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卡车是拉货的,后边的大箱板即便装上篷布,那也是给货物遮风挡雨,丝毫没有保暖的作用。
所以冬天坐这样的车,一般都要准备几条棉被裹在腿上,不然一会儿就受不了了。
抗震抢险讲究的是分秒必争,平时拖拖拉拉的女同志们这会儿都利索起来,也没心说笑,一个一个绷着小脸儿,就往卡车上边儿爬去。
最后一个人刚上车,大箱板还没有扣上,卡车就发动了。
随着第一救援队浩浩荡荡的驶出厂门口,那些还留在工厂门口的工人师傅就鼓起掌来。
车子开了起来,车上的人这才常常出了一口气,开始聊起天儿,说起彼此的感受。
“我正煮饺子呢,一听见通知,扔下勺子就跑过来了,”说话的是吴大姐卫生所最老的护士,目前兼任护士长。
“都一样,我家俩小子,昨天睡得晚,我走的时候还在被窝里,也不知这会儿起来没?”
相比较这些拖家带口的女同志,李春兰还算是没有拖累的,爷爷还留在家里,他腿脚利索,照顾家里的羊和狗没有问题。
不知为什么,李春兰有些担心石景宁。
东河和北河之间有一条柏油路,出了东河城,驶上公路,卡车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
李春兰和小姚护士裹着一条棉被,她上身穿着厚厚的面包服,此刻把后边的帽子戴起来,再用毛线围巾裹在脖子上,冷风一点儿都钻不进去。
小姚护士羡慕地摸摸她的羽绒服,“李医生,你这面包服可真好,听他们说又轻又暖和,可比棉大衣强多了,这价钱也不便宜吧?”
第一代羽绒服就叫面包服,因为含绒量低,填充量大,从外观看起来非常臃肿,样式也是仿照登山服的样子,不过比同款的棉袄可是要轻和暖和多了。
李春兰穿的这一件儿还不是国产货,是石景宁托舅妈给她从京城百货大楼买过来的香江货。
听着李春兰几人叨叨咕咕说起了时装,大家伙就都凑合着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后边上来的几个男医生,都坐在门口风大的位置,听到这女同志万年不变的话题,大家都互相笑笑,取出香烟抽了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天上又飘起了雪花,狂风烈烈,都说大灾之后天气恶劣,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三百公里的路程搁着大卡车的速度,要足足跑上五个小时。
大家伙出门都急,根本没有准备干粮,用厂里边的说法就是人员先到位,物资随后跟上。
李春兰猜测厂里边根本就没有应急的东西,这会儿才忙着筹措呢。
所以车跑了一会儿,大家都饿得肚子咕咕叫,却也没人抱怨。
要知道他们只是去救灾抢险,北河那些出了事的人家还不知怎么难捱呢。
风雪交加,天气很快就暗了下来,车上的人慢慢的没有了力气,尽管又冷又饿,大家互相依偎着都感觉到有些疲惫,昏昏欲睡。
卡车就在这时候停了下来。
“下车下车,前边路不通了,得步行走过去!”车下边儿有人拿着大喇叭喊着。
担任医疗队队长的田医生就拿出一摞袖标给车上的人分发着,同时每人递上了一个医疗箱。
“咱们钢厂卫生所的人尽量走一块,不要失散,震区也很危险,你一定要注意安全!”田医生以前在部队上工作过,还算是有一定抢险救灾的经验。
李春兰拿过袖标看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东河钢厂,还有一个红十字标记,表明他们卫生人员的身份,就用别针儿把袖标别在了自己的蓝色羽绒服上。
这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相当的昏暗。
下车了之后,李春兰就被狂风吹的歪了一下,差点没摔倒,旁边的吴大姐伸手拉住她,
“糟糕路被堵住了,看来我们得从废墟上面爬过去!”
顺着吴大姐指的方向看过去,前方并没有路,只有一大堆由山石树木堆砌而成的废墟,那废墟上已经有好多绿色的身影在忙碌着。
“军队进来了,看样子他们已经忙了一阵子,”田医生也凑了过来,眼热的看着那些救灾的官兵。
这个时候大喇叭又响了起来,“救援队注意了,请前往临时指挥部领取补给!”
