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看了看包子又看了看老丁媳妇,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个女人自私狭隘又小气,这么和颜悦色的给她送包子,可是为了什么呢?
不过出于礼貌,李春兰还是谢了老丁媳妇,包子却没敢留下,“我们家人不吃包子。”
老丁媳妇挺不高兴,脸一沉又恢复了以前的表情,嘟囔着不识好歹走了。
石景宁从身后走过来,浓黑的眉毛皱起来,“春兰,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李春兰也觉得稀罕,“谁说不是呢?”
李春兰没收包子,别的几户邻居也收到了包子,有些把包子留下的,人家就说这一回老丁家真是大方,送的是糖包子,里面的糖馅儿味道还挺不错。
现在的糖还是凭票供应,属于高档奢侈消费品,一般看病人的时候才会买上一包糖。
而丁家,只有老丁一个人挣工资养家,却一下子蒸出来大批的糖包子,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反常了。
李春兰只觉得说不出的怪异,却又说不出究竟怪在哪里,最后本着不惹事的原则,她还是把这种怪异埋在了心里,没有说出去。
按照当初跟当场的约定,李春兰放了寒假,就要去钢厂卫生所上班,她是个实在人,并没有在家里多耽搁,只休息了两天就去了卫生所。
卫生所的人都很热情,拉着李春兰的手就问长问暖,问她在省城的大学生活怎么样,饭菜能不能吃得习惯,倒让李春兰感受到回家的温暖。
“来来来,李春兰同志,你的工资都在这里,厂里财务上过来发工资,我们就把你那份留出来了,现在你放假正好一块交给你,你在厂里的工资一个月是二十四块八,这是四个月的工资,”
卫生所长递过来一个厚厚的信封,“这里头还有五十块钱,这钱可是厂里奖给你的先进工作者的奖金!”
厚厚的信封拿在手里,不感动是不可能的,诚然现在的李春兰并不缺钱,两个成药为她赚到了小一万块钱,就在储蓄所存着呢。
不过这份工资却是在李春兰最缺钱最缺保障的时候给她的,这个钱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领了这段时间的工资,大家聊聊天说说过去的事情,又到厂里领了年终福利,这一天的班也就上完了。
钢厂福利不错,年终福利是两箱水果,红富士苹果新鲜的橘子,这两样普通的水果在东河可是稀罕物,这可是卡车专门从南方跋山涉水拉过来的。
因为李春兰没有自行车,所以钢厂的同事用自行车,帮她驮着水果给她送到家里来,路上大家一边走一边聊着。
“防疫站的糖丸丢了,这怎么可能?”李春兰觉得这个东西失踪的很是蹊跷。
“真的,就是前不久配发下来的三箱子糖丸儿,司机卸货就把那糖丸儿放在地上,一会儿的功夫,司机再回来的时候,糖丸就不见了!”同事也觉得蹊跷,这可是这段时间,东河传的比较玄乎的疑案之一。
脊髓灰质炎就是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罪魁祸首,为了消灭这种疾病,国家发明了脊髓灰质炎糖丸,这种糖丸颜色鲜艳,个头不大,看起来就跟糖豆一样,吃起来味道不错。
李春兰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你等等,你说丢了三箱糖丸儿,那糖丸儿里面主要成分都是糖对吧?”
同事笑着点头,“对呀,而且都是蔗糖,味道很不错!”
李春兰赶紧推着同事,“快调转方向,咱们去派出所,我知道糖丸在哪里!”
当李春兰和同事带着办案人员,气喘吁吁地驮着苹果,跑到医院家属院的时候,老丁家的孩子正蹲在门槛上吃糖包呢。
李春兰不想吓着小孩子,从口袋里摸出两块大白兔奶糖,把包子骗了下来。
几个大人凑在一块儿看,只见这包子里的糖馅儿很特别,不是像白砂糖那种透明泛着黄的糖色,而是粘稠透明,有一种淡淡的红色。
办案人员二话不说带着人就往老丁家里面闯,经过一番搜查,从老丁家的地窖里搜出来,还没有使用的两箱糖丸儿,还有一箱糖丸儿,已经被老丁媳妇儿全部化开蒸了糖包子。
第五百五十六章 看破
原来防疫站的司机运送糖丸儿的时候,老丁媳妇儿就在旁边经过,她是个贪婪的人,看到司机把箱子卸在地上,她就趁乱把箱子给搬进了小巷子里,上边用废品盖着,等到晚上没人的时候再搬回了家。
幸亏同事提起糖丸事件,李春兰想起了诡异的糖包子,要不然整个东河城的孩子今年可就没有糖丸吃了。
晚上一家人说起这事儿,石景宁就是一阵唏嘘,“说白了,这都是穷惹的祸!”
