不错。
当初雪儿能进这个学校,是按照就近划片的原则。
就在前不久,李春兰听说第一实验小学和第二实验小学要进行合并,这两个学校都是重点学校。
这让李春兰很高兴,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学校呢。
原本李春兰和石景宁认为,学校合并以后,雪儿
作为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应该有资格继续在合并之后的学校读书。
让李春兰没想到的是,女儿竟然说她将会被分到桥头小学去。
要知道桥头小学不但教学质量很差,是一所普通小学,距离她现在的住处足足有十几公里,单是这段路就谁也跑不起。
李春兰皱起了眉头,她知道女儿年纪虽然小,却很聪明,女儿把学校弄错的可能性不大。
李春兰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石景宁,“你说附属一小和附属二小合并,凭什么不让我们雪儿进入合并以后的学校呢,反而把她弄到距离那么远的小学去读书”
石景宁想了想安慰妻子道,“现在教育资源的确是很紧张,大家都想让孩子去好,你也不要着急,这件事情,咱俩最好去趟学校问清楚再说。”
李春兰同意了,夫妻二人都是行动派,也不耽搁,第二天就推掉了公式,直接去了雪儿的学校。
出乎他们的意料,往常只有学生的学校现在进进出出,全是像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大人,显然都是为了孩子的事情去奔波的。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擅自做主
李春兰和石景宁对视一眼,都觉得脑袋有点儿冒汗,他们原来还在犹豫,想着到底有没有必要跑这一趟,现在看看,却又觉得自己可能行动的有点儿晚了。
两人打听到雪儿的班级是二年级四班,就急急忙忙先去找雪儿的班主任问个究竟。
雪儿是个优秀学生,石景宁夫妻又大方,所以雪儿的班主任对这他们两个印象很不错,态度也非常客气。
“两位家长,这件事情我正要找机会通知你们呢,雪儿说的没错,她的确是被分到桥头小学了,”班主任脸上满是歉意,
“这件事情我只能做到通知二位,因为这一次,分配学校指标做主的可是校长,我们老师都插不上话。”
石景宁点点头表示理解,别看学生们觉得老师挺重要,其实放到学校里来讲,老师也只是个基层干活儿的人,“我明白您的苦衷,不过即便是校长掌握分配名额,他也得有个原则吧”
“比方说合并以后学校的生源从什么地方来,是接收原来两个学校的学生呢,还是按照就近的原则录取,甚至按成绩分配总得有个标准吧”
雪儿的班主任姓万,万老师就叹口气说,“雪儿爸爸,你把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合并之后的学校,集原来两个学校之长,教学质量是非常好的,”
“所以新学校的原则,虽然是先招录原来两所实验小学的同学,其实呢,名额早就被那些有关系的人给占满了”万老师忍不住说出了实情。
石景宁忍不住一挑眉,“有关系的人您指的是什么样的关系”
万老师叹了口气,“我已经说的太多了,因为雪儿是个好学生,我也不希望她去桥头小学,但是后续的工作并不是我这个老师说了算的,你们既然过来了,我就给你们提个醒,如今主管名额的是周校长,你们可以去找一下他”
石景宁和李春兰对视一眼,他们也看出来了,这个万老师相当的为难,而且以万老师的身份来说,的确是无法左右学生的指标。
夫妻二人就向万老师表示感谢,直接去找周校长了,在离开之前,万老师还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不要说是自己把消息泄露出去。
周校长并不在办公室里。
办公室的门口拥着一大堆无所适从的家长,看样子都是石景宁夫妻这种情况。
大家都拥在这里,倒是让夫妻二人得到了不少新的消息。
原来这一次不光是雪儿,大部分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都没能顺利进入新学校。
“进入新学校的都是些外校的学生,我都打听过了,这些人都是教育机构领导的子女,都是关系户,因为他们都去了新学校,所以把本该给咱们孩子的指标给挤没了”一位孩子家长气愤地说道。
“就是就是,现在做什么事情都讲关系,没有关系寸步难行,”大家伙纷纷抱怨道。
找不到周校长,问题不能不解决,石景宁跟在场的几位家长商量起来,大家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去主管学校的教育机构。
大家一起去了教育机构,让人遗憾的是,却没有见到主管领导朱自军。
门口儿搞接待的秘书说,他们领导一大早就出去开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石景宁等人信以为真,正要离开,突然看到一个秃顶的男人匆匆走过去,后边儿还跟着一个女人一个劲的喊他朱领导。
大家都知道,主管教育机构的领导就叫朱自军,石景宁等人就明白这是正主来了,大家围上去一阵子询问,果然秃顶就是朱自军。
朱自军儿一听,大家是为了孩子能上新实验小学而来,顿时皱起了眉头,“你们这些家长啊,眼界也实在太不开阔了,现在教育资源紧张,孩子们只要能有地方上学就不错了,你们为什么这么挑剔呢不管哪个学校的老师可都是科班出身呢”
这个道理家长们也知道,可是即便是科班出身,老师们的资质也不一样,有些也是名校毕业,有些是普通学校,还有些甚至是关系户,这样教学质量也就是天差地别。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凭什么他们的孩子只要有学上就行,而那些关系户的孩子们却可以进入新实验小学呢
一名家长就尖锐地指出了这个问题。
朱领导皱着眉头说道,“道听途说,现在新实验小学学生的名单还没有定下来,你们是从哪里知道这个消息的呀造谣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扣完这一顶大帽子,趁着大家伙发愣的功夫,朱领导成功的跑掉了。
一名孩子的家长就气愤地说道,“这是忽悠我们呀,我们要是再等下去,新实验小学的名单就彻底定下来了”
大家伙也都认为是这样,然而教育机构好像已经对新实验小学的学生名单做好了安排,他们这些家长们又怎么有能力干涉呢
石景宁想了想,“曝光这件事吧,他们既然敢做,就应该有接受公众监督的自觉”
听了石景宁的建议,众人不由得精神一振,好主意呀。
这些孩子的家
长里边儿就有从事媒体行业的,大家很快就联系到相熟的记者。
这的确是个新闻,两所小学合二为一,而新学校的生源却不是来自于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反而是随心所欲,毫无规律。
那些记者朋友们风一般的过来收集资料,采访写报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