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妇女的样子,万一是得了什么传染病那可就不好了。
乘务员一听说是这种情况,赶紧跑了过来,长途旅行最怕什么,就是生病啊!
“您需要帮忙吗?”乘务员十分客气,走到中年妇女身边,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
“哎哟,你们这列车上的卫生实在是不行,怎么有跳蚤咬的我浑身都痒!”中年妇女已经顾不上发牢骚骂人了。
乘务员看了看中年妇女的脸,“你的脸已经肿了,我看这不是什么虫子咬的,你别是什么病吧?”
中年妇女把眼睛一瞪,“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
乘务员被噎的没有说话,却也没有走,静静的站在一边儿,似乎在思考着对策。
李春兰就坐在窗边的座位上,她倒是想看看这个中年妇女,还能在铺位上癞多长时间。
李春兰没有等多久,中年妇女很快就坐不住了,她从铺位上跳下来,在地上抓挠起来,周围的乘客纷纷别开脸,觉得她这个动作十分辣眼。
乘务员儿盘算着一阵子,这会儿再一次开口,“这位同志,洗漱间有水,要不然你去清洗一下?”
中年妇女一拍脑门儿,“对,沾点凉水可能会舒服一点!”她这样说着,抓起自己的毛巾就直奔洗漱间。
眼看着中年妇女走了,周围的乘客一起舒了口气,赶紧开窗通风。
李春兰大大方方走过去,把自己的铺位整理干净,这才跟乘务员换票,从容的坐回了铺位。
她刚刚拾掇好,中年妇女就回来了,她一眼就瞧见李春兰坐在下铺上,“你这人怎么这样?都给你说了,火车上铺位多的很,你随便找一个就行了,为什么要坐我的位置?”
“火车上那么多铺位,你随便找一个就行了,我这铺可是我花钱买的,为什么要让给你坐?”李春兰学着中年妇女的口气怼了她一句。
中年妇女张口结舌,一时间没有搭上话。
这个时候,坐在李春兰对面的人赶紧躺下来,一副不想让中年妇女占座的样子。
两个上铺的人趴在铺位上笑眯眯的看热闹。
转眼之间李春兰这个隔档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家就跟商量好一样,纷纷或躺或靠在自己的铺上。
中年妇女没办法,只好气呼呼地坐在了靠窗的位置。
火车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咣当咣当开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中铺上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儿大声嚷嚷起来,“妈,我饿了,给我拿吃的!”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不给
看着中年妇女答应一声,转身就在行囊中翻找起来,李春兰就明白了,这个妇女就买了一张卧铺,她自己带个孩子睡在中铺上肯定拥挤,所以她这才霸占别人的铺位。
不过想想中年妇女刚才的态度,李春兰还是觉得这种人不值得同情。
中年妇女拿了一个馒头递给小男孩儿,小男孩很不高兴,“已经吃了两天了,我不要吃这个,我要吃饭,我要吃肉,我要吃拌面!”
餐车上倒是有饭,只不过价格十分昂贵,一般长途旅行的人很少选择去餐车就餐,都是自己携带干干粮。
中年妇女就伸手在小男孩的屁股上拍了两下,“吃,你就知道吃,你妈的座位都被人占了!”
听了这话,李春兰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在她没上来之前,这个铺位估计一直空着,所以中年妇女理所当然的就把铺位当成了自己的,只不过现在买了票的人已经上车了,她竟然还这么说,可见逻辑十分荒谬。
“你笑什么笑?”中年妇女一肚子不高兴,她也是进京的,路上还要再走两天,这两天没地方睡,这可让她怎么熬得下去。
李春兰只是瞥了中年妇女一眼,却根本没有搭理她,而是自顾自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网兜,从里面拿出一包又一包的食品。
这些东西都是曹婶知道了她要出门,连夜为她赶制的。
曹婶儿给李春兰做了凉皮儿,调料单另搁着只要拌一拌就可以吃。
除此以外,她还做了油酥饼夹熏肉和包子。
李春兰只留下了包子和凉皮儿,把别的东西又收了起来,这两样东西容易变质,她要先吃掉。
车上的乘客都已经吃了好几天干粮,看到李春兰把辣子醋汁拌进凉皮儿里边,一股子酸香顿时在车厢里弥漫开。
李春兰咬了一口包子,露出里面绿白相加的馅儿,这是曹婶用新鲜的荠菜和豆腐做的馅儿,里边掺了虾皮鸡蛋调味儿,虽然没有肉,却比肉包子还好吃。
眼看着李春兰的伙食搞得如此丰富,别的人顿时受不了了,纷纷爬起来,打开行囊找出食品大吃大嚼起来。
“把包子给我,我要吃包子!”小男孩儿从中铺上,向李春兰伸出手来。
李春兰喜欢孩子,不过可不喜欢这样的熊孩子,更何况如今这个年头物资供应紧张,食品是最紧俏的东西,一般人哪里能开的了口问别人要吃的?
