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男寡女(8)

作者:冷得像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要担心有捣乱的人,你要明白,至少对于大一的学生们来说,大多数人还是想加入什么学生会、社团的,好歹能拿几个德育分,让自己评奖学金时优势大增。你还别小看这几分,就因为这几分,哥每年都看到好多原来排名30多,一加上这几分后,马上高涨进前10,轻松取走二等奖学金的。

奖学金可是真金白银。汉语言文学,是师范类专业,本着普及所有未来光荣人民教师的策略,人人有份,份额相差不大:一等奖学金一年奖2000,二等一年奖1200,三等800,四等400。如果换成别的专业,比如新闻出版专业,那就相差甚远了,全班只有十几个人能拿到奖学金:一等8000,二等5000,三等3000,四等1500,大部分人干瞪眼,没有奖学金哦。

这时候,你说学生干部的魅力大不大,大不大?

现在难说,但在2003年9月入学,一个月伙食费普遍200,甚至150就搞定的年代,绝对是一大魅力。

这些大一学生中的积极和优秀分子,就充当起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维持秩序作用,你想乱撕、多撕一张灯谜纸条,简直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且,大一的这些小子们,绝对是六亲不认的公正严肃派。你敢乱撕,他就真敢把你扭送到院或校学生会去丢脸,而且,一个人出事,方圆20米马上就围了过来,你再能打,打得过20个精力充沛的大一小伙吗?

于是,单身的,乖乖撕一条,带男友女友的,就乖乖撕两条,成群结队的,就撕成群结队条。三点半之前,保证一条不剩了,剩下的,都被站岗的人拿去兑奖了,甚至树上墙上的绳索,地下掉下的纸屑,也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你不得不佩服大学学生会的执行力。

……

这时候,各学院学生会和校学生会办公室门口前就炸开了锅。我没当上学生会干部的第一年,非常热衷于此,觉得兴奋得不得了,拿到兑奖券,换一块橡皮、圆珠笔、小本子啥的,觉得宝贵得不得了,还舍不得用,收藏起来。

但从第二年开始,我就转性了,因为我成了一个大部的部长,学生会也就9个部门吧,我主管的那个是面子和舆论部门——宣传调研部。我转性后就想不明白,也看不起这些人了。丫的!就为了一张破兑奖券,全校20000多号人,都跟上早市买菜的大妈大爷一样,全涌了上来。

负责发兑奖券的,跟灯谜时站岗的那些大一学生一样,但显然又不一样。每个发兑奖券点,一般只有8个人,一个人负责核对,一个人负责收纸带,发兑奖券,形成四对效率高得不得了的小团队。这8个人,就是从上百号(这是校学生会)或者几十号(这是各个院学生会)里脱颖而出得到他们直属领导大二学长,也就是学生会小头头们(一般是部长,即部门负责人,院学生会麻雀虽小,但显然也要向校学生会看齐,同样有9个部门,这9个部门比较尴尬,即受院学生会头头脑脑的管理,又要受校学生会相同部门的管理,两头都得罪不得,只得两头都不是人)的青睐,未来可以摇身变为小头头。

开始的时候,发兑奖券的人还问一下拿灯谜条幅人,灯谜谜底是什么,黑压压的一群人也乐得看热闹,反正学校明天放假一天,今天下午没课。但在问过几十个人以后,实际上是人们等待20分钟后见队伍还很缓慢的时候,人群就开始愤怒了。众怒难犯,于是,四对高效率的团队立马显现,收条,给兑奖券,同时把条扔到旁边准备好的大纸箱中。

20000份兑奖券发放完,肯定会比预定时间要早,快的发放点四点半就结束了,慢的点也绝对到不了五点。这之后的瞬间,学生们就四散到了各个食堂,原先校园里到处的人,一个不见。

各学生会点的干部们,这时候撤桌子送还教室,把废纸箱及垃圾扔到校园指定的垃圾处理点,那简直叫一个专业,就算现在最专业的现场活动公司,执行力也不过如此,把事办美了,还完全不留痕迹。

第二十一章:盛大元旦(下)

酒足饭饱后,就要开始游艺活动了。这个时候,不管别人喝不喝酒,我反正是会喝酒的——啤的,最后再来一瓶白的。第一年是跟宿舍的兄弟,第二年开始,就是跟学生会的各色人等了。