“谁说不是呢,老丁媳妇儿进去了,她家孩子白天都没人带,只能锁院子里头,”
对老丁一家,李春兰的心情很是复杂,看着老丁家过着穷困的生活,她觉得挺可怜,可这一家人做起事情来都能把人恨死。
“春兰,早点儿带着靠山屯儿的人,还有东河的人,富起来才是正经事儿,”石景宁拉着李春兰来到院子里,他们家这个小院也有一块菜地。
石景宁指的指地里,“我把百合分给了靠山屯的老北叔,咱们院子里也种了几棵,我要亲眼看看这东西是怎么长出来的,除了百合以外,我还交给老北叔一些药材,就是黄芪党参还有当归!”
李春兰的眼睛亮了起来,“景宁你可真是聪明,这些药材跟百合一样,只要能种出来,产生的效益可比种粮食要强得多!”
石景宁是什么人,自然不会因为几句表扬的话就骄傲,不过妻子的话听了叫人心里边熨贴,他的表情也柔和了许多。
也就只有李春兰这样的姑娘,才能捂化石景宁这样的大冰块儿。
石景宁虽说到了东河工作,不过主抓的内容还是如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他提出的种植多种经济作物,从长期来讲,肯定能创造效益,但是在短期之内,东河的贫穷还有靠山屯的贫穷却是无法改变的。
李春兰这次回来,就准备再去靠山屯儿看看老北叔金医生还有那些父老乡亲,正好石景宁要下乡检查工作,就捎带着她一块儿回去了。
李春兰好久都没有走这种乡村土路了,一路颠簸着,尘土飞扬,总算是到了靠山屯儿。
老北叔早就得到了石景宁要来检查的消息,带着一群村里边的骨干就在村口等着呢,看见石景宁和李春兰就上来热情的打招呼。
李春兰是来看人的,自然低调,她拿了带给各家各户的东西就跑去串门子。
而石景宁则由老北叔陪着,大家伙一块儿说着公事,从另一个方向走了。
李春兰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金医生的诊所。
现在诊所里面不光是有金医生,原来因为生孩子,而耽误工作的护士也回来了,两个人客气的让李春兰进屋做,烧了茶汤给她喝。
李春兰喝了两口茶汤,把水果点心给他们留下,就告辞去了下一家。
胖婶一直是李东宝家的邻居,跟李春兰的关系不错,自从李春兰把胖婶家的闺女弄到县城工作,两家的关系就更好了。
胖婶儿给李春兰说了不少事。
“春兰不是,我说你爸,他咋能卖房子呢?就算他去了城里边住,靠山屯的房子和地也也该留着,那是咱们庄户人的根,”胖婶儿很是遗憾,
“而且吧,春兰我给你说,这两天你爸,带着几个城里人就在你爷爷的房子那儿转悠呢!”
李春兰眨了眨眼睛,“城里人,什么样的城里人?”
“就是吧,皮肤都特别白,穿的特别好看,说话的口音就跟那收音机里的一样,”胖婶儿是村里的裁缝,属于见过世面的人,三言两语就把来的人描述清楚。
李春兰恍然大悟,“那一定是枣仁堂的人了,他们到我爷爷家来干什么?”
“那就不知道了,那毕竟是你们家的事,我们这些外人只能看着又不好多问,”胖婶瞧了瞧外边,“早上我还看见他们,要不这样吧,我领着你过去看看,也许他们还在那边转悠呢!”
李春兰就跟着胖婶儿一起出了门,李爷爷住在山脚下,院子里有一棵大树。
快到山脚下的时候,李春兰就看到了那棵大树,也看到了围着小院子的一圈人,就在这个时候,她脑中电光火石般,突然想起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