所以李春兰好像没听见一样,两口把包子填进嘴里就吃起了凉皮。
那小男孩没有要到东西,顿时蹬着腿在铺上哭了起来。
中年妇女更生气了,把孩子抱下来,一边哄着一边对李春兰说,“孩子要吃包子,你怎么没有一点同情心,赶紧给他一个!”
刚才李春兰拿东西,中年妇女可是看得很清楚,李春兰那个网兜里面用油纸包着还有不少好吃的。
李春兰白了她一眼,“你是孩子的妈吧,孩子想吃包子,你就去给他买呀,你为什么问我要?”
周围的乘客深以为然,给力的笑了起来。
即便是在这样的嘲笑声中,中年妇女的脸色也没怎么变。
第四百四十三章 又见
中年妇女镇定自若,“一看你就不是过日子的人,车上的包子一个要一毛钱,要的还是全国粮票,谁出门在外会买那种东西?”
李春兰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所以我要学着过日子,就不更不能白给你东西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小男孩儿已经明白自己多半是要不到吃的了,踢腾着两条腿儿闹得更凶。
李春兰不为所动,三两口吃完了凉皮儿,拿起饭盒就去了洗漱间。
她洗完饭盒儿回来,就听见自己的格挡那边挺吵,走过去一看,只见小男孩儿已经把自己的网兜抓在了手里,另一只手就要伸进去掏摸,周围的乘客都在指责那个孩子。
李春兰赶紧跑过去,把网兜从小男孩手里抢下来,认真看了看里面的东西没有少,这才把网兜挂到了另一旁的行李架子上。
“你这个坏人,你抢我吃的,”小男孩瘪着嘴,指责李春兰。
这就是个标准的熊孩子,李春兰一瞪眼睛,“你想吃,吃你家的东西去,你拿我的东西就是偷,知道吗?”
小男孩儿的本事就是哭和闹,眼看着他嘴一扁又要哭,中年妇女赶紧跑过来,拍打着孩子的后背,
“都是女人,你以后也会有孩子的,你就给他吃一点儿又怎么了?”
李春兰冷笑一声,看了看周围的乘客,“刚才的事儿大家也都看到了,这孩子的妈就在旁边儿,看着让孩子偷我的东西,我怀疑是他妈教唆的,待会儿我找乘警,大家都要帮我做个见证!”
周围的乘客一起哄笑着答应,他们早就看不惯这个中年妇女了,只是一直吵不过她,如今看着李春兰制住了这女人,大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看到这种情形,中年妇女也知道李春兰不好惹,就嘟嘟囔囔的把小男孩拉到一旁,又是骗又是哄的劝起了自己的孩子。
接下来的旅程里,中年妇女就知道约束孩子了,那个熊孩子也没有闹出更多的花样来。
两天转瞬就过去了,到了第三天的早晨,火车响着笛儿驶入京城车站停了下来。
李春兰拿起自己的行囊下了火车,她早都把车次告诉了石景宁,估摸着石景宁这会儿就在出站口等着她呢。
顺着拥挤的来到了出站口,李春兰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到石景宁的身影,她只好站在旁边耐心的等着,就这样又等了一会儿,等这一列列车的乘客都走的差不多了,也没有见到石景宁。
考虑到石家老爷子紧急住院,李春兰猜想,石景宁肯定是遇到了突发状况,这才耽搁了来接自己,这可难不住她。
火车站旁边就是公交站,李春兰知道石家老爷子住院的地方,就跑到公交站找了辆合适的公交车车,坐上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