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堤防不过程慧突然脚一滑,直接摔进她爸怀里。年近四十岁的男人只觉得胳膊钻心的疼痛。
程慧更是被吓得只知道哭,走不动路。
田叔让一个看起来壮实的驴友把程慧绑在背上,就跟他们四个村民一样,把人背回去。
但那个人说什么也不肯。
“我儿子还在那儿,我都没背他。大哥,我跟你们庄稼人不一样,我们是拿笔杆子的,没你们劲儿大,我背了这个小姑娘,万一我俩一起摔下去怎么办?”
说这,他还看了一眼下山的路。
黑压压的,如果没有村里俩少年带路,他们肯定是不敢走的。
在场没人愿意背……
程慧的爸爸更不敢说自己胳膊疼,只能鼓励她坚强一点,加油往下走。
小姑娘被吓得啥也不敢说,但还是走不动。
不等田叔说:“那俺背俩人吧。”
李闻风就把自己准备的绳子从腰间解开,几步就攀登到程慧摔倒的地方,蹲下来说:“我背你。”
田叔和村里其他三个叔伯都说:“不行,你还小……”
带他来山里是因为少年们从小就是在山里长大的,不会出事儿。
但现在背人……说到底他们年纪还小啊。
夏诚也跑过来,“黑哥,要不我们换着背?”
那群驴友中有人说,“你们到底走不走啊?在这里多呆一会儿就多一分危险,你们是来救人的知道吗?”
这话说的着实不客气,就好像他们自己是皇帝一样。
但这会儿除了李闻风背,没有其他办法了。
李闻风对夏诚说:“你去带路,我跟在后面。”
手电的光打在少年有些单薄的脊背上,程慧的妈妈就这么把她女儿绑在上面。
期间,程慧又慌又怕,但看着强光下少年的侧脸,不知为什么,突然就安心许多。
就算这个少年嘴里说着她听不懂的方言,但那一幕真的很清晰的可在她脑海里。
下山后,夏诚第一个冲过来给李闻风解开绳子。
程慧还是腿软,但她妈妈已经过来扶她了。因为紧张,她吓得涕泗横流。
这个习惯也是那会儿出来的。
等他们一家人领了救护车上的毛巾,准备再去感谢一下那两位少年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已经不见了。
村子距离他们大概有百米远,一眼看过去,没有开门的。
也不知道那两个少年进了哪一家门。
有时候,缘分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
李闻风虽然救了程慧,但不知晓她的名字,长相嘛……只能看到一张快要被淋湿的头发糊住的小半边脸。
而程慧一家人站在村口,也不知道李闻风家是哪一户。
想当年,八岁的乔依之就知道站在人家门前流口水了……
程慧父母拉着田叔问那两个少年的事情,要给谢礼。
但都被田叔拒绝了。
“单独的就不用了,俺们晚上救人也不是这一次了。到时候国家会给奖金,村长会发给俺们。”
田叔这么说之后,旁边有人对程氏夫妻说:“就是,你们别瞎给钱,到时候咱们还得一起凑钱买锦旗什么的。”
“对对,到时候一起给村长,村长自然就发给他们。”
“你就是看那个少年背你女儿下山,你要单独多付钱别带上我们。”
程慧的爸爸是一名记者,他看着那个救人的汉子,好像叫田叔,在听到这话后,背影都是一顿,然后才默默抬脚走了。
并没有过来辩论。
但程慧爸爸忍不了,他说:“人家村民要是为了钱,明儿天亮雨晴了跟着搜救队近来不好吗?大晚上他们冒着雨迎着黑,辛辛苦苦过来带你们下山,你们就是这态度?”
程妈妈也说:“人家分明是救了咱们的命,不然等到明天早上,看谁冻死在上面!”