第五百七十一章 紧急
所谓临时指挥部,其实就是在废墟边上搭起的一座帐篷。
帐篷是由绿色帆布搭成的,门口挂着明亮的气灯,倒是很好找。
钢厂卫生所一共十多个人,每个人都背着诊疗箱,因为冬天穿的实在是臃肿,所以大家都没有套白大衣,全靠袖子上的红十字标记辨识身份。
在田医生的带领下,大家磕磕绊绊的找到临时指挥部。
这里边已经堆了半帐篷的物资,主要就是军用水壶还有压缩干粮。
“每个进入灾区的人先配发一天的干粮,后续物资还没有运到,大家尽量节约一点儿用,”
一个洪亮的大嗓门,在帐篷里边喊着,帐篷里人头攒动,只能听到声音,根本看不到人,不知道说话的人是什么样子。
李春兰领到了两包压缩饼干和一个军用水壶,那壶摸着还温热,看样子是刚烧的开水灌在里边的。
“我们需要几个医护人员,有没有领完物资的跟着我们一起走!”又是一个洪亮的大嗓门。
李春兰举起自己的手,一边答应着,一边拼命朝着那个方向挤过去。
快挤到跟前,就有人把她一把从人群中拽出来,“出发!”
跟着这群人离开了帐篷,李春兰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竟然是钢厂卫生所唯一跟出来的,原因无他,别人都还忙着领物资呢!
到了这个时候,李春兰才认真看起来自己加入的新团队。
她惊讶地发现,这个团队之中,除了她自己竟然是一水的制式军服,这应该是一只正规军组成的救援队。
救援队前边有人带路,李春兰也看不清楚打头的是谁,在风雪之中她能做到的只是勉力跟上,尽量不掉队。
这支救援队根本没有等着路修好再进去的意思,而是直接送到废墟就往里边走过去。
这个时候就显现出一双好鞋的重要性。
李春兰脚上是一双软底儿羊皮靴子,走这样的路倒是没问题,只是这趟救援走下来估计她的靴子就废了。
不过眼下肯定不是心疼装备的时候,这废墟上的路可不好走,遇到陡峭的地方,还得前边的人伸手拉她一把才行。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去,救援队其他人的头顶上都带着一盏矿灯,这时候打开照着脚下的路亮如白昼。
走在李春兰前边的人大声问她,“你是地方上的同志,你没有应急灯吗?”
李春兰大声回答,“没有,我接到通知就从家里赶过来了!”
“前边路不好走,没有应急灯很危险,你跟在我身边!”大嗓门儿这样说着,一把就把李春兰拽到了自己身边。
借着灯光,李春兰打量了一下大嗓门,只见他虎背熊腰四方脸庞眉目坚毅,脸上有些胡子拉碴,根本看不出来多大岁数。
队伍又开始前进,李春兰踉踉跄跄的跟在大嗓门身边,有了灯光照路就可以避开那些沟沟坎坎,一路上倒也有惊无险。
前边突然传来了一阵狗叫声。
“谢队长,前方就是我们救援的目标洛江村,是否原地组织救援?”一个穿着小队员,不知什么时候跑过来跟大嗓门儿请示着。
大嗓门儿举起,右手用力向下一挥,“原地组织救援!”
那些队员们都停了下来,根据搜救犬发出的信号,开始就地挖掘。
天已经完全黑了,风似乎小了一些,雪却更大了。
李春兰手里没有工具,她留在原地拼命喘息着,刚才走的真是又急又快,如果不是她干惯了活儿,走惯了山路,这段路她根本跟不上!
大嗓门儿早就不见踪影,发布完最后一道命令之后,他也抽出背上的工兵铲跑去一起救人了。
李春兰没有急着往上凑,她很清楚,她的任务是救人,只要一挖上来幸存者,她就有事儿做了。
现在对于李春兰来说,尽快的恢复体力才是最重要的。
李春兰没有到处走,就在救援人员的附近席地坐了下来。
救援队的人头上都带着矿灯,把这片地方照的亮如白昼,可以清楚的看见地面上除了废墟还有裂开的沟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