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苏若掀了老底还被苏若用戏谑的眼神看着胤禛窘迫,恼羞成怒地抓住苏若堵住了她的嘴。
“唔……”
直到将苏若吻得呼吸不畅,胤禛才放过她。
苏若瞪了胤禛一眼,“真是的,说不过人就来这招。”
苏若自以为凶狠,可她嘴唇红肿,眼眸含情,在胤禛看来不过是抛媚眼撒娇。
“管它什么招有用不就行了。”胤禛拉过苏若,低头又要去寻她唇。
“咳……咳……”胤祥和胤祯站在门口,神情窘迫,他们一向知道胤禛与苏若感情好,可没想到自己会撞见这样的画面。
“那个,四哥,时间差不多了,小四嫂不能在这里久待的。”胤祥硬着头皮说道。
“就到时间了吗?”苏若脸色垮了下来,拉着胤禛的袖子,舍不得。
胤禛的手覆盖着苏若的手,安慰地拍了拍,说道:“你先回府,好好照顾几个孩子,放心,我很快就回来了。”
苏若含泪点点头,“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虽然万般不舍,苏若还是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咸安宫。
雍郡王府沉寂了下来,闭门不见任何人,除了每日采买的人,其他的人也不允许出府。
府中的人不像福晋和苏若还能稳得住,整个雍郡王府都是靠着胤禛生活的,若是胤禛倒下了,那她们也就没有依靠了,所以整个府里人心惶惶,没有门路的只能求神拜佛,有门路的就想去走动关系,年若兰就属于有门路的。
年若兰先去找了福晋,一来就质问福晋为什么不回娘家向她福晋费扬古求助?
福晋向年若兰解释道:“如今几位成年的皇子都被幽禁了,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时候,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沉得住气,万不能给爷拖了后腿。”
福晋没有说出来的是,太子被废的罪名之一就是窥视帝踪,觊觎皇位,若是这种时候联络外臣,让皇上觉得胤禛结党营私那可就真的是玩了,这种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
年若兰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在她看来就是福晋享受了荣华富贵却不肯求自己娘家帮忙,不是真心为胤禛的,年若兰气呼呼的走了。
回去之后年若兰越想越气,越想越替胤禛感到不值,既然福晋不肯求娘家帮忙的话,那就只能靠她自己了。
年若兰当即写了一封信吩咐身边的丫鬟第二天想法子混在采买的人里面混出去,将信送到年府去。
好在福晋担心年若兰不肯善罢甘休,让敏枝安排了人去盯着年若兰院子里的人,年若兰的丫鬟被人抓了个正着,扭送去见了福晋。
“年格格不遵守规矩,擅自让丫鬟偷溜出府送信,现罚年格格禁足一年,罚抄《女训》《女诫》百遍。”
年格格处罚的结果通报给了全府所有的人,让大家都引以为戒。
这杀鸡儆猴的效果不错,整个府里真真正正安静了下来。
胤禛也没有说错,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除了太子,所有被幽禁的人就都被放了出来,各回各家。
被通知胤禛可以回府的那天,后院除了被禁足的人都去了前院迎接胤禛,苏若还把四个孩子都带去了,一方面是让胤禛一回来就感受到家人的欢迎,另一方面是四个孩子自己也闹腾着要去。
胤禛被被幽禁在咸安宫一个月的时间,再次回到府里竟然感觉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众人的请安声才让胤禛有了自己真的回来了的感觉。
胤禛温和地让所有人起身,四个孩子已经等不住地围到胤禛的身边叽叽喳喳地叫着阿玛,说着关心的话。
胤禛挨个在每个孩子的头上摸了一把,这才抬头吩咐大家各回各的院子里去,他则跟着苏若回了珍若院。
珍若院里苏若已经给胤禛准备好了艾叶,让他用艾叶泡个澡,去去身上的晦气,以后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太子倒台了,众位皇子夺嫡的争斗基本是摆到了台面上,其中以直郡王和胤禩的呼声最高。