那边的议论声沉默了片刻,医生和正在询问情况的警察们突然鼓起掌来。
那个雨夜的所有事情对李闻风来说只不过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举手之劳。
他并不知道那家身为摄影师的程妈妈相机盖子不知道掉哪儿了,那天晚上拍到了不少场景,内存都快用完了。
但程妈妈并没有心疼内存卡,也没有把照片导出来后就把内存卡清理干净。
而是把这张内存卡小心翼翼的保存着。
纪念那些热心的村民,还有那两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少年。
程慧记得,旁边那个圆眼睛少年管背自己的少年叫‘黑哥’。
因为这些照片,程慧第一眼看到李闻风就能认出来。
甚至情绪激动的打了招呼。
但说实在的,她跟‘黑哥’也不熟悉,这会儿贸然上去打扰,万一当事人都不记得山上那件事了……她会很尴尬。
所以她在看到李闻风眼神的时候,不需要过多思考,直接转身就走。
原本她也只是想要当面说一声‘谢谢’而已。
但现在看来,不打扰就是最真挚的谢谢了。
乔依之听李闻风说自己真不认识刚那个女生,她就没多问,说起了考试的事情:“你考的怎么样?”
李闻风打开手机,说:“周老师在下考的时候已经把答案公布在群里了,我大概一百零几分。”
一百二满分,全省七八万人考试,只能进前一千名,也就是50分就是前一千名档儿的数学竞赛预选赛。
这人说他能考一百零几分。
乔依之借着李闻风的手机看了几眼,大概也预估了一下:“我们应该差不多。”
原本已经打消了这俩人有猫腻苗头的周老师看着他们俩对着同一个手机看,又深切的感觉有点不对劲。
他微微稀疏的头发反射着强光,说:“什么差不多?”
乔依之:“预选赛成绩差不多,估分一百多一点。”
周老师:“……”确认过眼神,是两个完全没有任何猫腻的学霸!
第77章
考出来的学生们围在一起三三两两的对答案, 各学校老师们也在寻找自己班那几个尖子生,想问问他们到底考得怎么样。
刚考完,不只是考生们对竞赛兴致高昂, 监考老师们也一样。
毕竟, 数学竞赛考到最后决赛, 还会选出五到六人进入国家队,代表华国去参加世界级的中学生数学竞赛……
那就不仅仅是保送top3, 而是为国争光了。
与此同时, 监考老师们把各考场的试卷密封好, 他们一手拿着试卷袋,一边跟身边的老师聊天。
“咱们班这最后三个同学, 好像都把卷子写满了。”
“可不是, 写得整整齐齐, 尤其前排那两个还是女生……”
“女生能在数学竞赛中拿高分,真的不容易。”
说着, 他们便上了一层楼, 正巧又遇到了拿着试卷的其他老师。
有位短发女老师惊叹:“我们考场有个男生,两小时就交卷了,我看了一下, 写的满满当当……而且我就是教竞赛的,一眼扫过去,他都没错题。”
“厉害啊,是一中的学生吧?去年我监考的班级里也有个一中学生, 也很快就把卷子写完了搁那儿转笔,我还专门记了他的名字, 最后果然在国家集训队中看到那个名字。”
名字跟学校对上,同名同姓的概率就不怎么大了。
短发女老师说:“不是一中。”
旁边有个男监考老师跟她一起监考的, 闻言很是诧异:“应该是一中的吧,只是没穿一中校服。”
男老师有点不信这么厉害的学生不是一中的。
毕竟这个考点包含了景宁市所有的学生,而一中就占了快两千人。
虽然男老师不是教竞赛的,但他信旁边这个短发女老师的话,既然她说了打眼扫过去没发现错误,那这个男生绝对可以进联赛,说不定还能进省队呢。
短发女老师语气非常肯定的说:“真不是一中的,我最开始检查学生姓名学号的时候看到了,他是实验中学的。”
她说完这句话,监考乔依之那个考场的老师突然想到了什么,接话道:“巧了,我这个考场也有一个实验中学的女生,最后把卷子写得整整齐齐满满当当。就是不知道正确率咋样。”
最后这句话一出,原本兴致勃勃的老师们都收起了情绪。
毕竟数学竞赛这玩意儿,他真的跟文科题目不一样,不是写得多就能拿到分的。
一个公式没写对,就算写满了整张卷子又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