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一家每户下请帖的同时还要送上一小份喜糖。
不说别的,在靠山屯儿下帖子送喜糖的,李春兰还是头一份,村里人都觉得她大方,对她简直赞不绝口。
发完了靠山屯儿,石景宁又带着李春兰跑了一趟东河城,东河城里上上下下的领导,他认识了不少,这些人得知石景宁就要办婚礼,都表示一定会去喝喜酒捧场。
夫妻俩坐着车整整跑了一天,这才算是把请帖发完。
婚宴就定在靠山屯儿办,虽然以石景宁的身份,把酒宴摆在东河城更合适。
但是想到靠山屯是他工作的地方,李春兰家又在这里,石景宁还是决定在村儿里办流水宴。
让李春兰石景宁遗憾的是,第三天锁哥就收到了电报,必须紧急赶回京城,想要指认年轻男人的事儿,却是办不成了了!
夫妻两人带着遗憾送锁哥离开。
李冬宝知道闺女的大喜日子就要到了,当天晚上也带着大包小包,赶回了靠山屯儿。
让村里人惊讶的是,李冬宝并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身边还跟着一个俏丽的城里女人,看年纪应该也三四十岁了,可是并不显老。
那女人正是曹婶,她这一次过来是要帮着李春兰操持酒宴的。
曹婶的手艺相当的不错,甚至让李春兰点评起来,比招待所的大厨还要强些,只不过曹婶为了生活所迫,只能售卖些小吃。
除了曹婶以外,村里边那些媳妇都会过来帮忙。
这可是靠山屯儿的规矩,无论谁家有事,村里边其他闲着的人家都会主动过去帮忙,而且是纯义务的,这样以后自己家里有了红白喜事,才好请别人过来搭把手。
曹婶儿和李东宝一块儿赶到了李春兰的新院子里,为的就是给李春兰道贺,并且提前送上贺礼。
曹婶送给李春兰的是一块时髦双人毛毯,又暖和又鲜亮。
曹婶能说会道,显得比李冬宝这个做父亲的人还要热情。
李春兰瞅着父亲和曹婶儿相处的不错,心里感觉很高兴,亲自下厨,煮了红枣茯茶。
“曹婶,这茶是我去甘光城学来的做法,你尝尝看,要是觉得合适可以放在店里边卖。”
曹婶儿显然很内行,先端起茯茶看看卖相,又端起来品了品味儿,“这茶里头有红枣桂圆核桃仁儿和冰糖,还有黑茶,这一壶茶煮下来,恐怕不便宜。”
“说实话这种茶在甘光卖的好,那是因为这茶舍得下料好喝,但是东河城是个偏僻的小城镇,这儿的人可没有那样的消费能力,”
“想要卖这茶,我得先试营业一段时间,如果销路还不错,不会赔本的话,我再上茯茶!”
听了曹婶儿的话,李春兰才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是天真,各地的风俗情况不一样,茯茶在甘光一杯就要卖两毛钱。
因为里边的干果茶叶都是上等货,得卖高价才能赚钱。
而在东河城,两毛钱可以吃一大碗羊肉粉汤。
第三百一十六章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碗饭和一杯茶一个价钱,对于并不富裕的东河人来说,该怎么选择简直是明摆着的。
李春兰就有些不好意思,“曹婶儿,我还以为这东西挺适合东河卖的,还给你买了两大包茯茶!”
曹婶一听就乐了,“那感情好,这东西味道不错,就是不做生意我也要留下来自己喝!”
“春兰真是长大了,”李东宝这段时间在曹婶儿家帮忙,看到曹婶儿把生意上的事儿料理得妥妥帖帖,心里对她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如今李春兰一张口就能跟曹婶讨论生意上的事情,这才让李东宝意识到自家闺女真的长大了,也有本事了。
“除了这茯茶以外,我还学会了卤面的做法,今天刚好你们过来,我做一次大家尝尝,”
李春兰早在甘光的时候就动了念头,要把茯茶和卤面引进到东河城。
茯茶并不适合在东河城售卖,李春兰也就留了心,不再说让曹婶卖面的事,只说自己做出来请大家尝尝,要是曹婶觉得好,自然会像她询问做法,要是曹氏觉得不合适,就当家常饭尝一尝算了。
“那哪成,你们两个在外边跑了一天辛苦了,我去做饭就行,”曹婶儿二话不说,站起来就要下厨房做饭。
这可是把李春兰吓坏了,她赶紧把曹婶按在椅子上,“您外来是客,哪能让您做饭呢?”
