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斜眼瞥着张荣,“老丈母娘,现在主张自由恋爱了,小娟愿意跟着我,你拦也是拦不住的,如果你敢阻拦我们,你就是违反婚姻法。”
听到从郑三这个无赖的嘴里说出来违反法律的话,村民们都轰然笑了起来。
老北叔就知道这件事该怎么处理,“那行了,郑三,你跟汤小娟还有赖寡妇都跟我去村里边走一趟,你们三个的关系必须要明确一下,到底谁是第三者!到底是谁在耍流氓!”
汤小娟懵懵懂懂跟着老北叔就走,郑三儿喜滋滋地跟在后头,张荣和赖寡妇扭成一团儿在后面厮打着,叫骂着。
“行了春兰,这个问题他们自己解决了,”石景宁沉着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咱们回去吧。”
这件事情都是李春兰偷偷策划的,看见石景宁这个表情,李春兰多少有点心虚,
“景宁你不高兴?”
石景宁看了妻子一眼,很是郁闷的回答,“今天可是咱们的新婚之夜,外边闹成这样,我心里觉得不舒服!”
原来如此,李春兰顿时放下心来,她笑嘻嘻的拉着石景宁的手,
“这有什么?是汤小娟和郑三儿在胡闹,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你说的也是,是我想多了,”李春兰还从未对石景宁这么主动过,他立刻甜丝丝的回握住妻子的手,把郁闷都给扔到了一旁。
打谷场上的村民,瞅着老北书把人都弄走了,这才一边儿议论着,一边儿也散了场。
据说当晚老北叔处理这起纠纷,一直到了很晚的时间。
期间又惊动了杏花村的人甚至还有张荣单位里的人,最后总算是达成协议,把这件事情给处理妥当了。
汤小娟跟郑三儿自愿 xi,他们两个也都承认自己是在自由恋爱。
那么汤小娟和郑三在这起关系中都没有责任。
赖寡妇本指望着郑三能娶自己,眼看着郑三儿却跟别人睡了,他就反过头来要告郑三。
然而口说无凭没有根据,郑三儿本身就是个泼皮无赖的性格,他觉着汤小娟比赖寡妇要强一百倍,已经拿定了主意要跟汤小娟相好,甩掉赖寡妇,这时候来了一个死不认账。
赖寡妇哭天抢地也没有用,她因为太在乎郑三了,所以组织娘家人来了一个大张旗鼓的捉女干行动。
却是完全没有想她这个行动,最后反而把郑三完全推向了汤小娟的怀抱。
赖寡妇就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最后抽抽搭搭的被娘家人带走了。
张荣眼看着闺女和郑三儿的事情就这么尘埃落地,气的当场就晕了过去。
第三百四十七章 终于省心了
这些事情还是李春兰回门儿的时候听见李东宝说的。
当年张荣贪慕虚荣,扔下了李东宝和孩子,这件事对于李东宝的打击很大。
所以多年以后看着张荣母女终于闹了笑话,李东宝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郑三儿本来就是个泼皮无赖汉这些年好人家的姑娘谁愿意跟他,只有赖寡妇不嫌弃他跟他好,”
“谁能想到汤小娟,竟是个贱皮子的性格,主动勾搭郑三儿!郑三儿高兴的够呛,跟他妈在家到处说汤小娟上杆子要倒贴他们呢!”
李春兰静静的坐着,用自制的土夹子夹着山核桃,把里面的核桃仁剥出来,
“照你这么说,这个亲事是成了?”
李东宝乐呵呵的抽了一口烟,“肯定是成了那天晚上,咱们靠山屯多少双眼睛可都看到了,汤小娟跟郑三儿钻了草垛子,”
“要是汤小娟现在不认这个婚事,她就是乱搞男女关系,一个流氓罪妥妥的跑不了!”
李春兰眨眨眼睛笑了,“这下子张荣可难受坏了吧?她一向见不得别人好,自己闺女给她找了这么一个长脸的女婿,不知道她是什么心情?”
李东宝一提起前妻来就生气,他狠狠的哼了一声,“张荣这下子完蛋了,她跟的那个汤师傅,嫌弃张荣不好好管家,把闺女给带坏了,正闹着要跟她离婚呢!”