游艺活动听起来很盛大,其实说穿了,就是把学校最大最豪华的教学楼布置得特别漂亮,这时,气球、各色纸带、彩花、拉环就派上用场了。从教学楼口开始,从一楼的每一个教室一直到六楼的每一个教室,到处都有小趣味活动。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排两张桌子,上边一排放5个一次性纸杯,全部装满水,然后在第一个水杯里放上一只乒乓球,在规定时间内,把它吹到第5只杯子里,就得到一张兑奖券。

这样的小活动,不胜枚举,而且绝对不会有重复的。大的地方,像教学楼一进门的门庭,会布置5—6个;可移动桌椅的教室,能布置2-3个;因为阶梯大教室,只有在教学楼进门左右两侧有,而且桌椅无法移动,自然被活动忽略了,一关门了之。一个小游戏,一般由两个学生会干部负责,一个干部是校学生会的,一个干部是院学生会的,这也体现了校院学生会是如此的亲密无间。

整个教学楼,可以布置到120—150个活动,供全校20000名学生玩赏。理论上讲,只要你有精力和时间,玩过100多个活动,你就可以拿到100多张兑奖券,领一大堆铅笔、小刀、橡皮什么的。而且,你玩完一个活动后,几分钟再过来,可以假装没玩过,再玩一次,N次都行。拿兑奖券太容易了,尤其跟猜灯谜相比。

于是,人声严重鼎沸。

6点开始,游艺活动会持续到9点,整整三个小时。校领导肯定会在7点半来视察一圈,与“民”同乐,从教学楼一楼大庭开始,100多个教室,一一走过,偶尔还停下来玩会儿游戏。这个与“民”同乐,那叫乐得一个深刻啊。走完六楼,再下来,如果领导稍微身体差点,估计就得当场休克掉。后来,在校办公室主任的建议下,不再是所有校领导一起来,而是改成每年由一个副校长、副书记牵头,学工部、团委、教务处、校学生会等学校主要组成人员一起视察一遍。这个惯例应该是在我大一时形成,并经过三年发展,成为学校传统的。当然,这些组成人员,肯定都是年轻力壮的。副书记也是40刚出头,经得起折腾。

最要命的是,兑奖处肯定是在6楼,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其实就是两个教室,前后门都开,这造成实际兑奖处实际是4处,每处4个人,这又造成其实兑奖处是16处。

但16处在6点到9点三个小时中,要收回近30000张兑奖券,发出超过30000份奖品,工作量大自然可想而知。16个点,有三拔人,一拔人累了,马上换下一拔。就这样,我还是亲眼见过一些特别漂亮的小姑娘小男生被累晕在岗位上。

当然,兑奖处的人是很认真的,一开始收一张奖券就给一份奖。到后来,真没脾气了,就把废纸箱放到外边,让来兑奖的人自己把奖券扔进去,有人来,就给发一份奖。如果有人嚷嚷,“我有两张奖券呢!”就给他两份,他要嚷嚷10份,给他十份的心也有。这个时候,你要挨着16个兑奖点走一圈,保证能领到16份奖。大多数额外的奖品,都是这样消耗出去的,可见:很多人都是喜欢贪小便宜的。

到了8点的时候,校领导这时上来视察了。于是,不管领奖的,还是发奖的,都秩序井然了,领导甚是满意,就下楼去了。领导一走,那预示着元旦迎新年晚会将在一个小时之后开始,转身一看小礼品们,还如山如海,那个急啊。

到了这个份上,搬又搬不走,那就是一把一把抓着往外发放了。一直发到离9点差一刻了,保证还剩一大堆。因为在8点半的时候,学生们已经逐渐往学校大礼堂跑了。如果不是还有几千人零零落落分布在各个教室玩游戏,学生会的同学们,也早就跑了。到九点的时候,学生干部们就忍不住跟还在玩的学生商量:兄弟,美女,咱们不玩了行吧?看元旦晚会去。

于是,这剩下的几千人,顿时消失不见了,跑得比兔子还快——好像刚知道有元旦晚会的样子。

于是,在15分钟内,100多个教室的桌椅恢复原状。剩下的奖品,迅速被16位同学瓜分完毕。这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接下来5年,他们可能不用再买任何学习用的文具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