李春兰让爸爸留着陪曹婶说话,自己挽着袖子进了厨房。
看着女婿要下厨房,李东宝惊讶的张大了嘴,“这不成,哪有一个男人下厨房做饭的……”
可是李东宝话还没有说完,就感觉到自己被人踩了一脚,曹婶儿笑着说,“合着我们女人天生就应该伺候人吗?”
李冬宝剩下的话立刻全都咽回了肚子里,他不好意思的挠着脑袋,啥也不说了!
等到石景宁走了,曹婶才羡慕的笑着说,“石队长这是找了个好媳妇儿,也顾着家呢!”
李春兰不知道屋里发生的事情,她正准备汤面的臊子呢!
其实天下的面味道都一样,关键在汤料上。
甘光的三套车中,面条就是其中的精华,而臊子则是这面中的精华。
石景宁进厨房的时候,刚好看到李春兰拧着细细的眉毛,站在案板前思索。
石景宁忍不住笑了,“春兰,你这是在干什么?好像是在做卷子一样!”
“我在想臊子面的配方,还有菜下锅的顺序,”李春兰吃了面以后,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把里面的成分都牢牢记住了。
可是到了要由自己做的时候,她才发现吃过和真正做起来中间还隔着一道鸿沟。
石景宁安慰妻子,“你只不过是吃了一次这个面,并没有专业的厨师给你介绍过做法,你甚至连菜谱都没有看过,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
李春兰看了看自己准备的一堆臊子,愁眉苦脸的点头,“是我把餐饮想得太简单了,在外面吃着觉得好,就想回来开店,实在是有些自不量力!”
不过尽管李春兰对自己的手艺不满意,色香味俱全的臊子面出锅以后,还是获得了大家的赞赏。
第三百一十七章 窍门
而曹婶儿尝过了面之后,立刻惊讶地抬头看向李春兰,“这个臊子是你做的?你得好好教一下我做法,我觉得这个面在东河能畅销!”
听了曹婶的话,本来都有些沮丧的李春兰才振作起精神,跟曹婶儿一起讨论起菜谱来。
曹婶儿远来是客,她虽然是跟李东宝回来的,两人却没有确立关系,住在一起不合适。
大家商量了一下,就由曹婶和李春兰住在新屋,石景宁跟李东宝先回老屋居住。
曹婶儿这就算是提前参观新房了,她一边儿看屋里的家什一边儿赞不绝口,
“春兰啊,你聪明又漂亮,还还命好,这回是找到了个好女婿!”
李春兰利索的铺着床,“景宁他比我大着几岁,知道疼人!”
“曹婶你年纪也不大,难道真要这样过一辈子吗?”
曹婶叹口气,“我嫁人好嫁,可是身边带着小宝,哪个男人愿意有个继子呢?”
李春兰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认真的看着曹婶,“曹婶,你给我句准话,你觉得我爸怎么样?”
这就是闺女要帮着爸做媒了,曹婶儿其实对李冬宝也有点儿意思,刚才说那话未必没有试探李春兰的意思。
眼看着李春兰干脆利落的反问自己,曹婶儿就明白,不管李东宝怎么想,首先在李春兰眼里觉得自己跟李东宝是般配的。
“李师傅忠厚老实,还有手艺,我觉得高攀不上他!”到底是过来人,曹婶也不遮着掩着,大大方方的承认。
李春兰听了她这话,就明白自己这媒多半是要做成了!
“曹婶,有你这句话就行,别的事情你都不用管,我爸那边我去说!”李春兰笑了笑。
确定了曹婶的心意,李春兰感觉到格外舒心,眼下李来财一家又搬回了靠山屯儿,父亲耳根子软,性格更和软,一不小心就会被李来财一家拿捏的死死的。
有了曹婶帮着父亲持家,李春兰才能放心一点。
否则的话,钱财是小事,要是父亲一时糊涂,被李来财一家搅和进了什么倒霉事儿,那才是有嘴也说不清楚。
家里没有女性长辈,曹婶儿已经跟春兰表明了心意,李春兰也不把她当成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