想起张荣现在内忧外患狼狈的样子,李春兰禁不住笑了起来,“这下子可好了,再也没有人来找我麻烦了!”
李春兰手底下利索,不到一会儿工夫已经剥了一大盘核桃仁,她回头看着石景宁微笑了一下,
“景宁今天中午咱们蒸黄米甜饭,”回门子应该让李冬宝准备饭菜,可是李东宝那个手艺做出来的饭也没人爱吃,所以李春兰还是决定自己下厨。
“行,你爱吃甜的,多放点儿糖,”石景宁一本正经说着体贴的话。
李东宝和你爷爷在旁边儿对视一眼,这爷俩已经看出来了,闺女和女婿好的蜜里调油,这是相互体贴着呢。
前两天办流水席的菜都用完了,不过新婚贺礼又收了不少东西。
农村人送贺礼不讲就,一双布鞋一包挂面,都可以来吃一顿喜酒。
昨天李春兰和石景宁就把所有的贺礼挑拣了一遍,把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都归拢在一起,等到别人家在办喜酒的时候,这些东西也可以拿去随礼。
贺礼里边儿能吃的东西则单令拿出来,免得不及时吃掉放坏了。
这些能吃的东西也不少,算起来一家人不买菜,足够吃上十天半个月的。
中午大白米饭,红烧肉炖土豆,饭菜刚端上桌,金医生就来了。
看到李家人刚准备吃饭,金医生就有些不好意思,“我以为你们都吃过了,没想到正赶上,实在是打扰了!”
这可不能怪金医生,现在还没有开始种地,靠山屯大部分人家都保持着两餐的习惯,第一顿饭,在上午十点以前就吃过了,而第二餐要等到下午四点。
只有李春兰家里边儿,按照上班的习惯是要吃三餐的。
“赶上了就一块儿来吃,”李东宝热情的邀请金医生。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人打听
金医生被李东宝硬拉着坐下,也就不再客气,“成,那我今天就打扰了,改天我在家里置办一桌好的回请你们。”
李东宝这两天正欢喜着,总盼望着再多几个人来分享他的喜悦,金医生来的正好,
“瞧你,咱们都是一个村儿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你说这话太见外!”
几个人都熟坐下也不觉得尴尬,尤其今天是石景宁李春兰回门儿,李东宝早就准备好了酒。
在座的几个男人几杯酒下肚以后,金医生的话就多了起来。
“春兰嫁的不错,我这心里头也就放心了,今天赶着过来,实在是因为有件事儿必须要告诉你们,”
“今天早上我值班,有个外乡的年轻人过来打听张荣,我听着这年轻人问的话大有问题。”
张荣可是李春兰的亲生母亲,在座的几个人连忙追问金医生。
“这年轻人穿着打扮时髦的很,说着一口京腔,他自称是从京城过来找人,在靠山屯儿这块儿打听个事儿,”
“我就问他究竟要问什么,他说想知道,有个叫做张荣的村民当年是不是在靠山屯生过孩子,如果生了孩子,那这孩子是在什么地方出生的?是在家里生的还是在卫生所?”
“老李春兰,石队长,张荣当年生孩子是在卫生所生的,这件事老一点的靠山屯的人都知道,可那年轻人什么路数我摸不准,所以我也没敢说,”
“我把他打发走,就赶着向你们报信儿来了,不过咱村儿知道这事儿的人实在是太多,我估摸着那年轻人也许还会再找别人打听,你们心里要有准备!”
听到了这番话,李东宝父子还不觉得怎么样,李春兰和石景宁可是心里起了惊涛骇浪。
前一段时间石景宁的朋友过来报信儿,提起了京城的白家,李春兰和石景宁没敢跟白家贸然相认,就是觉得白家情况复杂。
没有摸清楚之前就贸贸然跑到白家门上,很有可能遇到危险。
夫妻俩却没有想到,张荣从京城领来的年轻人却先打听起了张荣的过往。
这是不是意味着京城那边的人也开始怀疑张荣了呢?
毕竟石景宁和李春兰已经分析出来,当年就是张荣用亲生女儿调换了李春兰。
这些话却是不能当着金医生的面说。
所以李春兰和石景宁仅仅是对望了一眼,就赶紧向金医生表示感谢,不管消息有没有用人家毕竟是好心过来送信的。
否则这个年头谁会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