直郡王是康熙的长子,母亲是四妃之一的惠妃,叔父是权倾朝野的纳兰明珠,他本人又战功赫赫,在其他兄弟都还是光头阿哥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直郡王了,立他为太子的呼声自然是很高的。
胤禩出身不高,但他性情温和,礼贤下士,在大臣中的名声不错,支持者也不少。
在这两人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胤禛却没什么行动,只是时不时亲自去看看太子,给太子送些吃用的东西,劝告太子要放宽心,皇阿玛还是心疼他的,让他找个时间向皇阿玛认个错。
一开始太子对胤禛还是横眉冷对的,等胤禛去的次数多了,太子对胤禛的态度也慢慢缓和了下来,能心平气和地说几句话了,后来更是听胤禛的话给康熙上了奏折,认了错。
收到奏折的康熙好一段时间没有动静,太子差点就要等不下去了,圣旨来了,太子被放了出来。
今天在朝堂上众位大臣又提起了立太子的事情,他们一致认为早日立太子有助于社稷安稳,但在立太子的人选上产生了分歧。
整个朝堂分成了四个阵营,一个支持直郡王,一个支持胤禩,一个支持复立太子,还有一个做吃瓜群众。
众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朝堂上吵吵嚷嚷的,比菜市场也差不了多少。
胤禛是支持复立太子的,跪在下面替太子请愿。
康熙想起了前些天太子生病,自己去看他的场景。
虽然之前康熙让太子气的够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的气消了,再加上太子认了错,康熙也就将他放了出来,回府之后太子又得了严重的风寒。
听说太子病的严重,康熙放心不下,亲自去看太子,当时太子躺在床上,整个人陷入昏迷中,可是口中还是在一声声地唤着皇阿玛,这立刻就激起了康熙的一腔慈父心,让他想起了太子的小时候。
赫舍里皇后去的早,康熙不放心将太子交给别人抚养,便亲自带在身边,太子也会向自己撒娇,尤其是生病的时候会变得更加黏人,喝个药也要自己哄半天。
看到太子如今这个样子,康熙对太子的恼怒已经完全被心疼取代了,陪着太子直到他退了烧才回宫。
对太子的心疼再加上大家对太子之位的虎视眈眈,康熙决定复立太子。
直郡王党和八爷党都懵了,真是的,自己做了那么多的准备,结果最后还是复立了太子,这废太子也是太顽强了一些。
不过即使他们心中不愿,可康熙已经做了决定,他们也只能高呼一声皇上英明了。
复立太子这件事情在胤禛的意料之中,他早就看出来康熙对太子的情感了,如今也不过是顺着康熙的意罢了,还能再康熙面前刷刷好感度,何乐而不为呢。
无视直郡王和胤禩等人灰头土脸的样子,胤禛倒是春光满面地向宫外走去,惹得胤禩忍不住出言讥讽,“四哥对太子还真是一片忠心呀?”
“太子是储君,我们这些做臣弟的本就该忠心。”胤禛带着胜利者的姿态扬长而去。
第75章
江南一带又发生了水灾,康熙仍然将赈灾的差事交给了胤禛,一回生二回熟,已经有过赈灾经验的胤禛这次多了些信心,收拾收拾就带着人出发了。
可是水灾比旱灾还要危险一些,因为水灾过后一般都会导致瘟疫的发生,这是由于水灾一般都会造成直接死亡,尸体就成了病菌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这种时候人类的抵抗力又比较差,再加上这些尸体腐烂会污染水源,所以特别容易导致瘟疫。
胤禛并不是个偷奸耍滑的人,不会躲在高高的府衙后面只管胡乱发号施令,他向来是喜欢亲力亲为的,时常深入人民群众中去排查情况。
上午才有衙役来禀报,有好些灾民都病倒了,似有疫情发生,下午胤禛就在与众人开会部署工作的时候晕了过去。
众人手忙脚乱地将胤禛抬到了床上,又派了好几个大夫来诊治,最后才决定胤禛确实是感染了瘟疫,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当地知府立刻让人封锁了胤禛住的院子,给几个大夫下了死命令,命令他们一定要治好胤禛,又让人快马加鞭给京城送了信,请求皇上派人来支援。
初初听到胤禛感染了时疫的消息,苏若眼前一黑,整个身子就软了下去,好在碧幽眼疾手快地扶住了苏若,这才避免苏若晕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